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2例孢子丝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

2018-05-18王丽王强裴洪利程欣

关键词:亚群百分比病患者

王丽,王强,裴洪利,程欣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辽宁沈阳 110003)

孢子丝菌病属于深部真菌病,平均病程约为6个月,其发病机制和患者的免疫状态尚不明确[1]。本试验应用四色免疫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孢子丝菌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不同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相对比的差异,探讨孢子丝菌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孢子丝菌病患者组:2016年03月—2017年03月就诊于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经病史、体征、组织真菌培养临床诊断为申克孢子丝菌病患者,共计52例。其中男 27例,女 25例,平均年龄(50.12±14.37)岁,病程在1个月内。

排除标准:心血管、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性疾病、内分泌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病史,近1个月内系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近1周内系统应用抗生素、生物制剂等药物,肝肾功能异常者。

对照组:共计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72±13.27)岁,为我院体检健康的医护人员。2组人群在性别之比和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①每位测试对象取2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和B,在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0 μL的EDTA抗凝的全血。②取20 μL CD3/CD8/CD45/CD4抗体加入到A管中,取20 μL CD3/CD16+56/CD45/CD19抗体加入到B管中,涡旋混匀,室温避光放置20min。③取出各加入1mL的FACS溶血素,充分混匀,避光放置15min后,1500转/min,离心5min。④去除上清,再各加入2 mL的磷酸盐缓冲液,混匀,1 500转/min离心5 min。⑤去除上清,加0.5 mL的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混匀,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经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数据均符合正态分析,所以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CD4+T细胞百分比下降,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T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和B细胞百分比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3 讨论

孢子丝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2],说明其和机体免疫状态相关。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与文献[1]不同,原因是病程研究的长短不一样。本研究发现在病程<1个月时,孢子丝菌病患者组对比对照组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CD4+T细胞百分比下降和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下降;文献中病程<6个月和病程>6个月时,孢子丝菌病患者组对比对照组均是CD8+T细胞百分比降低和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升高。

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在免疫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一定比例,两者之间相互诱导、相互制约,对于调节免疫反应和维持免疫自稳具有重要作用[3],当某一亚群发生改变,则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免疫紊乱,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4]。有研究表明,当人体感染申克孢子丝菌后,申克孢子丝菌被树突状细胞捕获,并将其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5],在共同刺激信号协同作用下,CD8+T细胞被激活,发挥特异性细胞毒效应,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穿孔素,和巨噬细胞一起杀伤申克孢子丝菌,有效地控制感染。但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入的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细胞,不但能够在溶酶体内保持完整,甚至可以出芽繁殖,从而长期存在于吞噬细胞内[6-7]。这种胞内寄生菌的特征,不但可以保护申克孢子丝菌免受其他免疫机制的攻击,还能影响抗真菌药物的效果,是孢子丝菌病病程较长的原因。由此推断,在孢子丝菌病的病程中,CD8+T细胞不断被激活,参与机体抵抗胞内菌的细胞毒性反应,从而导致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相对CD4+T细胞百分比下降和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下降,这是机体防御感染的表现。

孢子丝菌病小鼠模型显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在感染早期阶段同样参与机体的抗孢子丝菌的保护性反应[8],NK细胞不依赖抗体、补体及预先致敏就可快速与单核细胞、粒细胞等协同,在感染早期升高,起到抗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9]。但本研究中患者外周血B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异,这可能与患者病程时间较长,超过了体液免疫反应的反应时间,或是其他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8]。本研究表明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选用免疫调节剂[10],为孢子丝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参考文献:

[1] Zhu M,Xu Y,An L,et al.Lower percentage of CD8+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tients with sportichosis[J] .Hum Immunol,2016,77:576-579.

[2] 张宇,聂振华.孢子丝菌病病原学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12):746-748.

[3] 孙晓杰,郭英军,刘文力,等.玫瑰糠疹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2):87-88.

[4] 车雅敏,王家碧,刘跃华,等.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及皮损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J] .临床皮肤病学杂志,2005,34(1):23-25.

[5] Verdan FF,Faleiros JC,Ferreira LS,et al.Dendritic cell are able to differentially recognize Sporothrix schenckii antigens and promote Th1/Th17 response invitro[J] .Immunobiolgy,2012,217:788-794.

[6] Hiruma M,Kawada A,Noda T,et al.Tissue response in sportrichosis: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J] .Mycoses,1992,35:35-41.

[7] Hiruma M,Yamaji K,Shimizu T,et al.Ultrastructural study of tissue reaction of mice against sporothrix schenckii infection[J] .Arch Dermatol Res,1988,280:94-100.

[8] 徐雅琴.69例孢子丝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D] .吉林大学,2012.

[9] 陈少艳,刘基铎,肖明锋,等.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2):206-208.

[10] 王秋燕,黄雪,唐国都.胃溃疡并真菌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J] .广西医学,2001,8(4):709-710.

猜你喜欢

亚群百分比病患者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