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困境与思考

2018-05-14蒋桂黎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蒋桂黎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发的各类社会事件让人不得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心理健康是比知识更重要的素养,学校近年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亦是逐年升温,各省也出台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期望通过课堂教育补上这重要的一环,我院早在六年前就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为公共必修课,并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专门负责全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工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思考与认识,对课程定位的思考。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的困境

1.1大班授课,体验难以深入

由于师资有限、教室资源有限,要给全院大一新生同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很大的現实压力,故我院采用的合班授课制。这个方法解决了师资与教室的问题,但对课堂教学来说却是有难度的。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设想学生通过情景、游戏等方式体验感受,分析感受,体验新路径问题解决的有效性。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因为人多活动难以进行,或者只有很少部分的人能有机会体验,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没法真正落实,而适合传统教室的讲授式授课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2心理课堂变身思想教育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任课教师多是通过简单培训后上岗的辅导员老师,在面对一些心理问题的解读时,教师因为缺少理论知识积淀,不自主的就变成的思想教育。例如,网贷网红的问题,演变成了价值观与消费观的教育,从叫只管消费的角度去教育学生没有错,但是少了心理分析的味道,看不见人物背后的内心需求与真实感受,这样的教育就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课程了。

2.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

2.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三大任务

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心理健康课程是一个载体,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达到育人,助人的目的。需要在认知层面给予大学生正确、清晰的概念,让学生对自己的状态科学正确的命名,有助于个体正确理解问题。在情感情面,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体验不一样的感受,真实的体验可以给个体新的不一样的认知,让其接纳新方式,最后达到在行为层面的改变,组成个体的新的灵活的行为模式。这样在他们再次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再沿用之前错误的应对方式,通过学习更多更丰富的方法来提高应对能力

2.1.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是我们缓解内心焦虑、困惑的一个办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一些心理常识,诸如人在愤怒时的生理心理上不同的表现特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常见心理疾病的表现特点、异常心理的特点等等,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给自己的状态准确的命名,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对他人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个基本预估,这样的心理准备状态能让我们更好的应对事件。

2.1.2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除了要向学生讲解各类心理健康知识,还应在心理调适、适应、情绪管理、挫折应对等方面给予能力培养,让大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管理情绪,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很多时候,大学生是因为缺少正确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产生问题,例如,一场因为小小的口角而引发的打架斗殴,这其中可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长期隐忍不发,多次累积后,一次口角成为导火索,这个人可能就是缺乏表达愤怒的方法,在他的应对模式中不知道该如何去跟人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很愤怒也一直忍着,直到某次忍不住了全部爆发。但如果他能够灵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不会有爆发的这一天。

2.1.3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当前多元价值观交织形成的社会环境,很容易让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们茫然不知所措,为了物质享受而走上歧途,给大学生一些现实的案例讲解,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心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事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

2.2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定位

根据对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分析总体上,我们认为,课程目标定位为“常识课”和“实践课”

2.2.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常识课

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包括心理的特征、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问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普及常识不等于照搬理论,需要体现相关心理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2.2.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实践课

在课程教学方式上,之前更多的是理论教学、教师讲解,学生表示对这种方式麻木不感兴趣。同时,就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达成来说,仅仅掌握理论,是无法真实的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的,无法起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需要实践的方法、明确的步骤、具体的应对措施。近两年我们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尝试使用游戏体验,情景反应等形式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应对方式,在游戏体验中增强心理应对能力。学生表示,这样的方式很放松,不觉得是在学习却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成长。与之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与认同。

备注:本文受2017年度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项目课题资助,项目名称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的现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SZJG-1705。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