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凰回巢” 万户欢

2018-05-15何家票

时代风采 2018年4期
关键词:会泽县凤凰农民工

文 何家票

在靖市会泽县总会的帮助下,一大批农民成为了产业人,一部分产业人返乡后成为致富带头人。

目前,会泽县返乡农民创业的实体经济有22个,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加、旅游服务等产业,不仅带来产业项,还带动万人在家门就业。

外打时是小鸟,返乡来时已是“凤凰”。

在这些“凤凰”的羽翼,承载着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吕小奎(左)向邵晓林介绍基地建设情况。

“凤凰回巢”

年轻人回来了,乡村也就有了生气。

在会泽县万户欢农业发展公司的种植基地里,胡国林正在给雪梨松土、施肥,和他一起干同样活计的还有数十位村民,这样热火朝天的画面唤醒了乡村的勃勃生机。

“我家有4亩土地,平均每亩的租金为400元,一年就有1600元的租金收入,现在基地打工,每年也有2万元的务工收入。”提到现在的生活现状,胡国林乐呵呵地算了一笔账。

胡国林3年前还在昆明打工,扣除房租、生活费等支出外,一年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

现在回到家里,不用交房租,也没有其他额外费用,他在基地里打工,一年就有2万多元的务工收入,不但存下来的钱比打工时候挣的多,而且还能照顾到一家老小。

现在基地里平均每天有60至70人村民在基地打工,最多时高达160余人,仅2016年基地支付村民的务工费就达360万元。

通过土地租金、务工收入、投资分红等收入,3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收入1.8万余元,人均增收4500元。

会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会主席肖良开说:“会泽县有30万务工大军,只有把农民工培养成产业工人,把产业工人培养成创业带头人,才能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2014年以来,会泽县各级工会共投入各类培训资金105万元,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3000余人次。通过技能培训,有计划输出农民工到昆明、重庆、广州、东莞、江苏等地务工,帮助实现就业9100余人,就业率达到70%。

会泽县总工会在积极争取上级工会支持的同时,从本级工会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扶持,每年扶持农民工创业就达到50户。

正是在会泽县总工会的帮助下,一大批农民工成为了产业工人,一些产业工人返乡后成为创业带头人。

会泽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邵晓林说:“目前,会泽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实体经济有22个,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不仅带来产业项目,还带动上万人在家门口就业。”

外出打工时是小鸟,返乡回来时已是“凤凰”。

在这些“凤凰”的羽翼上,承载着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富了不忘乡亲

会泽县万户欢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吕小奎就是其中一只“凤凰”。

吕小奎14岁外出打工,在20余年的打工生涯中,他富裕了,但他的家乡古城街道青云村贫穷落后的局面仍没有改变。

村里还是喝不上水,吃水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去背。

没水、没电、没通路,成了青云村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也正是因为贫困,这个村的男性大龄青年很难找到对象。

看到家乡的贫困面貌,吕小奎想要为家乡脱贫致富出一份力。

就在这时候,他了解到一个好消息,会泽县总工会正在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知道这个好消息后,他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返乡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返乡之后,吕小奎就四处考察项目,寻找合适的土地。

他流转土地的这个地方,之前有几个老板也来考察过,但看到水、电、路不通之后,这几个老板退缩了,毕竟基础设施投入太大。

吕小奎选择这片土地时,很多人都劝他,这片土地需要的投入太大,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

“没有产业做支撑,村民是难以真正脱贫的,我回来就想为村民带来致富的产业。”吕小奎说。

2015年5月,吕小奎投资3000万元注册了会泽万户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流转土地4286亩,山林1080亩,涉及农户1020户362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3户897人。

土地流转过来之后,他连片种植4200亩优质纯种雪桃、台湾雪山梨、智利车厘子等,并组建了两个专业合作社。

为了助力贫困户脱贫,会泽县每年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吕小奎动员困难户将这笔钱投入到公司进行经营,困难户每年可以得到3880元的分红。

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了《扶贫投资协议》,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产业信贷投资、就地打工等方式,参与合作经营、投资分红、滚动发展。

目前,已有1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信贷入股525万元。

除此之外,公司还优先聘用贫困人口作为公司的产业工人,人均务工月收入近1800元。

在吕小奎的带领下,这里的贫困人口走上了一条产业脱贫之路。

村民变“股民”

在2015年之前,吕小奎的基地还是光秃秃的山头,如今变成了村民眼里的金山银山。

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大量的资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见效慢。

吕小奎在创业中也面临这样的情况。

为了引入更多的资金,会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会主席肖良开前后6次前往上海。

在会泽县县委、县政府及工会的努力下,最终,1000万元的沪滇援建项目在吕小奎的基地里顺利落户。

为了让村民受益,吕小奎将这1000万资金变股金,让贫困户每年享受红利12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99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7万元。

在他面临资金困难的时候,工会为他送去了20万元的创业帮扶金。

拿到工会20万元的创业帮扶金后,吕小奎用这笔资金建立一个大水池,颇有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味道。

正因为这样,吕小奎对工会充满了感激之情。

尽管公司的办公区仍在装修中,但公司工会组织已经组建完成,并且工会的牌子做好,办公室装修完成后就可以挂上工会的牌子。

“公司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种植业年纯收入1000万元、养殖业年纯收入300万元、特色乡村旅游年纯收入900万元,辐射带动青云、水城、边河3个村(社区)3998户,实现1.2万村民共同致富的目标。”吕小奎说。

为确保这一目标如期实现,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特色乡村生态旅游”的模式,对合作社社员进行示范引导,为合作社成员及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目前已带动周边贫困家庭种植果树12000亩。

对于合作社贫困户分散种植、养殖的产品,由对口合作社统一收购并销售,社员根本不用考虑销售问题。

在村后的山头上,雪桃基地、台湾雪山梨基地、智利车厘子基地的果树长势正旺;赛鸽基地、年出栏1000头优质肉牛和8000头生猪的原生态养殖场建设已经完工。

在基地里,记者见到一条条新铺的道路贯穿了桃园、梨园,春天的时候,这里就会成为花的海洋。

在吕小奎的规划里,他要把基地打造为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摄影、户外运动、野外拓展训练的景区,让基地成为县城市民周末休闲、观光、度假、摄影、运动、采摘的圣地。

“等产业全部推开之后,公司将辐射带动周边3998户12373人、3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能致富的目标。”站在基地里,吕小奎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一枝独放不是春,共同富裕才算富。

从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到返乡创业的带头人,吕小奎正用自己的行动带领父老乡亲走上一条致富路。

猜你喜欢

会泽县凤凰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会泽县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
会泽县娜姑镇母猪饲养常见问题及对策
会泽县迤车镇养殖小区控制疫病的措施
会泽县动物防疫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