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英水文化用语研究

2018-05-14郭磊磊肖宏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读音汉字词汇

郭磊磊 肖宏

水文化研究的领域非常广,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得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本研究先从最基础的语言表达开始,探索人类是如何把自己的感觉、感情、甚至是思想与水交融,交融后又是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1 从水字成语窥汉语言中的水文化情缘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认识水、治理水、开发水、保护水和欣赏水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精神产品,领悟出许多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华水文化的深厚底蕴。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義;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之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之必叹,叹之必有抒发,抒之必语出惊人,流芳千古。光与“水”有关的成语就有三百多条。如:

1.1 “水”在其首的:水到渠成、水到鱼行 水滴石穿、水底捞月、水底纳瓜 、水调歌头、水光山色、水过鸭背、水火兵虫、水火不避、水火不辞、水火无交、水火无情、 水火之中、水洁冰清、水尽鹅飞、水尽山穷、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枯石烂、 水阔山高、水来土掩、水里纳瓜、水流花落、 水流花谢、水流云散、水陆杂陈、水落归漕、水落石出、 水漫金山、 水米无干、水米无交、水明山秀、水磨工夫、水母目虾、水木清华、水佩风裳、水清无鱼、水穷山尽、水乳交融、 水软山温、水色山光、水深火热、水石清华、 水宿风餐、水宿山行、水天一色、水土不服、水泄不通、水性杨花、 水秀山明、水远山长、水远山遥、水月观音、水月镜花、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涨船高、水中捞月、水中著盐、水中捉月 ,等等。

1.2 “水”在第二位的: 白水鉴心、杯水车薪、杯水舆薪、杯水之敬、背水一战、车水马龙、趁水和泥、尺水丈波、出水芙蓉、楚水吴山、带水拖泥、淡水交情 、滴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成河、滴水穿石、 滴水难消、点水不漏、斗水活鳞、反水不收、范水模山、 覆水难收、海水不可斗量、海水群飞、海水桑田、 河水不犯井水、洪水猛兽、画水镂冰、 浑水摸鱼、混水摸鱼、积水成渊、煎水作冰、浆水不交、借水推船、借水行舟、近水楼台、临水登山、 流水不腐、露水夫妻、 绿水青山、马水车龙、逆水行舟、鸥水相依、盘水加剑、 萍水相逢、泼水难收、清水衙门、 秋水伊人、如水投石、山水相连、勺水一脔、盛水不漏、顺水放船、顺水人情、顺水顺风、顺水推舟、宿水飡风、宿水餐风、溯水行舟、万水千山、细水长流、秀水明山、 沂水春风、以水投石、饮水思源、鱼水深情、鱼水相投、遇水叠桥、置水之情、等等。

1.3 “水”在第三位的: 冰清水冷、不避水火、不便水土、不服水土、不通水火、 不习水土、风起水涌、风行水上、镜花水月、救民水火、山崩水竭、山长水阔、山长水远、山肤水豢、山高水长、山高水低、山高水险、山光水色、山寒水冷、山砠水厓、山眉水眼 山明水秀、山清水秀、山穷水断、山穷水尽、山重水复、杨花水性、自相水火 ,等等。

1.4 “水”在第四位的: 巴山蜀水、跋山涉水、餐风宿水、尺山寸水、抽刀断水、春风沂水、 歠菽饮水、撮盐入水、大禹治水、登山临水、芙蓉出水、高山流水、观山玩水、归之若水、涸鱼得水、蛟龙得水、乐山爱水、乐山乐水、落花流水、马龙车水、名山胜水、模山范水、千山万水、青蓝冰水、青山绿水、清尘浊水、清汤寡水、蜻蜓点水、穷山恶水、如鱼得水、桃花流水、听风听水、拖泥带水、望穿秋水、污泥浊水、无源之水,显山露水、心如止水、行云流水、一败如水、一廉如水、一清如水、一潭死水、一衣带水、依山傍水、以石投水、盈盈秋水、游山玩水、源头活水,等等。

