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活”起来

2018-05-14李云珍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业务水平师生关系

李云珍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十几年的心理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几个方面浅谈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取适宜贴切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适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活动课 师生关系 内容和方法 业务水平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它可以满足相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设团体互动的融洽氛围,并为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了课程保证。本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与同行探讨交流。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有许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学习,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更多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目前我们的许多心理老师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学习掌握了一些心理学基础理论或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但较少涉及对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辅导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因此,心理教师还要学习掌握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技术,诸如倾听、谈话、沟通、共情等技术,学习掌握团体辅导的操作技能。

除此之外,想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我们心理教师还要学习“教育论” “教学论” “课堂管理学”等教师必修的课程,因为在学校里做心理老师,首先要当好“教师”,然后才可能当好“会上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心理教师”,这些都是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所必需的理论知识。有的老师心理课的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气氛不好,学生很吵,必须时不时地停下来维持纪律。要解决这样心理活动课上秩序混乱的问题,不仅要有比较熟练的辅导技巧,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能力。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目前不少心理教师由于长期“孤军作战”,除了在心理辅导室里与个别学生有过接触之外,一周或两周才给学生上一次课,对每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不甚了解,脑袋里装的只有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知识,闭门造车地备课,一上课,学生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位心理老师像是“天外来客”,与他们有很大的心理距離。所以心理教师要在课前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与机会,有意识地融入班级和学科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多接触与熟悉,可以深入班级,听听课,与学生随便聊聊天,和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等,这样可以撕下自己心理教师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更喜欢你、信赖你,将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把握。

而在心理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放下自己的心理防卫。上课时可以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来排列座位,不必拘泥于固定座位,可以采用“U形” “扇形” “圆形”等座位形式,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真诚地进行交流,确保整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顺利进行。

三、选取适宜贴切的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活动课强调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选取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时,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把握。例如青春期辅导,在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上,就有所不同。对于初中阶段的青春期辅导,我们只需要在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的特点和异性交往的行为适度性方面去把握,不必涉及一些深层次的价值观的辨析;而在高中阶段的青春期教育,就必须从爱情观、婚姻观、择偶观、责任观、人生观、幸福观等价值观层面入手,加以挖掘和讨论,引发学生对性、爱情、婚姻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

第二,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现象,选择学生当前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例如高一新生刚入学时,许多学生面临各种不适应,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尽快适应高一的学习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活动课内容的重点应放在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心理适应的辅导上;高三毕业班学生大考小考不断,学生压力普遍很大,心理健康活动课重点应放在考前、考后的心理辅导、缓解考试焦虑心理等方面。

第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亲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有兴趣参与,并且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从而也就会活跃思维,讨论热烈,提高实效。例如笔者有一次在上高二某班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时,课前刚好和该班班主任老师交谈中发现了这个班的学生对英语老师存在误解,很有意见,因此在上有关人际交往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我就有意设置了师生关系的讨论交流,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通过这节课也帮助他们化解了师生之间的误会,改善了师生关系。

四、采用多样适合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教师的刻意安排下,有的心理课堂充满许多既不能反映教学内容、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安排,学生看似玩得高兴却又毫无内涵的游戏活动;并非出自学生的经历而由老师编导的小品或角色扮演等。这些看似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活动形式,由于缺少内在的积极思维而显得空洞和肤浅,无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

第二,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超越学生的现有水平。教学方法的设计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即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千万不能为了图新鲜、创新颖而别出心裁设计游戏和活动,却将学生的现状和能力抛在脑后。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不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教师不是指点迷津的权威,但却是肩负着促进和帮助学生获得发展的重任,而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只有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其个别差异,才能更好地促进和帮助他们。

总之,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心理教师需要不懈地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要努力,相信一定能从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自我提升,成为一名能“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广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连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业务水平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师生关系好很重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在教育教学中丰富自己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提高基层广播电视编辑业务水平的若干思考
还原一个纯洁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