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5-15宋盛中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方竹镇雄县金佛山

王 宁,宋盛中

(镇雄县林业局,云南 昭通 657200)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utilis)为禾本科、竹亚科、寒竹属植物[1],因以标本最早采集于南川市金佛山故定名为金佛山方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竹笋肉厚鲜美、营养丰富,被已故林学家陈嵘教授誉为“竹笋之冠”[2],可鲜食,亦可制作成各类笋干、腌笋、酸辣笋、盐笋等,加之出笋季节为9月上旬至10 月上中旬,是最晚产出的竹笋,因此,形成竹笋上市季节反差,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竹材刚劲柔韧,是优质造纸原料,亦是竹胶板、竹模板、竹编织、竹工艺的优质材料[3]。

1 镇雄县金佛山方竹分布区域和资源概况

1.1 分布区域

金佛山方竹为我国西南特有竹种,分布在我国贵州、重庆、云南地区。在昭通市镇雄、威信、彝良、盐津、大关、永善等县均有不同规模的天然林分布。金佛山方竹在自然条件下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喜温凉湿润环境,对温湿度要求严格,对气候垂直递度变化反应敏感,尤其在出笋期及幼竹成长阶段,需要较高湿度及适当遮阴等。因此,金佛山方竹在镇雄县多自然分布于海拔1 000~2 200 m处,形成纯林或与各种阔叶乔木、灌木形成混交林。另外,还营造起了约20 000 hm2的人工林,已成为我国金佛山方竹主要人工种植片区之一。

1.2资源概况

镇雄县竹类资源面积24 270.3 hm2,总株数158 514 430株,是昭通市最大的人工种植片区。其中,金佛山方竹竹林地面积4 536 hm2, 107 509 680株;未成林造林地面积609 hm2,1 795 832株;灌木竹面积152 hm2,3 799 491株;散生四旁竹折算面积3 511 hm2,276 525株。详见表1。

表1 金佛山方竹资源统计

2 镇雄县金佛山方竹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2.1开发利用现状

2.1.1竹笋开发利用现状

镇雄县金佛山方竹竹笋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杉树、碗厂、花山、牛场等乡镇,清朝时当地群众便对金佛山方竹的竹笋进行采集食用,并生产干笋,在本地或市内销售。改革开放后在省、市、县有关部门技术指导下,从外地引进了鲜笋加工保鲜技术,开始加工盐渍笋,后来发展到加工清水保鲜笋等,大大提高了方竹笋的食用价值,属昭通市级名特产品。目前全县年产鲜笋3 000 t左右、干笋200 t,有县级龙头企业一家——黑颈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有“云笋”商标,通过了ISO质量认证,取得了国家专利等,“云笋”牌方竹笋多次获食品博览会金奖,有年加工生产能力3 200 t的生产线一条,主要从事方竹笋的各类笋干、腌笋、酸辣笋、盐笋开发,并成功与东航、吉祥航空、广州华硕等企业签约。除此以外,各乡镇(街道办)企业和农民个体竹笋加工厂近30家,主要是笋干生产,方竹、筇竹笋保鲜小包装,但无竹笋类精加工。

2.1.2竹材开发利用现状

镇雄县竹材开发利用已有多年历史,广泛应用于建筑、食品、包装、造纸、家具、工艺美术以及园林等行业,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产品。其中,金佛山方竹竹材主要利用于建材、烤烟杆、造纸、工艺、编织等以及无竹质地板、竹胶板、竹叶黄酮、竹啤等产品的开发企业。详见表2。

表2 金佛山方竹产业利用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以2016年为例,镇雄县金佛山方竹竹材年收入300余万元,竹笋年收入近2 400万元,其余(工艺、工业、生活)收入202万元,年竹业总收入2 902万元,仅占镇雄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1.8亿的0.069 %(不含竹林年生长量而仅指竹产业收入),占林业产业总收入2.660 1亿元的10.90 %。

从图1中可以看出,镇雄县近五年金佛山方竹产业收入总体趋势是呈直线上升的,其线性相关系数R=0.966 644,呈显著相关性,也就是说,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趋势是可喜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图1 2012—2016年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产业年收入情况Fig.1 Annual income condition of Chimonobambusautilis in Zhenxiong county from 2012 to 2016

2.2竹产业开发存在主要问题

2.2.1原生竹资源退化严重

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原生方竹从发笋初期至终期近两个月时间内,每天数以万计群众入山,实行“地毯式”搜索,见笋就采[4],致使竹林严重衰退,竹笋产量大幅度下降。据统计测算,现方竹年产笋量仅900~1 500 kg·hm-2,产值仅3 600~6 000元·hm-2。

