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网络构建机制研究

2018-05-15张苛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省域

张苛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旅游空间结构的内涵、要素及构建空间网络机制的意义;以辽宁省省域旅游经济为例,从旅游资源空间网络结构、游客市场空间网络结构和交通空间网络结构三个不同的视角,全面分析了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网络机制的构建对于提高当地旅游经济效益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省域旅游空间结构网络机制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省域 旅游经济 空间网络机制

省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研究

旅游节点是省域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基本对象和最小构成单元,作为构成省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节点在省域旅游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旅游节点既能够吸引游客到本地旅游,又要能够具备一定的游客接待能力。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节点要素与其他要素集合之间明显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功能趋近于一体化。

旅游轴线是旅游节点的延伸和串联,以一定邻近的旅游资源为背景,沿旅游资源的走向或交通线路的走向将分散的旅游节点形成一条旅游带。旅游轴线是节点的线性串联和空间蔓延,对省域旅游产业的节点组合、客流运输、景观渗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旅游空间结构拓展和延伸的重要渠道之一。

将旅游节点和轴线进一步的拓展就形成了旅游域面,它在地理空间范围内表现出一种面状的分布状态。一方面,旅游域面依托于节点和轴线形成;另一方面旅游域面将在地理空间范围内零散分布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旅游域面内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基质、自然条件、社会文化条件,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省域的旅游空间。旅游流是一个以游客流为主体,包含旅游信息、服务评价等复杂的有机体。旅客流是从旅游客源地开始,由旅游节点到轴线再到域面的过程,体现出了这种空间结构上的变化关系。

省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将空间范围内的各旅游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省域旅游空间结构机制的构建也把省域范围内相对分散的旅游资源和要素进行了整合,节约了开发成本、交通成本和管理成本并提高了全省范围内旅游综合收益。旅游空间网络结构机制也会产生一种聚集效应,实现一种产业上的优势互补和规模效益。以旅游产业为中心形成一种复合产业链,这都依托与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而实现。因此,在省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空间结构网络机制会影响到资源在空间的整合和分配,也关系旅游产业的成本控制及效益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必然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省域旅游的发展和变革过程中,要及时地把握旅游空间网络结构演进的规律,科学地进行调整和重构,从而推动省域范围内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不同视角下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网络构建机制分析

(一)省域旅游资源空间网络分布结构分析

辽宁省综合了全省的旅游资源,强调各地级市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打造精品特色旅游,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宽,推动辽宁省域旅游经济产业系统的优化和升级,辽宁省各市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从辽宁省的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沈阳市和大连市的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其他地区主要是以丹东、本溪为中心的风景游和边境游;以锦州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古生物游;以铁岭为中心的辽北特色乡村游。为了揭示出辽宁省域旅游空间网络分布的结构特征,还需要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辽宁省的旅游景点在空间网络结构尺度上具有很明显的点状分布特征,能够就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判定,具体通过最近邻指数进行测定,设最邻近点指数为 Q、d为邻近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 S为区域面积、 n为点数、 dmin为理论最近距离,那么指数Q 的计算过程如下:

最近邻点指数算法从总体上揭示出了辽宁省旅游资源总体上的空间分布态势,为了更深层次地解读辽宁省省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文引入了基尼系数进行度量。从理论上来说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0,1],取值越小表明集中程度越低、均衡性越好;取值越大说明空间分布越集中,均衡性越差,基尼系数 Gini可以表示为:

其中, N为省内地级市的数量, pi为第 i个城市的旅游经典数量占全部景点数量的比例、C 为分布均匀率。由公式(4)计算得出的辽宁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基尼系数值为0.7852,证明辽宁的旅游资源分布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度。由此,需构建一种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网络机制,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全省范围内旅游资源的均衡发展。

为缓解这种旅游资源在空间范围内过度集中分布的情况,实现省域范围内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识别出省域范围内旅游资源空间的关联程度和集聚程度,探求各地级市旅游资源空间网络分布机制中隐含的异质性,本文采用 Moran指数ξ ,来探求省域空间旅游资源网络分布结构的变化情况,Moran 指数表示为:

