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智慧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39期
关键词:共同体全球化命运

两千多年前,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驼铃阵阵、商旅不绝。打通东方通往西方道路的张骞不会想到,今天,这条古商道再次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两千多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中国智慧重新生根发芽。

顺势而为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奔涌向前,面对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以民族国家为单位解决国际问题的思路越来越难以适应全球化趋势,时代呼唤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正是顺应全球化趋势提出的“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天地人万物一体的生存智慧。《易》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讲的即是超越丛林法则的人类文明特性。顺应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一脉相承,又与中华文化中的天下观和世界大同理念密切相联。

求真务实

中华文化一贯强调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宋代思想家张九成提倡“唯实是举”“务实有用”。不尚空谈、经世致用,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侧重体现为:既鼓励创新精神又强调风险意识;既注重因地制宜又提倡经验推广;既看到成绩与亮点又承认短板与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一带一路”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五年,已经从大写意转入工笔画的过程中,未来将从量上扩张转向集约式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也认为,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不能只讲目标和愿景,要多讲路径、手段和模式;既要讲成果和收益,也要谈论风险。

不回避合作中的矛盾,不忽视发展中的风险,以建设性的态度积极解决,这不仅没有削弱“一带一路”的吸引力,反而增加了参与伙伴的信任感。五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不断强化,中國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作为世界级关键词,“一带一路”已经进入国际话语体系。

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人的交往之道。几千年来,中正平和、开放包容,早已内化为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不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搞“中国俱乐部”;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理念的基本概括,也是对“和而不同”的生动诠释。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探索与不同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的国家合作的有效机制,不断寻求与他国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对接。比如,俄罗斯提出的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秘鲁提出的五年发展规划,阿根廷提出的基建规划,等等,都可以在法律制度衔接、价值理念沟通上不断协调。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晓泉所说,在世界经历了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之后,弱肉强食已经成为所有欠发达国家的梦魇。“资源掠夺论、人口扩张论、经济附庸论、环境污染论甚嚣尘上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崛起的误判。”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即使在空前强大的汉唐时代,中国也未曾搞过殖民主义,而是想方设法地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生产。

天下为公

“一带一路”所蕴涵的传统中国智慧将“天下为公”的思想发展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均写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见,“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核心理念,超越消极意义上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形成积极意义上的“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就是不仅要在物质层面,还要在制度、精神层面上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塑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新身份,开创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类新文明。“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天的“合”,就是超越国家的狭隘以及利益差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推动建立文明秩序,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视角,树立人类整体观。

“一带一路”在全球化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正在打造中国的“新天下观”——四海一家、天下无外,纠正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体系及现今美国霸权体系造成全球化的碎片化、分裂化局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知行合一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一带一路”的建设鲜明体现了中国这一哲学理念。

“一带一路”为什么能解决当前世界主要关切以及历史遗留的和平与发展难题?就在于它有助于解决近代以来西方模式不能解决、也不愿意解决的世界和平与发展难题。中国有两句古话,“盗贼出于贫穷”“不患寡,只患不均”。当今世界乱象重生的原因,正是“两贫”——贫困、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贫困,发达国家主要是贫富差距。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21世纪是高铁时代。高铁正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引领世界城镇化和产业分工。“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弥补经济发展的短板,逐步解决贫困问题,推动全球化向包容、普惠方向发展,而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其实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逻辑,以东西互济、陆海联通,消除内陆-海洋、南北及国内发展的差距。因此尤其受到内陆国家、内陆地区人们的欢迎;同时,也通过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布局,消除了发达国家由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带来的全球化弱势群体发展短板。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带一路”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合作倡议,是中国能够做也应该做的。 中国崛起了,正在鼓励其他新兴国家崛起;中国发展了,正在鼓励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繁荣了,正在鼓励周边国家繁荣。“一带一路”就是以中国崛起为动力,推动欧亚大陆包括非洲、南太平洋地区的崛起、发展和繁荣,创新21世纪地区合作模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东方物之所生,西方物之所熟。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六国年表》这句话,是“一带一路”中国智慧的历史写照。改革开放发轫于东南,而收功于西北,这就是“一带一路”所昭示的全方位开放。“一带一路”以围棋智慧,着眼全局,不在于一城一池之得失,而在于谋篇布局,取得东西互济、陆海联通之效,以及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中国策略。

古老的丝路在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焕发出崭新活力。中国智慧传承千年的文明,穿越历史的风尘,为苦苦探索新型国际关系与合作模式的国家带来信心。在合作共赢中,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奏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旋律。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9.11 王法治/文等)

猜你喜欢

共同体全球化命运
爱的共同体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