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肾损害2型糖尿病178例监测24小时平均脉压的意义

2018-05-16马长红田永霞

武警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脉压糖化肌酐

马长红,田永霞

脉压作为描述动脉血压的四大参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之一,因为与心脑肾等主要靶器官的早期损害极具相关性[1],最终导致重要靶器官的功能衰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者的重视。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早期肾损害的发生,长期以来的研究和治疗主要集中在血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SBP)以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 DBP)的调理和控制上,而对于24 h平均脉压(24-hour mean pulse pressure,24 hMPP)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研究较少[2],本文以178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24 h动态血压及肾功能,进一步研究24 hMPP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6至2015-06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 1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9例,女79例。年龄56~76岁,平均(63.6±9.8)岁。入选标准:(1)诊断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诊断时间≤5年;(3)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7.5%;排除1型糖尿病、恶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等影响研究的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美林公司),设定昼夜监测模式(白昼8:00-20:00,1次/30 min;黑夜20:00-8:00,1次/60 min),观察内容:24 h平均收缩压(24 h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MDBP)、24 h平均脉压(24 hMPP)[3];

1.2 分组 根据患者24 hMPP宽度进行分组:A组(24 hMPP<40 mmHg)62例, B组(24 hMPP =40~60 mmHg)56例, C组(24 hMPP≥60 mmHg)60例。3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24 hMSBP、24 hMDBP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具有可比性。

比较指标A组(n=62)B组(n=56)C组(n=60)χ2/HP男/女(名)35/2731/2533/271.850.396平均年龄(岁63.30±7.8065.10±6.9062.80±8.201.930.149糖尿病病程(年)4.87±1.084.28±0.855.03±0.971.330.515BMI24.25±2.5625.05±3.2224.84±4.882.060.131糖化血红蛋白(%)5.22±1.566.42±2.565.66±2.562.230.32524hMSBP(mmHg)136±15142±23132±192.100.23124hMDBP(mmHg)83±1688±1880±201.880.187

1.3 方法 患者空腹12 h后抽取静脉血,测定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E)的含量,检测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收集各患者空腹12 h后的尿液,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尿B2微球蛋白(B2-Microglobulin,B2-MG)、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e N acetylglucosaminidase,NAG)的测定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完成;肌酐清除率(Ccr)计算公式(男性)=(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女性=(男性)(Ccr)×0.85]

1.5 结果 对3组进行肾功能指标的比较(BUN、CRE、MAU、B2-MG、NAG),随着24 hMPP的增宽,B、C组尿中的NAG、MAU、B2-MG各项指标含量与A组比较均增加;CRE、BUN值比较C组明显增加;B、C组肌酐清除率(Ccr)与A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组别例数NAG(U/l)MAU(mg/L)B2-MG(mg/L)CRE(Lmol/L)BUN(mmol/L)肌酐清除率(Ccr)A组627.13±1.237.50±2.530.17±0.0860.25±9.564.52±1.01106.15±20.31B组5610.53±2.25①11.30±1.98①0.28±0.05①69.25±11.225.32±0.8882.24±32.06①C组6017.24±3.15①②24.24±3.16①②0.43±0.17①②92.34±8.89①②7.01±1.12①②63.67±29.77①②

注:与A组比较, ①P<0.05;与B组比较,②P<0.01

2 讨 论

T2DM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是T2DM较为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损害,但并不是所有T2DM患者均进展为临床肾病。因此,对于T2DM患者引起肾损害的主要因素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以往研究认为,T2DM患者的SBP、DBP及平均血糖水平是导致肾脏损害的主要因素,而近年来研究发现[4-6],24 hMPP作为动脉血压的主要参数之一,不仅反映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和僵硬度,而且可能作为早期肾损害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组选择早期T2DM患者178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24 hMPP宽度进行分组,3组之间糖化血红蛋白、24 hMSBP、24 hMDBP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排除SBP、DBP及平均血糖水平等客观影响因素,以血液BUN、CRE,尿液MAU、B2-MG、NAG以及计算Ccr作为监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主要指标[7,8],本文结果显示, B组 、C组 尿中的NAG、MAU、B2-MG各项指标含量与A组比较明显增加;C组CRE、BUN值增加明显;B组、C组 Ccr 与A组比较下降明显。结果提示,24 hMPP增宽的T2DM患者的肾功能的早期损害发生几率明显增加,C组脉压差最大,其肾脏损伤的指标最明显,其可能机制:24 hMPP增宽导致肾灌流量和静水压的增加,加重肾小球的损害,同时,使肾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间出现暂时的大裂隙,血液成分进入并导致中层平滑肌细胞的节段性透明变形或者坏死,当肾脏内部小动脉病变导致肾小球供血严重下降时,肾脏会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最终表现为肾功能的损害,因此认为24 hMPP可能作为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对于24 hMPP增宽的患者早期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延缓T2DM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可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早期糖尿病患者是否有其它相关因素参与肾脏的损害,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

【参考文献】

[1] 张美春,王晋明,宋 敏,等.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J]. 武警医学,2004,15(4):263-265.

[2] 冯晓红,王丽彦.老年T2DM脉压和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2):128-129.

[3] 夏纪田,刘燕青,朱 宁.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动态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6866-6868.

[4] 张 杰,徐 瑞,廉 颖,等.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6,10(4):487-489.

[5] 张琳钧. 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1):53-55.

[6] 方 铭, 黄文龙. T2DM伴或不伴糖尿病肾病的脉压比较[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3(2):210.

[7] 魏 静,张建荣. 缬沙坦抑制内质网应激对糖尿病肾损害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J]. 武警医学,2015,26(12):1224-1227.

[8] 李香玲,郭振涛,刘晓霞,等. 肾动态显像与B2-MG及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9(12):1079-1080.

猜你喜欢

脉压糖化肌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