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师范大学女生多囊卵巢综合征就诊与治疗的依从性

2018-05-16段荣荣贾晓炜聂思衡

武警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复查妇科月经

段 鲲,段荣荣,贾晓炜,聂思衡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众多学者关注大学校园PCOS发病情况[1-3]。师范大学女学生较多,相对应PCOS患者多于其他类型大学。早期诊断和治疗PCOS对于防治这一综合征远期危害意义重大[4]。大学生正处于求知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大,身体条件好,对疾病的影响关注少,甚至部分患者不重视PCOS的治疗。因此,研究女大学生PCOS就诊和治疗依从性非常有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PCOS患者就诊和治疗依从性,为女大学生防治PCOS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首都师范大学校医院妇科2015-06至2017-06就诊的疑似PCOS在校学生。疑似PCOS判定依据:(1)月经稀发或闭经;(2)高雄激素表现,严重多毛和持续痤疮;(3)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征,腹型肥胖(体重指数BMI≥25 kg/m2);(4)B超发现多囊卵巢,卵巢体积增大≥10 cm2,卵巢体积按椭球形体积公式计算(体积=0.523×长×宽×厚)。为防止漏诊,妇科诊断时只要符合上诉任何一条即为疑似病例。

1.2 方法 对疑似PCOS患者由医师开具转诊介绍信,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断和治疗,转诊同时,下发转诊结果反馈表,要求学生将转诊结果反馈妇科门诊。对于转诊两周内没有反馈的患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了解就诊情况。对于确诊的患者,上级医院先开具一个月药,以后每个月再通过校医院转诊继续开药,一般要求服药3~6个月。

1.2.1 PCOS诊断标准 采用2011年中国卫生部制定的PCOS诊断标准。(1)必须条件:月经稀发、不规则子宫出血或闭经。(2)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即可诊断为疑似PCOS: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3)逐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或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5]。

1.2.2 治疗 人民医院确诊后,一般采取的治疗措施为:(1)基础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合理运动、戒烟、戒酒等。对于肥胖型PCOS建议控制体重。(2)口服避孕药,可以改善高雄激素临床症状,如痤疮、多毛、黑棘皮症等,规律月经周期。常用的药物为达英-35。(3)孕激素,适用于无明显高雄激素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及代谢紊乱的无排卵患者,可单纯定期孕激素治疗,以恢复月经,调整月经周期,常用药物为黄体酮。(4)胰岛素抵抗的治疗,适用于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6],常用药物为二甲双胍缓释片。

1.2.3 观察指标 首次就诊收集患者的年龄、体重、年级、家族史、月经、超声结果等资料,以及人民医院抽血化验的项目,如女性激素6项,部分患者还会检查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GU)、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甲状腺功能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根据转诊记录及转诊结果反馈表了解PCOS患者就诊和治疗情况。治疗6个月疗效评定:(1)有效,月经正常,或者痤疮、多毛症状有缓解,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2)无效,月经改变不明显,症状无缓解。

2 结 果

2.1 就诊情况 2年时间,初诊疑似PCOS患者216例,年龄(22.7±4.3)岁;家族史15例,不清楚104例,无家族史97例;月经稀发或闭经184例,基本正常32例;超声异常160例;性激素异常的197例,血糖异常34例;本科生190例,研究生26例。其中,因PCOS症状主动就诊(主动组)的有180例,占83.3%,症状主要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为主,有160例,其他有子宫出血20例;因其他妇科症状就诊而被妇科医师建议转诊PCOS(被动组)的患者36例,占16.7%,其中,因痛经就诊15例,阴道炎就诊12例,其他9例。

规定时间内,到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178例,占82.4%,未就诊的有38例。其中,主动组就诊160例,就诊率为88.9%;被动组就诊18例,就诊率为50.0%;不同组就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就诊的38例中,主要原因中,自称没时间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挂号难(表1)。

178例中,最终确诊155例,确诊率为87.1%;其中主动组142例,确诊率为88.8%(142/160);被动组13例,确诊率为72.2%(13/18);两组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某师范大学两组疑似PCOS患者

2.2 治疗情况 确诊的155例,治疗以基础治疗和药物为主。确诊后1~6个月,到校医院继续开转诊介绍单的依次为130例(83.9%)、82例(52.9%)、75例(48.4%)、40例(25.8%)、45例(29.0%)、50例(32.3%)。其中,转诊1次的143例(92.3%),2次的90例(58.1%),3次的88例(56.8%),4次的55例(35.5%),5次的30例(19.4%),6次的仅有16例(10.3%)。治疗6个月后,50例中,症状改善38例,占76.0%。

