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效率对城乡消费差异影响研究

2018-05-15龚紫娟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

龚紫娟

内容摘要:本文使用2003-2015年期间省级面板数据,就商贸流通效率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首先,利用31个省级层面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显著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由于我国各个地区间城乡消费差距巨大,进一步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实证回归。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显著扩大了西部地区城乡消费差距,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乡消费差距影响不显著。此外,互联网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城乡消费差距也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生产效率 城乡消费差距

引言及文献综述

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消费比已经由2003年的3.54:1,下降到2015年的2.81:1。商贸流通业作为沟通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其必然会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已有学者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城乡消费额的影响展开研究。魏婕和任保平(2012)发现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当前我国城乡消费失衡的现象依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文章进一步利用1991-2009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阶段制约我国城乡消费由失衡向均衡迈进的关键因素包括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差异和收入差异等因素。谢乔昕和宋良荣(2016)利用我国2001-2013年期间的省级数据实证分析了商贸流通产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可以有效刺激消费,而且该种刺激效应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要高于城市地区,进而降低了城乡消费差异。苏俊华和彭海阳(2017)实证分析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消费差异。王世进和周敏(2013)利用我国1995-2011年期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估计方法,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对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流通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消费总额的提升,此外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毛中根和洪涛(2012)利用1993-2010年期间的省级数据,验证服务业的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提升居民收入和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两个方式影响着居民消费。Cason和Mago(2010)认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市场搜寻成本,提高产品销售效率,刺激消费者消费,并最终增加总体经济福利。

虽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会对城乡消费额产生影响,但是还少有学者进一步对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对城乡消费差距进行研究。因而,本文利用2003-2015年期间省级层面数据,实证研究商贸流通业效率对消费总额产生的影响。

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为分析商贸流通业效率对消费总额的影响,本文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rate代表城乡消费比,tfp是商贸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controls代表其他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控制变量。下标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ε代表误差项。

1.被解释变量。采用城市居民平均消费额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额的比值来衡量城乡消费差距。

2.核心解释变量。本文通过计算批发和零售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出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效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得到。计算批发和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两个投入指标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的从业人数和资本存量,而产出指标为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到,即。

3.控制变量。此外,还有众多其他因素也对城乡消费差距产生影响,为此本文又选取了8个控制变量:金融发展水平(fina),采用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表示;科技创新能力(patent),采用专利授权数的对数值表示;互联网发展水平,采用互联网普及率表示;城镇化(city),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交通设施(traff),采用单位面积上交通总里程的对数值表示;教育水平(edu)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对数值来表示;通货膨胀率(inflat),通过“(本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得到;政府干预(gov),采用财政支出与GDP的比值表示。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本文使用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互联网中心提供的历年报告和中经网数据库。表1显示了本文所使用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2显示了总体的静态面板实证回归结果。静态面板有多种回归方法,为此本文首先进行了Hausman检验和F检验,结果发现固定效应方法最优。为此接下来的实证结果分析主要依据表2中第(1)列的固定效应展开。

由表2第(1)列可以发现,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显著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虽然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生产效率也开始提升,但是生产效率提升速度要明显比城市地区慢。当前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仍然是粗放型的规模增长,而效率增长比较缓慢。例如,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商贸流通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子商贸发展迅速,这有效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农村地区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及人才的限制,限制了该地区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村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的商品由于商贸效率的低下,产品送达到其手中的时间要远比城市地区居民长,这极大降低了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性。因而,当前应努力提升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效率。

控制变量中,金融发展水平(fina)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当前消费性金融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消费性金融往往审批周期短、担保低,因而也惠及到了广大农村消费者,有效激发了农村消费,进而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交通发展水平(traff)的系数为正且显著,这表明基础设施的完善扩大了城乡消费比。当前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仍然集中在人口集中度高的城市地区,特别是各个城市近几年又兴起了地铁和轻轨等方面的投资,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仍然偏低,农村消费者消费商品的便利性低,不利于消费额的提升。教育水平(edu)的系数为负且显著,这表明教育水平的提升缩小了城乡消费比。当前城市地区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趋于平稳,而农村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仍然处于较快增长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工资收入,也增加了他们的消费额。政府干預(gov)的系数为负且显著,这表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缩小了城乡消费比。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平稳发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会适当向农村地区进行转移支付,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我国不同地区间的城乡消费差异和商贸流通效率差异较大,为此本文进一步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组进行回归。商贸流通效率的系数(tfp)在表3的第(1)、(2)列中的系数都为正,但都不显著,只有第(3)列中的系数为正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扩大了西部地区的城乡消费差距,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当前城市地区由于面临劳动力成本、用工成本的压力,率先提高了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极大便利了城市地区消费者,而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企业面临生产效率提升压力较小,这导致城乡消费差距扩大。但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村地区人口规模较大,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商贸流通业企业为有效开发这块消费市场,也争相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因而,最终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提升引起东部和中部地区城乡消费额提升,但效率提升对上述地区消费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的农村地区,市场规模小,商贸流通业提升效率的积极性不高,进而最终商贸流通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扩大了该地区的城乡消费差距。

控制变量中互联网发展水平(inter)的提升缩小了中部地区城乡消费差距,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当前互联网技术在中部的农村地区也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和应用,农村地区通过网购等方式进行消费的便利性提高程度要快于城市地区,进而缩小了该地区城乡消费差距。交通基础设施(traff)的完善扩大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消费差距,而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地铁轻轨的交通设施投入巨大,而农村地区交通设施投入少。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大多是围绕城市地区投资的,总体上城市地区交通便利性提升速度要快于农村地区,进而导致了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教育水平(edu)的提升缩小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乡消费差距,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当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快速提升,其中农村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使得更多的该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提升要快于城市地区,进而引起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政府干预程度(gov)的提升缩小了西部地区的城乡消费差距,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较小,因而难以对城乡消费差距产生有效影响。西部地区市场化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对市场影响大,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政府会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提升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进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2003-2015年期间省级面板数据,就商贸流通效率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首先,利用31个省级层面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显著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实证回归发现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显著扩大了西部地区城乡消费差距,而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乡消费差距影响不显著。

虽然我国商贸流通业已经覆盖到了广大农村地区,但是农村地区各项商贸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还未建立起现代化的商贸体系,商贸效率低,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因而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政策扶持,促进农村地区建立现代化的商贸管理体制,培养更多使用现代科技的商贸流通业人才,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信息共享机制,最终实现提升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的目标,从而提升農村地区消费的积极性,并最终提升农村地区的消费额。

参考文献:

1.苏俊华,彭海阳,吴丹洁等.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2.毛中根,洪涛.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12)

3.王世进,周敏,司增绰.流通产业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

4.谢乔昕,宋良荣.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消费二元性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6(2)

5.魏婕,任保平.中国城乡购买力:由失衡走向平衡[J].财贸研究,2012,23(4)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
现代煤矿生产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
ERP物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