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党委强化新时代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2018-05-14梁旭辉

中国共青团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团员青年年轻干部团组织

梁旭辉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青年和共青团工作要求更高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7月2日与团中央班子集体谈话中强调:“各级党委要关注关心青少年成长,为他们成长成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抓共青团工作,切实尽到领导责任”。因此,地方党委要切实强化新时代的青年和共青团工作。

强化政治引领,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地方党委要始终把共青团组织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承担起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着力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做深”。新的时代,党委政治引领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青年工作思想、理想信念、四个意识上下功夫,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入脑入心,真学真懂真用,坚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初心和使命。同时,对于团员青年中的党员和优秀者、各级共青团干部,根据他们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磨练的特点,要加大其党的理论素养提升和党性锻炼,提高他们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水平。二是形式“做新”。面对新时代新青年,地方党委要适应新时代发展,掌握青年思想动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新媒介,助推政治引领取得新成效。比如:可以围绕“网信博声”打造新媒体矩阵,作为引领青年思想的网上阵地。目前柳州正在持续推进“青年之声”平台,组建了1458人的服务联盟团队,积极开展线上网络宣傳和舆论引导,线下沟通联系和服务维权,浏览量已突破1200万人次,线下服务60余次,在广西各地市中排名第一。此外,积极向新媒体进军,不断拓展延伸与青年互动交流的时间、空间,成立共青团新媒体中心,实现官方网站的手机端上线,阅读量大大提升;“青春柳州”微信公众号实现每天推送,勇居全市政务账号综合排名前列,精心原创《五四 为奋斗的青春喝彩》《筑梦 助梦》等新媒体产品得到青年的广泛好评和共青团中央、团广西区委、广西日报等官方媒体的转载,有效利用新媒体凝聚、服务广大青年。三是载体“做实”。既要贯彻上级精神、又要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研究推动平台和载体的做实做强。柳州市是广西14个地级市中为唯一办有团校的,我们做到领导、教师、设施、培训、经费五到位,借助市党校资源和丰富的基层实训基地,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团干教育培训。我们连续3年开展“团干部讲团课”活动,完善了团的业务课程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团干部讲师队伍,打造学习型团干部队伍。2017年,争取资金74万元专项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培训班28期,培训人数2160人。

强化时代要求,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归根到底在于培养选拔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接续奋斗。因此,地方党委要按照新时代要求,方略上要把年轻干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进中要分门别类、有步骤大批量地培养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青年才俊,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我觉得当前重点是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一是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一个地方的竞争,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重点在于年轻一代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要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扶持力度,遵循成才规律,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增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具体包括:制定促进各类人才自由流动、脱颖而出的政策;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工作生活条件,在科技攻关、关键技术等重要岗位压担子,在科技、经济、民生的主战场增长才干;重点培养科技骨干和领军人物,构建人才高地;设立青年才俊发展基金,为他们成才提供资金支持。比如柳州市柳东新区就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工作,依托广西汽车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近几年先后制定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柔性引才管理办法、“蓝领”成长计划、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建设开放“人才公寓”,选树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成功打出一整套引才、育才、用才的“组合拳”。

二是包括各级团干在内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大力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注重选拔讲政治、高素质、有潜力、有激情、敢担当的年轻干部,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注重选拔甘于扎根基层、敢于迎难而上的年轻干部,对他们既要给岗位、更要给机会。在急难险重工作面前,往往更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质、能力和作风。所提拔的领导干部必须有基层工作经历,挂职干部可采取高职低挂办法,多在县乡岗位锻炼,才能接地气,掌握群众工作方法;要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使用也是培养锻炼,要打破不放心、不放手的观念,拿出更多正职岗位、重要岗位特别是县乡党政正职给年轻优秀干部。既要大胆把各级团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培养,又要多选拔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各级共青团班子任职,以双向交流、优化结构;广纳各方青年英才汇聚到执政骨干队伍中来,打破身份、资历的限制,拓宽选人用人范围,不拘一格用人,丰富选才成才路径。建立长效机制;年轻干部也要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胜劣汰。对年轻干部,更要多一些宽容,鼓励大胆创新,允许失误,在实干中进步。考评干部要重政治素养、重思想品质、重基层现实表现;重群众工作的能力、重急难险重的担当。

强化党建带团建,高质量提升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基层团组织是团的组织和工作体系的“神经末梢”,是青年群众感知共青团、评价共青团的终端窗口。目前基层团组织仍存在着有效覆盖面不广、跟进新业态不够、团结带领青年的感召力不强等问题。作为地方党委,要始终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开展好党建带团建,做好“加减法”,提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注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动能;祛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夯实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从而确保团组织建设形成纵横交织的网络化体系,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

具体来说,我觉得地方党委可以在以下方面出招发力:一是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考虑。把团的工作纳入党的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二是激活共青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围绕地方发展大局深入服务的能力。地方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是团结和带领团员青年投入地方发展中去建功立业,这是共青团组织在地方和基层工作中发挥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地方党委要主动给团组织出题目、下任务,支持共青团组织创新开展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到基层一线,到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征地拆迁、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去发挥突击队的作用,才能既增才干,又练作风。三是推进城乡区域化团建。打破“单位”界限,推动各类驻地团组织与属地的街道、乡镇团组织加强沟通对接、整体分工协作、统筹各类资源,努力实现对城乡团员青年的最大覆盖。针对大量团员青年“体制外聚集”的实际,积极借助党建带动、行业推动、园区联动、产业互动、活动牵动等建团路径,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互联网行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兴领域迅速“扩容增量”。四是整体推进“智慧党建+团建”。整合党建带团建资源,把团组织打造成为在网络引导团员青年投身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地方党委要提供场地、技术、资金支撑,在建设智慧党建的同时,建设涵盖各级团组织、全体团员和广大青年的“智慧团建”系统,抢占互联网主阵地,使广大团员青年在网上听得到团声、找得到组织、能获得服务,这样,不仅仅是党建带团建,反过来团建也促党建。五是加大对团的基层工作阵地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党建群团组织基层工作和服务阵地共建共享。在柳州,我们也非常重视共青团的阵地建设,着力打造以“青年之家”为品牌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我们正在重点抓两方面工作:一是统一形象识别系统,大力推进柳州“青年之家”建设和整体活跃;二是推进全市各级“青年之家”进驻云平台,积极把“青年之家”打造成共青团密切联系青年的“线下门店”和“线上通道”。

在学习贯彻落实“7·2”重要讲话的过程中,地方党委要引导共青团组织切实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员、教育青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动员广大青年投身到地方经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中心工作中,建功新时代;要坚定不移推进共青团改革再出发,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基层落地;要切实抓好青年团干培养,持之以恒从严治团,确保共青团焕发活力、实现新作为。

(作者系中共柳州市委副書记)

猜你喜欢

团员青年年轻干部团组织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打造思想和业务过硬的团员青年队伍
浅谈在地勘单位改革中如何做好团员青年思想工作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
真情关爱 事业关怀加强贫困地区团组织服务青年成才的探索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代培生能不能在学校加入团组织?
无主管企业建团组织后的隶属关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