3 讨 论

3.1 大学生PCOS就诊意识差 文献[1-3]报道,高校中PCOS检出率达5.7%~9.2%。本校大学女生有8000余名,理论上PCOS患者不少于400人(按照检出率5%计算),但两年就诊的疑似患者才216例,确诊155例,说明本校女生针对PCOS就诊的意识差。即便在本校医院妇科就诊的疑似患者中,仍有16.7%的女生不是因为PCOS相关症状主动就诊的。进一步确诊的过程中,仍有部分疑似患者未去确诊,完全不重视医师的建议。尤其是被动就诊PCOS的女生,进一步就诊的概率更低。

未就诊的原因中,主动组和被动组分布基本类似。首要原因是没时间,其次是挂号难,说明疑似PCOS的女生不重视该疾病,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拖的心态比较常见。归根结底,主要是学生对PCOS的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该病的危害性,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医师小题大做。相对于成年患者由于月经异常或不育等原因主动求医的特点,青春期PCOS患者往往没有意识到多毛、痤疮、肥胖,甚至月经异常等问题潜在远期并发症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对诊治的顺应性较差[7]。

3.2 大学生治疗依从性差 PCOS的治疗是一个系统性、规律性的过程,早期干预并针对不同的内分泌特征和疾病时期,以及患者的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近期目标为调节月经周期,控制多毛、痤疮和体重,纠正内分泌和代谢异常。远期目标为预防糖尿病、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肥胖、心脏疾病和不孕等[8-10]。本研究中确诊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多数采用改变生活方式和服药治疗,药物种类、服用时间亦不同,总体上讲,最少需要治疗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本研究结果表明,确诊后除第一个月复查比例超过60%,以后几个月均未超过,6个月复查的人数更少了;复查次数上看,复查3次的不足60%,4次及以上的就更低了。连续每个月转诊的很少,多数是间断性的,间断3、4个月的最多。有些只是6个月来复查,这部分患者自述采用中医治疗,效果一般。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学生治疗依从性差。

分析依从差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症状不严重甚至不认为是疾病表现,而不重视治疗,这部分人占多数;(2)服药1个月或2个月月经正常即停止服药,对长期服药有抗拒心理,总认为药物有不良反应;(3)部分患者在院外采用中医治疗,效果好的可能就不来医院复查了,效果不好的,甚至症状没有缓解的还会再来医院复查;(4)复查程序比较繁琐,目前,大学生就诊,需要先在校医院初诊,开具转诊介绍信,然后再到上级医院挂号,复查时还要抽血、B超,往往需要多次到上级医院。

3.3 高校女生PCOS防治建议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开展了关于PCOS患病情况的调查,情况不容忽视,而本研究又发现,大学生PCOS就诊和治疗的依从性差,因此做好高校女生PCOS防治至关重要。笔者认为:(1)将PCOS纳入到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中,尤其是女生较多的师范类院校。目前,高校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少涉及到PCOS,但实际上PCOS的发病越来越高,多毛、痤疮、肥胖等都是PCOS高危人群,甚至有些学生月经稀发或闭经不认为是疾病的表现,更谈不上主动去就诊了,因此,提高高校女生对PCOS的认知很有必要。(2)开展流行病学筛查。校医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查阅妇科就诊记录,主动发现PCOS疑似患者,从而进一步明确诊断,早期干预或治疗。(3)建立PCOS患者随访机制。针对PCOS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现状,医院应该建立高效实用的随访机制,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当中,医务人员要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发展及其危害性,鼓励和督促患者坚持治疗,提高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艾 梅,鲁 燕,王艾丽,等. 某高校女生月经及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327-3330.

[2] 姜国贤,吴 娟,陈霞云. 高校女生PCOS发病情况调查及非药物干预效果评价[J]. 重庆医学,2013,42(34):4175-4177.

[3] 潘放鸣. 扬州地区高校女生多囊卵巢综合征调查[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3):19-20.

[4] 乔 杰,尹太郎. 多囊卵巢综合征认知与对策[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 29(11):841-84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1):74-75.

[6] 卢永军,阮祥燕,田玄玄,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综合治疗的评价[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525-529.

[7] 杨东梓,陈晓莉.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 26(7):549-553.

[8] Harwood K.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COS in youth [J].Horm Res,2007,68:209-217.

[9] Ibanez L, Valls C, Marcos M V,etal. Insulin sensitization for girls with precocious pubarche and with risk for PCOS effects of prepubertal initiation and post pubertal discontinuation of met form in treatment[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4, 89(9): 4331-4337.

[10] Satmi D J, Zisser H C, Jovanovic I. Sceening for and treatment of PCOS in teenager [J]. Exp Biol Med, 2004, 229: 369-377.

猜你喜欢

复查妇科月经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勘 误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