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通业发展与高端消费促进的实证研究

2018-05-15蔺琛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格兰杰因果检验商贸流通消费结构

蔺琛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流通业发展对居民高端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流业与零售业的发展对居民的文教娱乐消费与衣着消费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物流业与零售业的发展是文教娱乐消费与衣着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流通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贸流通 消费结构 格兰杰因果检验

引言

在 “十二五”期间的国家产业发展看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处于上升趋势,在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GDP比重的47.8%,而在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51.6%,。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推动起到了主导作用,我国也开始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从世界经济历史来看,服务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提高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经济将进入一个多样化的时代。2012-2016年经济增长速度与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如图1和图2所示。

2015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拉动已经达到了4.1%,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排行之首。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如图3所示。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4.6%,相比2015年提升了13.3%。2015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行“互联网+”、创新创业和供给侧改革,“十三五”期间也是我国流通业转型升级重要的战略机遇,以互联网创新的方式来变革已有的商业模式,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也带动了我国的消费升级。电子商务和智能物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和商品流通,流通业的互联网化发展降低了社会成本,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流通业态,这对于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升级存在重要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将消费分为两类,即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定义为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消耗,在这种消耗之后,产生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生活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在消耗之后又产生新的劳动力。在商品经济的体制内,人如果要进行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就必须利用流通环节,换而言之可以认为,流通的最终目的在于消费。因此,流通对于消费需求的满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消费的种类很多,除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以外还存在消费速度。这些复杂多变的需求会影响和制约流通的规模、结构、方式和速度。马克思的理论认为,商业资本的流通速度同时由生产过程更新速度和不同生产过程之间的衔接效率所决定。

因此,流通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是基础性产业,对于国家的生产指导、供需匹配、保障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都存在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指出了要促进流通业的信息化发展,内贸流通发展对于我国目前的“保增长”存在重大意义。同时,经济学认为在特定的产业结构下,流通业的规模将会对消费水平存在负向作用。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来论证流通业的不同部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性,从而给出我国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文献综述

流通指的是将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最终消费环节的过程,包含了实体经济中与商品流通有关的物流、信息流等。海内外的学者对流通效率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流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影响了商品能否更迅速的按照市场需求来分配到消费者。因此,流通业是连接商品生产与居民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业的产业发展对消费水平升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韩术斌和肖歆(2016)发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为中低收入群体带来福利,但是在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影响较少,这说明了我国的制造业还处于低端水平。董媛(2016)认为,现代商贸流通业使得居民消费结构具有长期动态均衡,能够提升消费者的享乐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但不利于生存型消费。张立平(2016)发现,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能力具有双向影响,并且提出促进商贸流通的政策建议。苏俊华等(2017)借助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域对该关系存在调节作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不如西部地区明显,而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比西部地区更明显,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还需优化。袁清(2017)认为,我国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对于流通基础建设的重视度还不足,从而提出我国的流通业发展应当重视农村流通网络的完善。

从近期的国内文献来看,我国不同地区的流通业与消费促进存在差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城镇地区的享乐消费,但农村地区的流通业基础建设不足,使得流通促进居民福利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流通业发展与高端消费的实证分析

本文的数据主要采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网站所公开的2002年至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一共有341个观测样本,来研究不同地区的物流业发展与零售业发展对文教娱乐消费的影响。其中,物流业发展通过物流业从业人员(人)与快递量(万件)来进行衡量,零售业发展通过零售业总资产(亿元)与零售业从业人员(人)来衡量,高端消费是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元)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元)的比值来衡量,以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元)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元)的比值来衡量。在控制变量方面,选择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进行分析中,我们采用的是eviews 8软件。采用的变量为文教娱乐消費比例(wjyl)、衣着消费比例(yzxf)、物流从业人员(wlry)、快递量(kdl)、零售业从业人员(lsry)、零售业总资产(lszz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uinc)和城镇化水平(urb)。表1是选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ADF检验、PP检验等平稳性检验可以得到,样本所对应的序列不存在单位根(见表2),可以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回归结果如表3、表4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快递量与零售总资产分别对文教消费与衣着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快递量对文教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接下来,替换解释变量来检验结论的稳健性,可以看出在替换解释变量后,结论依旧成立,回归结果如表5、表6所示。即物流产业与零售产业的发展对文教娱乐消费与衣着消费存在正向影响。

进一步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本文的结果进一步验证,可以看出在选择滞后两期的情况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快递量与零售业总资产分别是文教娱乐消费和衣着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见表7)。

