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自己的心里始终留存一种温暖

2018-05-14王树理

中华魂 2018年3期
关键词:斑马线道德修养上车

王树理

我是行将奔七的老年人,一上公共汽车,短不了有青年人喊着大爷给我让座。每到此时,心里就暖乎乎的充满着感激之情。上了年纪,有热心的青年人让座,是人家个人素质高,也是社会风气好的表现。对于那些一看就知道是出于真心的年轻人,接受一下别人的礼让也未尝不可。那是对人家一片诚心的尊重与回报。

但是有一条,千万不能认为你上了岁数,别人就非得给你让座。许多年轻人没有给老年人让座,不一定是他的心里没有这样的想法,青年人也有青年人的特殊情况。比如,昼夜加班没有休息好、身体有残疾或者患了疾病、没有发现新上车的老年人等等,都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不必非得以年纪大而与年轻人争座位。如果你上了岁数,上车后确有困难,可以礼貌地向别人说明情况,以协商的口吻与人沟通。如果你虽然是老年人,但是身体康健,也不一定不给别人让座。接受别人的让座和主动给别人让座,都体现了人们相互关爱。

我接受别人尊重的同时,首先尊重别人。对于给我让座的朋友,报以必不可少的礼让与感激,在后来上车的人当中,有年纪比自己大、身体条件不如自己或者虽然年轻但怀抱小孩或者搀扶老人的,该让座一定要让。我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人活着,就不是一个人的世界,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关爱,是公民的基本素质。遇上了就是缘分,伸出援助之手就是道义支持。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礼让、尊重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表现,是做人的必修课和素质积累。若干年前,我到国外出差,看到人家许多城市一方面车水马龙,一方面秩序井井有条,就敬佩得不得了。眼下,我们的国家也逐步这样做了,行人不再去闯红灯、抢斑马线,司机、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也就不再与行人发生矛盾了。我每次走到斑马线,看到司机师傅们主动停车礼让,内心都生出一种深深的谢意。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如果全社會都这样做,我们的社会秩序、生活秩序、治安秩序就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有些好的道德风尚,常常起于最初的某些规定或者规范,时间长了,慢慢变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

记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学雷锋的时候,一个人外出或者一伙人外出,不管走到哪里,总会有温暖的手迎接着你的到来。尽管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相互之间的帮助、体谅还是做得很好的。不管是县委书记焦裕禄的那些深入到农民当中与农民兄弟交朋友的“琐事”,还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生命”的那种跨省、跨区的几千里大协作;不管是王杰的舍己救人,还是路边偶遇一位身患疾病或者出现意外的人,总有人善意地上前扶一把。所有这一切,全都闪耀着一种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把方便让给别人,帮助别人把困难克服了,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修养表现。一个人把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当成一种温暖,尊敬他人、尊敬社会、遵纪守法就会成为自觉的行为。大庆油田的副总指挥王进喜,是中共九大选举的中央委员,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仍然忘不了归还组织上到医院看他时留下的三百元钱。这样让人们感动的事情,只有在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下,才能成为整个社会的和自然人的自觉行动。在经历了正反对比之后,人们从道德下滑的信任危机中看到失去真爱的岌岌可危,于是整个社会怀着对中华民族光荣传统的美好回忆与眷恋,强烈呼吁人类良知的回归,对不文明、不道德、一切向钱看和一切以“我”为轴心的自私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好在中华文明的根基深厚,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全社会都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大好事。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一想到这些,心底的那种暖乎乎的感觉就在全身流淌。

猜你喜欢

斑马线道德修养上车
创意斑马线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A Study of Code-Switching in the Series Films of Rush Hour
机智的斑马线
不能任由“3D斑马线”上道
小脚丫斑马线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防晕车
Take a 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