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

2018-05-18张蒙莉

考试周刊 2018年49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自我管理学生

摘 要: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接轨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素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控力和目标意识差,自我管理亟待提升。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整合校园文化、党团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等资源,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

一、 前言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和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控制,整个管理过程带有浓厚的强制性和家长制色彩,没有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权力。这样的管理扼杀了学生由兴趣催生的创新发展的萌芽,使学生对自己没有合适的要求和清晰的认识,做事情缺乏目标与主动性,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尤为突出。

二、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现状

(一) 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主观能动性差。步入大学之后,由于学习安排更加灵活,自主可支配时间更多,没有了高中时期的硬性要求和考试轰炸,给学生造成一种自由的假象,致使学生更加缺乏自主学习目标。此外,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养尊处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处事的习惯。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寻求各种可能的外力,依靠辅导员、同学或家长的帮助,致使恶性循环。

(二) 自我认知能力不足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明确个人能力边际,确立正确人生目标的关键。大学生必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对社会的贡献。但是,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不能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盲目看待自己,妄自尊大,眼高手低,无法融入到社会价值体系中,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

(三)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很多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后就可以高枕无忧,还有很多学生并不认同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对学习的专业知识不感兴趣,不知道将来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相当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在大学不挂科,拿到毕业证就可以,但往往到毕业前后体会到紧迫感,发现并没有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就业能力弱,没有为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不足原因分析

(一) 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整体录取分数线不高,而且近年来各类高校的扩招,为了保证入学人数,民办高职院校只能通过降低门槛来录取更多的学生,这样就导致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更是薄弱。而且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容易把之前的习惯直接带入,难有质的转变。

(二) 学校与家庭教育

学生自我管理的缺失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是有很大联系的。学校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强调技能型、实用型职业的教育,忽略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科学文化知识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对自我管理的塑造却是忽视的。尤其是进入大学以后,课程任务相对减轻,学生有了大量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许多人失去了约束,迷失了方向,像无头苍蝇般,感觉无所适从。

(三) 社会因素与舆论导向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涌现出各种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冲突,使得社会的价值尺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价值标准多元化的环境冲击着大学生的尚未成熟的思想,在价值选择上无所适从。致使许多大学生在进行自我管理时,找不到一个正确的价值标杆,很容易半途而废甚至跑偏方向。

四、 优化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措施

(一) 以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切实可行的融入教学的机会,打破期末一考定成绩的惯例,采取分段教学考核,将学期分割为若干教学阶段,实行小学期制,给学生定更多的小目标,通过实现小目标来获取最终成绩,自我认知,自我考核。同时,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调动校企合作资源与社会接轨,设置更多的实验实训课和企业实践课,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融会贯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二) 帮助学生自我认知,采取全方位心理辅导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帮助学生认知自身的能力边际和潜力是非常重要的。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过往的学习和生活中遭受过不少挫折,对准确的自我认知缺乏信心。学校要正视并积极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全方位开展心理辅导,注意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善于发现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阴影,尤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亚健康现象要采取针对性部署。除了开设常规性心理健康课程外,在日常学习中要放大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潜质,同时通过社会实践类、学科竞赛类等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信心,积累自信,潜心钻研,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

(三) 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企业家、优秀毕业生等讲述职业发展历程,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落到实处,为学生职业生涯少走弯路做实事,而不是片面地一讲而过,要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毕业后的就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指导学生了解社会和认知自我,指导学生根据社会实情、个人所学专业、所具备的能力以及个人志向、兴趣、愿望和社会的需要,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制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目标,有计划地参与职业训练,正确地选择职业生涯路径。

五、 结语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虽然并不樂观,但是只要措施得当,真抓实干,是可以起到很大优化作用的。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学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协同努力,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相互作用来推动。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祖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任重而道远,必将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下实现。

作者简介:

张蒙莉,助教,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院校自我管理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