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肌胃糜烂的病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

2018-05-14韩法志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剖检变化病因分析临床症状

韩法志

摘要:鸡肌胃糜烂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胃角质膜糜烂、溃疡。通常是2~10周龄肉仔鸡容易发病,往往呈散发。病鸡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且可突然发生死亡,如果并发感染或者混合感染其他病原,更容易死亡,严重损害养鸡户的经济效益,现介绍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肌胃糜烂;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 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85-01

1 病因分析

鱼粉质量较差或者应用不当。饲料中含有质量较差的鱼粉或者添加量过大,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鱼粉中存在的某些有害物质,主要是肌胃糜烂素、组胺、霉菌毒素以及细菌。其中肌胃糜烂素能够刺激胃酸分泌,还可造成肌胃内膜表面的糖衣被破坏,从而使其无法发挥保护作用,进而形成溃疡和糜烂。这种糜烂素刺激胃酸分泌的能力可达到组胺的10倍左右,而导致肌胃糜烂的能力甚至达到组胺的300倍。多种因素都会影响鱼粉中肌胃糜烂素的含量,如加工时温度过高(达到135℃以上),就会使其含量升高;自然晒干时,如果受到雨淋等滋生大量的霉菌、细菌,也会造成有害物质含量增多。贮存过程中,如果鱼粉受潮、受热发生酸腐或者霉变,会导致有害物质含量明显增多,且适口性大幅度下降。通常来说,饲料中含有1%~3%的鱼粉,用量较少,如果添加量达到l5%以上,并连续饲喂5天以上,就会引起肌胃糜烂。另外,部分细菌专门以鱼体蛋白质内组氨酸为目标,会促使组氨酸生成有毒的组胺,组胺能够导致机体分泌大量的唾液、胃液、胰液,引起平滑肌痉挛,并使胃肠黏膜被腐蚀。细菌和霉菌分泌的毒素也具有比较明显的腐蚀鸡胃肠道的作用,会导致消化系统失调,从而发生腹泻。

硫酸铜中毒。饲料中往往添加硫酸铜作为抑霉菌剂或者促生长剂,一般按每吨添加500 g。但如果饲料污染大量的霉菌,硫酸铜的添加量就需要增加到每吨l kg。硫酸铜过高会严重刺激鸡的胃肠黏膜,造成嗉囊和食道下部发生凝固性坏死,使机体发生中毒,导致胃黏膜发生卡他性炎症,变成淡绿色,并存在出血点,严重时就会引起肌胃糜烂。

磺胺类药物中毒。当鸡感染球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后,往往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搅拌不均勻、剂量过大或者疗程过长就会发生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病鸡发生慢性中毒时,会导致肌胃和腺胃相交处黏膜会出现紫色条状的陈旧性出血,肌胃类角质膜和腺胃黏膜下存在出血点,肌胃角质膜容易被剥离,从而出现发病。

病毒性疾病。鸡感染腺病毒会导致腺胃炎和肌胃类角质膜糜烂,感染呼肠弧病毒会导致肌胃类角质膜轻度糜烂,二者协同作用就会引发更典型的肌胃角质膜炎。

2 临床症状

该病通常呈慢性经过,病鸡主要表现出体重减轻,发育缓慢,羽毛蓬松杂乱、失去光泽,精神萎靡,闭眼缩颈,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走动不稳,往往卧地。较多病鸡的肉髯、鸡冠发钳或者由于贫血苍白,甚至发生萎缩。嗉囊胀满,外观呈淡黑色或者淡褐色,网架上面、饲槽周边往往存在米汤样或者黑褐色的呕吐物。将病鸡倒提或者在嗉囊处用手挤压,口腔会流出稀薄的黑褐色水样物。病鸡在还能够在比较严重时,还会发生腹泻或者排出黑褐色的软粪,且往往突然发生死亡。病鸡饲料转化率只有正常的60%左右,死淘率能够超过20%。

3 剖检变化

典型特征是全身性贫血,主要是消化道发生病变,特别是胃和肠。消化道内存在黑褐色的米汤样稀液;腺胃空虚、扩张,黏膜发生脱落,中、后段发生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肌胃类角质膜呈黑色或者暗绿色,皱壁变厚,表面粗糙,严重时出现糜烂,肌胃内含有少量砂粒甚至没有砂粒,还残留有黑褐色或者暗绿色的食物;盲肠、十二指肠黏膜表面坏死、发生出血,泄殖腔黏膜存在充血;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腺苍白,胆汁溢出。通过镜检,可见肌胃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类角质下的腺管上皮细胞和主细胞都发生肿胀,且存在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胞碎片以及灶性病变;类角质下层的组织发生液化糜烂,固有层发生水肿,散布有灶性中性白细胞浸润、类角质膜明显松驰增厚,往往同其下方组织发生分离;十二脂肠出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黏膜表面存在局灶性病变,且绒毛容易脱落。

4 防治措施

鸡群中如果出现发病,要立即更换饲料,并适当调整其中鱼粉的添加量,停止应用抗生素。如果病鸡具有食欲,且嗉囊内容物没有变成褐色,可饮用含有0.2%~0.4%的碳酸氢钠溶液,分别在每天早晚饮用1次,连续使用2天。如果病鸡症状严重,可每只肌肉注射0.5—1.O mg维生素K3和50~100 mg止血敏,每天2次,连续使用4天,抑制胃出血。对于大群鸡,可按每千克饲料添加3—7 mg维生素B6、30~50 mg维生素C和2~3 mg维生素K3。病鸡按每千克体重在饲料中添加4—5 mg西米替丁混饲,连续使用1周,抑制胃酸分泌,加速肌胃糜烂处和溃疡面愈合,保护胃黏膜。同时,病鸡要补充葡萄糖(常用5%溶液)和多维素,提高机体抵抗力。日常管理中,舍内要加强通风,确保空气清新;调整的饲养密度适宜,一般进雏时40只/m2,之后每周下调20%。

猜你喜欢

剖检变化病因分析临床症状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与诊治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一例鸡新城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前胃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一例仔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