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问题

零售业现代化水平不足。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制造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在商品零售配给端还存在严重的不足,连锁零售业态在我国的发展滞缓,仅仅是将店铺的标识进行了统一,但没有形成统一和整合的管理制度与运输模式。另外,在近年电子商务的崛起之后,零售企业维持以往传统的商业模式而缺乏市场竞争力,极少的传统零售企业会借助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技术进行商业模式转型,创新意识与能力严重不足。

物流业发展滞后。我国的传统物流业发展主要是通过政府推动,但是社会物流效率较低,在没有科学性规划设计的情况下,存在一部分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过于粗放,令大部分政府资金、民间资本、物流资源等存在极度的浪费现象,比如产业布局完全是模仿和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并且存在脱离市场进行盲目投资的现象。在2015年我国的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了16.00%,尽管今年还处于下降的趋势,但相比于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6.21个百分点。而且,我国物流业的供应能力还存在不足,信息系统与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比如每逢“双11”等购物节日就不能灵活应对产能需求。

(二)我國流通业发展的对策

如今我国经济已经走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的重中之重,是我国“保增长,稳着陆”的一个关键点。流通产业作为衔接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具有引导企业生产和促进居民消费的指导作用,是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成功与否的基础力量之一,它不仅需要履行供需匹配的职能,还是实现我国走向高端消费供需匹配的基础。为了在未来有效实践“三去一降一补”而推动我国的消费结构性升级,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政府开设专项资金来扶持创新技术。无论是物流业还是零售业,流通业中每一环节的技术进步都能促进生产能力的提升。如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的内贸流通起到了变革作用,以电子商务、O2O、智能流通、大数据共享、无人技术等为代表的创新性流通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流通业未来趋势将是线上与线下将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流通业应主动迎合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于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系统等线上应用,加快产业与互联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将物流系统标准化,能够让系统随时跟踪包裹的运输状态,而政府应当鼓励传统流通业的并购与兼并,支持民企入股并控制流通国企转型升级,为新技术研发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另外,政策鼓励“互联网+”与所有各个流通产业的结合,从而在根本上改革我国的流通业态,推动电商物流、贸易、金融等社会资源的组合,推进现代连锁管理、共同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跨境配送等新业务的发展,集约化管理流通产业链。

提升高质量的流通功能。因为我国流通业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和公共流通设施落后,我国的流通业规模和结构与经济增长需求存在冲突,又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这令传统流通业在实际商品流通中的地位较为弱化,应当加强公共流通设施的供给,为我国的高质量产品供给提供基础。一是提高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政策支持来鼓励流通企业渠道发展,推进农村的流通体系发展。另外,政府应当对供销合作社、万村千乡店、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流通业的商品质量实施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的法制建设,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还要深度完善产品的追溯系统,保障高质量的商品进入贸易体系,消除假货、劣品等低质量产品在城乡地区的横行,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构造新型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解决农产品“有货难销”的现象,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是发展一线与二线城市的服务消费经济,提高个性化消费的服务产业供给,重视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从科技、文化、娱乐的角度来建设当地的服务经济体系,推进绿色、健康、智能、信息消费等新兴消费服务。三是提高高端产品的供应,开放国际知名的高质量品牌进入到我国市场,从模仿性创新与“鲶鱼效应”的策略来引导我国企业走向高端产品的供给,并且以品牌意识来引导国内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建立高质量的品牌形象。引导企业重视消费者的质量需求与品质提升,实现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除此之外,也需要鼓励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增加进口国际高端商品,为我国居民引入更多的高质量商品供给。

建设更完善的创新管理制度。在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将会在资源配置发挥更重大的作用,对于政府来看更应当改变传统职能,以简政放权和维护利益的行政体系建设为导向,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便利化和法治化的商业环境。一是管理体制需要改革,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探索针对性的地方管理模式。打破区域分割的贸易模式,提高地区之间的区域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间市场商品的自由流通,减少地方政府的壁垒保护,同时提高行政审批的行政效率。二是在监管部门应当建设更高效的监管手段,从而减少制度成本,提高政策监管的效率。比如政策的地方试点、创新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多部门联合执法、建设重点产品追溯体系、实施便民通关检查等。三是完善商法体系,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业态的相关法律出台,为营造更市场化的竞争环境提供法律基础。从战略意义上,可以从地方进行初步试点,然后进一步通过国家法律完善。四是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降低传统流通企业转型负担。以选择性征税或贷款优惠政策等措施来减少传统流通企业转型面临的压力。另外,地方政府提高对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流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政府资金投入建立冷链物流中心和供应链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苏俊华,彭海阳,吴丹洁,朱智杰.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2.袁清.我国农村消费升级趋势与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1)

3.董媛.现代商贸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0)

4.张立平.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5.韩术斌,肖歆.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猜你喜欢

格兰杰因果检验商贸流通消费结构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河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