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教师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18-05-14王玉堂

党政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党校工匠

王玉堂

党校教师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担负着为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修为政之德、铸为民之魂的政治责任和庄严使命。能讲课、会讲课、讲好课是党校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讲好课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厚重的阐释、优美的表达。这既是党校学员的要求,也是党校教师的追求。要满足这个“要求”、实现这个“追求”,作为党校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知识积累、艰苦的思想积累和切实的生活积累,而且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要在学习上力求扎实

党校教育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党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看家本领。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必须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长期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向书本学习。读书的厚度决定着思想的深度和讲台的高度。一个称职的党校教师,必须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人,一个把学习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的人。学习要突出重点,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始终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浓厚的兴趣、旺盛的热情和不竭的动力,坚持以学促研,以研促教,以教学、科研带动进一步、更深入的学习。

二要向实践学习。党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级领导干部谋划工作的思路、推进工作的动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党校教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深入了解、认真研究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和回答现实问题,使党校教育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提高干部素质服务、为干部成长服务。

三要向学员学习。党校是一座“富矿”,富就富在学员身上。每个学员都是“一本书”,书写着一个地方、一个领域的最新实践、最新探索和最美篇章,他们本身就是党校教师最好的“老师”,与他们多交流、多沟通,不仅能让自己开阔眼界,而且能了解他们所需所想,及时调整、丰富自己的课程设计,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在思想上力求深刻

写好文章、讲好课是党校教师最基本的职责。讲课、著述贵在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善于用自己研究的东西去启发别人,给学员以不知道的知识、给学员以不知道的信息、给学员以不同视角的结论,引起学员的思考和共鸣,使学员在思考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所收获。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先要“想清楚”,然后再“讲明白”。想清楚、讲明白的道理就是“学问”,想清楚、讲明白的过程就是“做学问”。

想清楚,就是“悟出自己的思想”;

讲明白,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悟出自己的思想”,就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必须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堂高质量的课,不仅要让学员当时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听后咀嚼,其理甚清、其旨甚明、其义深远、其味无穷。能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需要党校教师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学问做实,做出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嘴讲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自己的嘴去打动人、征服人。当然,这是一种很高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讲,一堂课亮点纷呈、全面开花很难,但至少要能给人一点启发、一点思考、一点回味;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案例,让人能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就有价值,就是一堂有用的课。

三、要在内容取舍上力求新颖

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同样道理,内容好才有可能讲得好。党校实行专题教学。选择专题,一定要紧跟形势、把握大势,紧盯理论前沿、紧贴现实问题,确保富有新鲜感和时代性,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上课时曾坦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四不讲”,实

际上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使他的课堂座无虚席,甚至连当时的朱自清、冯友兰等知名教授也风雨无阻地去旁听。对于大师,我们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但只要有了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拿出“四不讲”的勇气与魄力,同样可以使党校的课堂变得精彩纷呈。讲课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对于过去讲过的内容和专题,要根据理论与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以及培训对象的不同,及时进行充实、完善、提高。事实上,一堂课就像是一件艺术品,既需要教研人员秉持工匠精神,对其精雕细琢、用心打磨、反复玩味,也需要学员的评判、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冲刷。只有这样,才能常讲常新、越讲越新、历久弥新。

四、要在课程设计上力求严谨

讲什么内容、课程怎么设计,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实践储备和认识层次。同一专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设计,有平面的,有立体的。好的课程设计要立体化、有逻辑、有学术框架、有学理支撑。搭一个好框架,是为学员分析问题提供理论坐标和参照系。理论框架搭得科学,聚焦问题准,讲课就有境界、有品位、有高度,就能做到讲理论清楚、透彻,讲问题深刻、独到,讲知识新颖、鲜活,讲能力贴近实际。同时,具体到某一个重要观点、某一个重大决策或重大问题,不仅要能讲准确、讲透彻,而且还要能够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说清楚,从理论上讲出个道道来,让人听起来头头是道。

五、要在表达上力求优美

在党校讲课,有思想是第一位的,但好的表达方式同样重要。正如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所言:“给美的事物戴上宝贵的真理的桂冠,她就會变得百倍的美好。”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与美相伴,党校的课就能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一是要苦练讲课的技巧。“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讲课的本领既要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悟,更要勤在课堂上练。勤讲、多练不仅能够“教学相长”,而且能够锻炼思维、锻炼口才,因为深奥的理论观点,在讲课时总要深思如何通俗、简明地进行表达,如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述。

二是要提炼讲课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在党校讲课,要追求“铁一般的逻辑、诗一样的语

言”。特别是对一些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尤其要注重加工、提炼成一些排比、对仗、合辙押韵的顺口语言,以达到表达明晰、精炼准确、富有韵味、冲击性强的效果;适当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还具有提神醒脑、兴奋思想、凝聚“眼球”的作用,一定时间爆发一次,可以让学员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带来积极的教学效果。

三是要锤炼讲课的风格。教学风格关系教学效果和授课教师的社会影响力。作为党校教师,要通过长期授课实践的锤炼和不断的体验、升华,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尽情展现理论教学的价值与魅力,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妙趣横生,让深奥的理论不再晦涩难懂,让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充分绽放,进而“唤起学员千百万,同心干”!

(作者系中共东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党校工匠
90后大工匠
周克耀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党校人的忠诚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致敬!老工匠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