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18-05-15张素清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昌县森林利用

张素清,祝 军

(1.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2;2.兴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 兴城 125100)

林下经济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兴产物,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1]。建昌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物种资源,林下经济发展迅速,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本文围绕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该县林下经济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 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建昌县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拥有林业用地面积约211 933 hm2,森林覆盖率32.3 %,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林业大县。近年来,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进行诸多积极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绩[3]。建昌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8.2 ℃。一月份平均温度为-10 ℃,七月份平均温度为23.4 ℃。年平均降水量550 mm,无霜期158 d左右。建昌县生物资源方面,油料作物以大豆和杏仁为主,是辽宁省重要的杏仁产地。建昌县森林覆盖率为32.3 %,主要乔木和灌木树种为杨树、柳树、榆树、柏树、桑树、银杏和杜鹃等。建昌县为林果之乡,生产的白梨全国闻名。

建昌县地理、生态和气候优势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林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期,建昌县积极探索新时期林下经济发展新方式,努力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2015年,建昌县林下经济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最高的为林下种植业经济模式,占29.20 %;其次为林下养殖业、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业,分别占27.50 %、24.50 %;所占比例最低的为森林景观利用,占18.80 %。如图1所示。

图1 2015年建昌县林下经济产值结构Fig. 1 The production value structure of under-forest economy of Jianchang county in 2015

2 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2.1 林下种植

一是林下种植草药模式。在核桃树下种植中草药,这是建昌县林下种植的主要模式,其中防风、黄芪、白术、党参、桔梗等林药种植规模比较大。经过重点扶持,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形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林下经济企业及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平均每公顷收益可达45 000~75 000元,是大田作物的2.5~4.0倍,而且一般中草药1年即可收获,最多2年就能收获,这样既缓解了核桃树与作物利用的矛盾,又解决了核桃树栽植后5年内农户经济收入问题。

二是林下种植粮食作物模式。在郁闭度小的林分下种植大豆、绿豆、花生、地瓜、马铃薯等低秆农作物,这些农作物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为树木生长提供养分,促进树木生长,又增加粮食收获量,提高林农收入。在建昌县,还可林下套种大豆、绿豆等农作物,收到很好成效。

三是林下种植蔬菜模式。根据林下不同光照条件、蔬菜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季节,可以套种生姜、豆类和黄花菜等。建昌县养马甸子乡和大屯镇利用林地空间套种黄花菜,年产黄花菜达到12 t,产值达到 30 万元。

四是林下种植食用菌模式。当林分充分郁闭后,具有适合食用菌生长的条件,可以在林下种植香菇、草菇、鸡腿菇等食用菌,或在适宜立地条件下保护和建立红菇、松果伞等野生食用菌。建昌县在谷杖子乡建立了野生红菇繁殖基地,年产野生红菇5 t以上,产值能够达到200万元。

2.2 林下养殖

建昌县林下养殖可以分为林禽、林畜、林蛙、林蜂和特种养殖等模式[4]。2015 年,建昌县林下养殖达到 100 万(头/只)以上,其中黑鸡、蜜蜂规模相对比较大。建昌县林下养殖的主要模式如下:

一是林下养殖家禽模式。利用林下丰富的昆虫、草类及山间溪流等资源饲养鸡、鸭、鹅等家禽。建昌县通过建立黑鸡养殖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大力养殖黑鸡,现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是林下牲畜养殖模式。利用林下草地饲养兔子或牛、羊、鹿等牲畜,或根据实际条件开展特种养殖。建昌县喇嘛洞镇利用本地适宜的林间牧场可以饲养梅花鹿,出售鹿茸、鹿肉、鹿胎膏和鹿皮等产品,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三是林下养蜂模式。在蜜源植物较多林分中,可以利用丰富的林下植被和生境,生产蜂蜜。建昌县素珠营子乡一些养蜂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利用适宜林下条件养蜂,平均每户增收达到 3 万元。

2.3林下产品采集加工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是采集野生林产品,并经过再加工,以提高附加值。采集的林产品包括松子、山野菜、野生食用菌等。一些公司生产的林产品,由于具有原生态、无污染和纯天然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2.4森林景观利用

森林景观利用能够充分发挥森林生态优势,建昌县现有森林公园总面积约70 667 hm2。森林公园和漂流越来越成为旅游、休闲、观光和娱乐的新形式,建昌县仅森林公园平均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森林公园、林家乐和森林水上漂流等正日益成为旅游、休闲、观光和娱乐内容,每年梨花源景区采摘节都会吸引数万名游客,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

3 效益分析

表1 建昌县林下经济效益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发展林下种植,每公顷可收入26.5万元;其次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每公顷收入分别为13.9万元、2.3万元、1.5万元。从解决就业角度看,发展林下种植,每万公顷就能带动203 097人就业;其次是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分别每万公顷就能带动152 010人、8 469人和795人就业。无论从经济效率还是带动就业人口,发展林下种植都有很大益处,既能提高林地利用率,又能带动农民就业[5]。

4 小结

建昌县发展林下经济,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四种模式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建昌县林下经济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最高为林下种植业模式,占29.20 %;其次为林下养殖业、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业,分别占27.50 %、24.50 %;所占比例最低的为森林景观利用业,不到20 %。

发展林下种植效益最高,每公顷达26.5万元,每万公顷解决就业人口203 097人,既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又解决了当地农民增收问题。

参考文献

[1]姚曼, 李雪琦, 王甜. 基于SWOT-AHP大兴安岭林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战略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 2016,(3):81-84.

[2]王团真,陈钦,朱博旖,等.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9(1):56-60.

[3]曹玉昆,梁悦晨,崔海日,等.林下经济能否支撑停伐后的国有林区经济——绥阳林业局黑木耳产业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 2015,11:68-72,93.

[4]杨文君, 杨文爽, 吉莉. 林区职工从事林下经济的风险感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15):241-242.

[5]陈晓伟.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融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6.

猜你喜欢

建昌县森林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建昌县水栒子园林苗木培育与紫草间作高效经营技术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探究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建昌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浅议
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发放首笔光伏扶贫贷款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