1.5 “水”在其他位置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吹皱一池春水 ;河水不犯井水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江水不犯河水、 井水不犯河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汤里来,水里去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一口吸尽西江水,等等。

2 何以“みず”何以“すい”,背后的关联

日语中的“水”源自汉语,书写与汉语无异,但读音却有以下几种。

其一,读“すい”。构成的词汇有:水辺(すいへん)、水兵(すいへい)、水車(すいしゃ)、水産(すいさん)、水筒(すいとう)、水稲(すいとう)、水痘(すいとう)、水防(すいぼう)、水肥(すいひ)、水分(すいぶん)、水夫(すいふ)、水耕(すいこう)、水行(すいこう)、水光(すいこう)、水力(すいりょく)、水火(すいか)、水力(すいりょく)、水利(すいり),等等。

以上词汇中的“水”都读成“すい”, 曰为“音读”。音读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吴音:中国六朝时江南的汉字发音。又叫"百济音"、"对马读"。有人认为吴音是朝鲜半岛的读音,有一定道理,汉字是由百济人王仁传给日本的。

(2)汉音:唐代长安一带的汉字音。日本的遣唐使回带去这些读音,成为"正音"。

(3)唐音:宋、元、明代的汉字音,接近现代音,又叫"宋音"。

其二,读“みず”,构成的词汇有:水(みず)、水芭蕉(みずばしょう)、水杯(みずさかずき)、水菜(みずな)、水草(みずくさ)、水車(みずぐるま)、水虫(みずむし)、水臭い(みずくさい)、水声(みずごえ)、水風呂(みずぶろ)、水腹(みずばら)、水垢(みずあか)、水垢離(みずごり)、水絵(みずえ)、水際(みずぎわ)、水鳥(みずどり)、水気(みずけ)、水先(みずさき)、水薬(みずぐすり)、水遊び(みずあそび)、水枕(みずまくら)、水柱(みずばしら)、水計(みずばかり)等等。

以上词汇中的“水”读成“みず”, 曰为“训读”。训读是日本固有同义语汇的读音。只借用了汉字的形和义,不采用汉语的读音。同样有使用汉字的韩国、朝鲜、越南及少数民族(如壮、瑶)语言也有类似训读的汉字发音方式。在韩国、朝鲜,这种汉字发音方式被称为"释读"。

其三,既非“音读”也非“训读”,而是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这么读曰为“熟训读”,如大家熟知的曾经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病中的“水俣病”,其中的“水”既不读“すい”也不读“みず”,而是整体读成“みなまたびょう”。还有,水雲(もずく)、水松(みる)、水鶏(くいな)、水扇(みお)、水母(くらげ)、水沫(みなわ)等等。

3 英语中的“water”有时为“水”有时非“水”,词性也不确定。

如:salt  water 矿泉水; fresh water 咸水; sweet water 淡水;hart water 硬水 ;soft water 软水;heavy water 重水;ammonia water 氨水;soda water 苏打水;rose water 玫瑰水;等等。这些词中的“water”均为名词,也确确实实是各种各样的水。

再比如:water sports 水上运动;water plants 水生植物,这些词汇中的“water”就变成了形容词。

还有:water the streets 在街上洒水;water the wine(milk) 在酒(牛奶)中掺水,此时的“water”又成了及物动词;而The smoke made my eyes water 烟熏得我直流眼泪,“water” 又成了不及物动词。

而“above water ”脱离困境或麻烦 ; a cup of cold water摆脱债务,这些短语中的“water”却已经从“水”走了出来,衍生出了其它的含义。

总之,“水”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一个有份量、有内容、有内涵、有底蕴的词,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内容非常丰富,本篇只是从一个非常小的角度探析了关于“水”的词语,今后将在“水文化”领域“借水行舟、跋山涉水”,不断前行探索。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读音汉字词汇
字词篇
绘画与分享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我是小字典
挑战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