其中,wij为空间矩阵的权重、n为城市的数量、xi和 xj分别为不同区域的景区数量、 x为省域范围内景区的平均数。对 Moran指数进行z统计检验,求出的关联指数 K*ij为:

基于上述公式得出的关联指数和 z统计值分别为0.5241和4.35,表明辽宁省的旅游资源的空间网络正相关,聚集效应显著。

(二)客源市场的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旅客流是旅行游客从一个地點到另一个地点所产生的人员流动情况,旅客流的产生受到包括地理位置、游客习惯、个人偏好、地区风土人情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游客的主观偏好和旅游区的服务质量是决定旅客流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统计分析了近5年辽宁省各市境内游人数变化情况(见表2)。

近5年的国内游客人数统计表明,沈阳和大连由于旅游景点众多、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因此游客数量的起点就很高,远远多于省内的其他城市,客源市场综合表现为不平衡,但总体人数和旅游产业总体收入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如图1和图2所示。

从辽宁省近5年的旅游人数变化和旅游收入的变化情况能够分析出,尽管辽宁省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但从总体来看,旅游的总人数和收入呈现出逐渐上涨的趋势,并且这种不均衡性也有所缓解。

(三)交通运输的空间网络构建机制分析

省际交通网络可以为旅游活动提供必要运输服务,协助旅游者实现不同旅游地点间的往返,作为旅游活动的一种重要媒介,省际旅游网络的构建极为重要,对于克服辽宁省内总体旅游资源的不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辽宁省交通平面拓扑图,如图3所示。

采用指数分析法研究交通空间网络机制的构建,对于提高辽宁省旅游经济效益提高的积极影响。设α为省域交通网络连接回路性指标( a∈[0,1])、 b为节点联线数目(b<3 )、c 为交通网络内当前连线数目与最大连线数目的比值( c∈(0,1)),令ei和qi分别为边数和节点数,χ 为子图的个数,则省域旅游空间网络结构指数 a、b 、c 分别表示为:

经过样本数据的计算与测量,指数a=0.8541,数值较高但仍有提升的空间;b=2.1258,c=0.745,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由于辽宁省域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交通情况,提高相关指数的水平。

优化省域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方法和措施

(一)整合省域旅游资源,统筹客源市场

由于辽宁省域旅游资源分布的均衡度较差,部分区域旅游资源集聚程度高,因此相关统筹管理部门要应立足于现有旅游资源,发挥出各个不同地区的特色旅游,构建功能分区打造精品路线。从客源市场来看,近五年的国内游人数增长明显,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动国际宣传加大力度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加强与国内旅游公司、航空公司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政策。

(二)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省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为持续提高旅客的满意程度,促进省域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保证海陆空立体式交通空间网络的建设,其次完善省域范围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再次要推进各市之间旅游信息化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同时还要特别重视省域范围内重点旅游综合集散地服务水平的提升。不断地拓展、完善城市旅游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并深度挖掘与地方文化、民俗风情相关的乡村游。

(三)加强地级市间的旅游协作,完善空间结构网络机制

由于受到区位、交通等条件的限制,省域范围内的各地级市往往都各自为政,甚至形成了省域范围内的竞争,限制了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整个省域范围内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就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加强区域内的合作、联合开发,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功能区,实现省域范围内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赢。

参考文献:

1.刘春.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中部地区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2)

2.于洪雁,李秋雨,梅林等.社会网络视角下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11)

3.王欣,邹统钎.高速铁路网对我国区域旅游产業发展与布局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0,30(7)

4.梁滨,邓祖涛.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分析[J].经济问题,2015(9)

5.聂铭,杨光明,王旭,杜靖川.旅游开发中“点线带圈面”空间形态发展的逻辑[J].商业经济研究,2015(1)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省域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中国城镇化发展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证
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
当代我国高效课堂改革进程的省域个案考察——来自陕西基础教育一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