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传承基地现状分析与思考

2018-05-14陈朝远潘杰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大歌梅林侗族

陈朝远 潘杰

常言道:“民族的,也是传统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侗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里的大家族成员之一,从民族的诞生与音乐的产生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一、侗族大歌产生

侗族人民隶属春秋战国时期的越人后裔,因多种原因而迁徙,撒落在我國的诸多省份。聚居比较多的有:湖南、广西,贵州等。侗族人民建立的村寨,祖祖辈辈大多是依山傍水而建。侗族村寨犹如一副壮美的山水画卷。在这美丽的画卷中,常年都可以聆听到鸟儿、蝉儿欢快的啼叫和鸣唱声。

劳动产生了语言,劳动萌生了音乐。侗族人民不仅是能歌的民族还是善舞的民族。常言道:“环境可以造就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侗族人民,只因常年在这美丽的山水画卷中劳作,常年都能聆听到鸟儿蝉儿在树上欢快的啼叫,它们那婉转动听的叫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一和百唱,时而百唱一和。这里的人们听到这些小生灵的美妙叫声和潺潺的流水声以及风吹林涛习习呼呼声,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也随着大自然这美妙的和声唱了起来,侗族大歌就从此萌生了。唱歌不仅解除疲劳和寂寞,还在丰收喜庆时、婚姻宴客时、迎缤会客时、同时也是年轻人寻求对象时,模仿鸟语、蝉儿衍生出了各种风格的歌曲。侗歌,既可以一人独唱,又可以集体合唱。如侗族大歌,小到三个人,大到上千人的合唱。声部且是多元化,能做到三声部甚至六声部的大合唱。侗歌,并不是单一和单调的。它分有:个人唱、合唱、伴奏唱……唱法有:真嗓子、假嗓子等等。类型因民间关于侗族大歌的分类各地不同,一般可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分为四类:即嘎所(嘎获)、嘎嘛、嘎想、嘎吉。其中的嘎所是最精华的部分。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有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嘎吉母,和众人分声部合唱的嘎锦两种类型。叙事歌的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别和年龄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等种类。随着时代的变迁,侗家歌师们为丰富大歌的内容和种类,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创作出许多歌唱新生活、赞美新时代的混声大歌。侗歌尤为是“侗族大歌”,被诸多音乐家称之为“天籁之声”。

二、侗歌的传承

侗族,本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为此,不管是语言、技术、文化、侗歌等等,全靠口头传承下来。

尤其是侗歌的传承,在这一方面,已经面临一种瓶颈阶段。主要原因是:

一是侗歌的传承只能靠口头传唱,但是喜欢唱侗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二是面临现代汉语言和流行歌曲的冲击,说侗话的人越来越少。汉语言不仅是通过课堂传播,在各领域和各场合中,都离不开汉语的交流。甚至有一部分年亲父母,从小就教孩子的汉语。难怪孩子从小就用汉语言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交流。想一想,一个不会说侗话的人,能把侗歌学好唱好吗?

三是面临现代经济市场和现代价值观的考验,年轻人几乎外出打工。这也难怪,现代生活所迫。即使开展乡村旅游,也有人想听一听侗歌,一年下来,又能有多少收益呢?

四是唱侗歌,需有一定的场合与环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衍生出丰富的,适宜现代的侗歌。这种场合,这种氛围越来越少。这种场合与氛围是-----“月也”“月屯”“鼓楼文化”与放木排的“放排歌”。唱的侗歌形式有:“拦路歌”“敬酒歌”“放排歌”男女求爱的“情歌”……“月也”也有,但是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月也”是村与村,寨子与寨子之间的男女年老幼的走访。这种走访而衍生出的侗歌是“拦路歌”“敬酒歌“赞颂歌”、一见钟情的男女求爱的“情歌”。只因现实的生活,也就是经济时代,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中年人只为经济,常年外出务工,远离他乡,哪能还有时日进行“月也”呢?年关回家,也是来去匆匆。

“月屯”年年都有,但是,年轻人崇尚的是现代的“婚姻”。“拦路歌”“敬酒歌”几乎没有展现的机率。

“鼓楼文化”也出现了崩盘。过去“寨老”的一呼百应的年代,似有些走远。年轻人,聚集的不再是“鼓楼”,而是“网吧”“家庭影院”……。

过去的男女青年唱歌求爱的方式,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面临这样的困境,为了弘扬和传承侗民族文化,梅林乡中心校于2010年聘请侗歌传承人吴光祖老师,进入课堂,把侗歌也请进课堂。经过不懈的努力,梅林乡小学出去的学生,能把侗歌唱响三江,唱响广西,唱响全国。同时梅林乡也获得了“民间艺术之乡”的殊荣。

三、 侗族大歌传承的思考

侗族大歌传承人吴光祖老师如今年事已高,不能长期坚持站在课堂为学生授课。而年轻人当中又没有如期衔接的传承人,梅林乡中心小学的侗歌传承处于瓶颈阶段,侗歌进课堂不能入前期正常进行着。在这青黄不接的阶段中,我们思考着如何才能更好地把侗族大歌继续传承下去呢?

一是要将侗族大歌继续进入课堂,每周安排三至六年级各一节侗歌,并且指定本校有这项专长的教师给学生继续授课。

二是继续开展每学期一次的班级侗族大歌比赛。

三是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参加地方的节日活动。(如:梅林乡梅林村“二月二”侗族大歌节,以及新民村的重阳节,石碑村的踩歌堂)

以上的各种形式,依然还不足以能更好地把侗歌传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聘请当地的,且年轻的歌师来进行授课。

本期聘请了罗云双(女)歌师来给梅林小学学生进行授课。在她的带动引领下,以及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大力配合下,侗歌已在校园上空萦绕。

当然,如果仅是单一地传唱,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会变得枯燥乏味。侗歌将再一次地销声匿迹。为此,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和搭建一些平台。如班级侗歌比赛;邀请有关媒体加以报道;校际联谊活动,采用“拦路歌”“踩歌堂”“集体合唱”等多形式地开展。如此来激发学生的情趣和荣誉感。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为能更进一步地激发情趣,又请来当地的芦笙师傅在课外活动时间教授有此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吹奏芦笙。如此来配合,将更好地共建和谐。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为C类2017C032号

猜你喜欢

大歌梅林侗族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侗乡学子爱家乡
吃梅子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安娜表哥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望“梅”止渴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照
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