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阔步开启新征程 奋斗续写新篇章

2018-05-14杨向红

中华魂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现代化特色

杨向红

2017年10月1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球瞩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习近平同志健步走向报告席,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3万余字,近3个半小时,23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响起70多次掌声。这掌声凝聚着党心和民心,这掌声升腾起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定信心和无穷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砥砺奋进迈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极不平凡”4个字,说出了全党8900多万党员、全国13亿多人民的深刻感悟和无比自豪。“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两句话的精辟概括铿锵有力、客观准确。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智慧、大视野、大格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从中华民族、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三个维度,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意义;用“五个时代”,从伟大事业、发展目标、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贡献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贡献。

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最基本的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和量变积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首先就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再是相对简单的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看那样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是更加多层次、多样化。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大大区别于“落后的社会生产”,作为经济实力世界第二大的国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如我国工农业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再不能简单地以“落后”来概括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長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在新时代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抓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毛泽东说:“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是我们党划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它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这一思想的创立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不忘初心勇担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全部奋斗历史的精辟概括。

这份初心,源于96年前南湖红船上生成的革命火种;对这个承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践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挑战如何艰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未改变,担当一如既往。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上海和浙江嘉兴,追寻我们党的根脉,深情阐释“红船精神”,不忘初心再出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四个伟大”具有自己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搭建起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四梁八柱”,生动勾勒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轮廓,科学制定民族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党的历史使命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始终,串起国家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报告最突出的一点是把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全篇,成为全篇的“纲”和“魂”。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在新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最重要的,是统领、是核心,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十九大报告3.2万多字,全面从严治党部分4100字,占了报告的1/8,可见分量之重。这部分1个序言、8项任务,条条都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我们要继续革除一切侵害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要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报告通篇充满着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统计发现,3万多字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超过200次。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对人民福祉的热情关注,倾注于字里行间: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补齐乡村教育的短板;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以往提法的基础上增加对“幼”和“弱”的关怀,使民生保障覆盖每个人生命全周期的重要方面;写入“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强化国家对人民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民权利的尊崇,彰显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引用了《庄子》中的一句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闭幕一周后瞻仰党的一大会址时再次引用。他指出,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昂首阔步开启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善于在我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根据客观实际和国内外条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目标,引领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拓前行。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鼓舞人心,新部署催人奋进,必将极大地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昂首阔步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这个新征程,首先是目标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对中国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刻思考,相继提出了“小康社会”“中國式的现代化”等新思路,到1987年8月,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他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根据邓小平的这个思想,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加高远的抱负、更加饱满的自信、更加坚毅的决心。

这个新征程,其次是路径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报告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实际上分成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阶段,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年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邓小平设想的“三步走”战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把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到2035年,实际上是提前了15年。这是一个豪情满怀、催人奋进的战略安排。这个“两步走”战略,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形势,体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超越了原来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既定目标,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谋划能力和使命担当意识。

这个新征程,第三是内涵新。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不仅给出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还浓墨重彩地擘画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蓝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等等。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涵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以宏伟蓝图凝聚人心,用苦干实干开启未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既要有新形象,更要有新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续写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建立了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党。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了建設新中国的宏伟目标,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2017年金秋十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大会描绘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

可以说,党的一大“划时代”,主题词是“创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地上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七大目标是“改朝换代”,主题词是“胜利”,埋葬旧制度,建立新中国。党的十九大标定“新时代”,主题词是“奋斗”,吹响了进入新时代、夺取新胜利的冲锋号,激励着全党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一定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续写波澜壮阔的新篇章、创造举世瞩目的新奇迹。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现代化特色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我的女巫朋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