2.2.2竹林基地管理粗放

数十年来,乱砍滥伐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大面积丧失了上层乔木的蔽护,天然金佛山方竹资源在不断缩减。近年来,镇雄县新造竹林(主要为金佛山方竹)虽使竹林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投入严重不足,不仅天然竹林缺乏经营管理,大量人工林和四旁竹林抚育管理也很不到位,大部分竹林均处于放任生长状态,导致部分新造竹林长势不佳,成效缓慢。

2.2.3科研工作相对滞后

对竹类资源的研究工作,历来主要集中于植物分类学范畴,人工竹林丰产栽培和低产竹林改造技术、笋材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等没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没有示范样板带动,因而在金佛山方竹资源开发利用的决策活动和农民的生产实践中,缺乏科学理论与技术指导。

2.2.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镇雄县金佛山方竹林基地建设方面主要是依托整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植,林业产业建设项目、扶贫开发项目、水土保持建设、竹藤基地建设项目以及有关涉农资金等项目资金来完成。各个项目建设投资标准不一,除退耕还林外,其他项目每公顷投入在1 500~2 400元,只能保证种苗和栽植费用,在施肥、病虫害防治、后期管护、科技投入等方面从设计到实施基本没有投入,严重影响金佛山方竹林基地建设质量。

3 金佛山方竹产业开发对策研究

3.1抓紧编制总体规划,明确金佛山方竹基地建设目标

要稳步推进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步伐,应及时编制《镇雄县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全县竹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3.1.1结合全县林业发展总体思路进行金佛山方竹基地布局

要围绕全县林业发展总体思路,并考虑金佛山方竹生长适宜性,镇雄县金佛山方竹基地应从以下几个主要区域进行布局:一是西部杉树、碗厂、花山、牛场等现有竹类资源丰富以及经济竹种种质资源具备的乡镇;二是退耕地资源充足,相对集中成片、交通方便、可及度高、便于组织实施及经营管理的林口、坡头、大湾、场坝等乡镇;三是人工竹林培育历史长,有一定生产经验及技术储备,可实现集约经营的杉树、罗坎等乡镇;四是优先安排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村委会。

3.1.2镇雄县金佛山方竹基地种植规模建议

在加强对现有资源保护基础上,重视竹子资源培育,力争到2021年,实现全县金佛山方竹林面积达到20 000 hm2规模。

3.2依靠科技兴竹,提升金佛山方竹林综合经营管理水平

要在现有金佛山方竹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基础上,加大科研投入、依靠科技兴竹,提升金佛山方竹林综合经营管理水平[5]。全面开展丰产培育技术研究、竹笋周年生产配置技术、低产林改造技术、竹类产品开发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等科技工作。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竹加工企业创新体系,采取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提升科技水平,解决技术断层。密切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竹产业协会、西南林学院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积极储备、引进、示范、推广、普及实用新技术和新品种,使企业、产品、生产、加工都有科技作为强有力支撑,从而达到促进金佛山方竹产业整体升级发展的目的。

3.3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完善服务体制、推进全县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

3.3.1实施“七有”管理机制

一是政府要对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加强管理并要有专人负责,二是有办公室主抓,三是有技术干部负责业务,四是有示范点,五是有重点规模化发展乡镇,六是有产业协会,七是有龙头企业带动。

3.3.2将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将金佛山方竹产业建设主要指标纳入政府领导任期目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并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执行。任期目标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3.3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共建金佛山方竹产业发展平台

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搞好规划、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金佛山方竹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变更登记等制度,为多元化投资金佛山方竹产业搭建平台,保障资金多渠道投入。同时也要注意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注重配合,共同搭建金佛山方竹产业良性发展平台。

参考资料

[1]辉朝茂,扬宇明,杜凡,等.云南竹亚科植物区系及研究进展[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2):29-41.

[2]廖雄. 贵州金佛山方竹笋的采收加工技术研究[J].绿色大世界,2009,(4):58,62.

[3]江泽慧.世界竹藤[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董文渊.滇东北竹类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1999,(1):32-36.

[5]萧江华.西部竹业开发大有可为[C].中国林学会第二届竹业大会论文集,云南昭通: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2005: 2-5.

猜你喜欢

方竹镇雄县金佛山
关于方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镇雄县坡头镇海塘历史遗留硫磺冶炼废渣综合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合江方竹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中国方竹种质资源库建设探讨
走马金佛山
南川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旅游推介
镇雄县总工会:为高考考生助力
镇雄县总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
镇雄县总工会: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你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