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林深处金叶子 远渡重洋致富树

2018-05-14顾宣柳丽娜

浙江林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安吉县林业局套种

顾宣 柳丽娜

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是“两山”转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安吉林业部门大力探索林中培植、竹林养殖、森林休闲模式,确立了林下套种杨桐、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竹笋培育的产业导向。横柏村位于安吉第二大镇孝丰镇,距11省道2公里,全村总面积1.49万亩,其中山林面积1.05万亩,全村包括8个自然村,总计423户1368人。在横柏村的新国杨桐专业合作社,每周2—3个发往国外的集装箱里,装满了加工整理后的杨桐枝叶。目前合作社的杨桐经营面积超过3000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面积1万亩。在安吉县林业局的指导下,由合作社带头示范,全村形成了以杨桐树叶采摘与苗木种植为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村民靠种植杨桐发了家,培育好的地方每亩杨桐年产值达1.6万元,2017年总产值突破了2000万元。通过杨桐的种植、采摘和加工,每年人均增收10余万元。

林下经济又添新品

杨桐属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枝圆筒形,小枝褐色,无毛。叶互生,革质,长圆状椭圆形。多生长于海拔100—1300米,最高可达1800米,常见于山坡路旁灌丛中或山地阳坡的疏林中或密林中,也往往见于林缘沟谷地或溪河路边。这种在山上毫不起眼的树,却被日本人视为“神木”,在日本的作用类似于中国人平时拜佛用的“香”,日本人认为它可以趋吉避凶,保佑家宅,不但祭祀活动中用杨桐“上供”,就是在生日和婚礼上,人们也会送个杨桐叶衬托的花篮,表示祝福。平常日子,日本家庭喜欢把杨桐叶插在花瓶里装饰,而且定期更换,是一种常年使用的消耗品,因此每年的用量都很大。但是日本国土面积小,杨桐资源供不应求,于是中国就成了它的主要进口国。由于野生杨桐资源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杨桐的需求却在逐年增加。横柏村的林新国,1992年就开始从事杨桐加工,到2008年开始直接自己经销出口日本,2011年产值达到了1200万元。看到杨桐收入这么好,孝丰镇横柏村开始种植杨桐,并且大力推广林间套种的方式。

谈及为何要进行林间套种这样的模式,安吉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横柏村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良,冬夏温差大,而且毛竹林下套种杨桐,在行距间形成了较隐蔽的环境,刚好杨桐适应在阴暗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套种会使叶子长成绿色,叶片光泽发亮,这正是收购商需求所在,如果在阳光下种植,叶子就是紫色的,它的市场价值就会缩小。林间套种还能节省土地资源,500亩地至少节省200亩,并且人均收入会增加近万元。

基地里的竹林之中,一棵棵杨桐沐浴着阳光、雨露,得到了庇护,又不影响生长。据了解,杨桐基地不采取全垦整地方式,避免水土流失,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生产期间杨桐的病虫害比较少,无需使用农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杨桐郁闭成林后,不但能提高山地植被覆蓋率,还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据悉,在开始套种时,为了加大产出,提高土地利用率,平均1亩竹林下种植了300多棵杨桐,后来发现密度太大,杨桐和毛竹林会形成竞长态势,互相制约,完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横柏村开始控制套种密度,现在1亩竹林下只种植100—150棵杨桐,反而效益见好。

为积极鼓励和支持村民进行杨桐人工栽培,开发杨桐产业,合作社在安吉县林业局的指导下,流转了1000亩土地作为杨桐种植基地。2012年,合作社建立了安吉县众合林业精品园,成为安吉林下经济发展的模范样板之一。2015年,在精品园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建成了杨桐林下套种产业示范园区,改善了园区生产条件,扩大了杨桐种植规模,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的生产积极性。安吉县林业局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向合作社拨付补助资金116.59万元,其中省整合资金100万元,县整合资金16.59万元,用于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建主干道4.5公里,安装电网1公里,触杀灯10盏,设立标牌11块,水池4座,水管喷头各1套,高压水泵2台,高压水管500米。除此之外,每年给予300元/亩的林下经济补助和300元/亩的森林抚育补助。

富民强村从叶开始

合作社自2010年开始,联合当地村民,从事杨桐枝叶的生产销售。社员负责杨桐种植、枝叶采摘,合作社将社员采摘的枝叶统一加工后,出口到日本。通过合作经营,横柏村的林下杨桐产业向着规范化、集约化、园区化迈进。目前,合作社采用竹林套种、杉木林套种、阔叶林套种、松林套种4种套种模式,已建成1000亩杨桐高效示范精品园。

然而合作社成立之初,却鲜有村民愿意加入。大家都担心会亏本,不敢种植。为消除村民们的这一顾虑,合作社在安吉县林业局的指导下,出资45万元,购买了杨桐幼苗,免费分发给村民试种,得益于统一的技术指导,目前横柏村的杨桐成活率高达98%。“只要杨桐种下去能成活,平时并不需要过多的打理,3年后就可以收割杨桐枝叶,一般4—5年始产、10年丰产,相对于其他树种来说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林新国说,“加工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挑选出适合的杨桐枝叶,把最长的一根放在最底下,稍短的放其上,依次叠放,束成‘宝塔形状,再用皮筋扎住树枝,然后用剪刀把参差不齐的根部剪平就行了。”通过统一教学,现在村民们大致都掌握了选叶择枝、采摘、修剪、捆扎、定型、洒水、打包等一系列流程。合作社还与这些种植户签订了协议,将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购产出的杨桐。当市场价格高出合作社的承受范围时,农户也可以对外销售,以充分保障双方的利益。这项策略使合作社的人气一下子旺了起来,并且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杨桐种植的行列中,目前合作社共有100多名社员,杨桐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

依靠集中的杨桐生产基地,实行统一规划林下套种基地,统一栽培技术,统一产品质量,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往日本。基地以毛竹林下套种杨桐为主,凭借熟练的杨桐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培育经营,杨桐出产效益高、林农增收快。同时依靠合作社十余年的杨桐枝叶收购、加工、销售经验,以及对产品的严格把关,横柏村生产的杨桐叶产品销路有了有力的保障。“日本人性格严谨,所以杨桐出口创汇,最难的一关不是保存,而是包扎,只有达到了标准才能通过,否则就要被退回来。枝叶长短都有规定,最长不可超过38厘米,最短不可低于25厘米。在验收之时,我们只挑选叶面形状好、长短标准的杨桐,如此一来,合作社每次销售出去的杨桐叶质量上乘,广受客户青睐,每逢旺季都供不应求。”林新国介绍道。

此外,除了带动社员致富,合作社还消化了不少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杨桐采摘期长,一年四季都能采摘,保证了村民全年有活干,男女老少得了空来整理杨桐枝叶也可以领工资。正在社里忙着扎杨桐鲜叶的周美蓉家里种植着10余亩杨桐,丈夫王小根是合作社社员。“种植的杨桐一年能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我在这里打打工,一天也有100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挣到3万多元。”她边忙活着边说,“以前真的没想过,树叶子还能换来这么多钱。”

猜你喜欢

安吉县林业局套种
试论新常态下林业局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新形势下林业党建工作的策略
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试述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护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湖州市安吉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孩子和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