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8-05-14

浙江林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护林护林员林区

编者按:

近年来,浙江省公益林面积逐步提升,2017年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达4536万亩,护林队伍不断壮大,专职护林员达到2.2万人。广大护林员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建设森林浙江、美丽浙江和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按照“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管护要求,几十年如一日,以山为家,以林为伴,冒酷暑顶寒风,跋山涉水,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全省森林总量加速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持续改善,特别是森林覆盖率达到61%的历史高位,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经省政府同意,陈长龙等300名同志荣获“浙江省优秀护林员”称号,刘日福等10名同志荣获“浙江最美护林员”称号。本期特别策划以“浙江最美护林员”为主题,讲述他们坚守深山、保护森林的感人故事。

刘日福 苍南县林场

刘日福同志,1959年3月生,中共党员。自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奋战在苍南县林场的护林第一线,至今已有40年。曾获得温州市优秀护林员、苍南县森林防火先进个人、苍南县最美护林员等荣誉称号。

1995年,他担任县林场石竹岙林区主任之后,更是艰苦创业,锐意开拓,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所管辖的石竹岙林区成为苍南县重点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且从1990年至今没有发生过一次火警和火灾。

从担任林区主任的第一天开始,刘日福就与林区的职工深入生产第一线,跋山涉水,翻遍林区各个山头,跨越了林区的每条山沟,与职工同甘共苦,吃住在一起。在他的带动下,林场森林覆盖率从85%提高到97.5%,增加了12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6.8万立方米提升到15万立方米,增长2.21倍。林场已经形成了季相丰富的森林植物群落,成为苍南县防洪、防风的一道屏障,成为苍南县巨大的天然蓄水池。同时,他还深入调查研究,为林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为林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此期间,他还兼任县森林消防队莒溪分队队长一职,全县哪里有森林火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时候连着好几天都在现场。有一次,在救火过程中,他从石壁上掉下来,直到灭了火,才发现身上被刮伤了好几处,膝盖肿了一个大包。

面对荣誉,他不骄不躁;展望未来,他满怀信心。他正全力以赴为苍南林业的美好明天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奉献自己的辛劳和汗水。

吴火箭 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

吴火箭同志,1958年10月生,自1975年至今一直从事专职护林员工作。曾获得建德市优秀护林员、建德林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40余年的山林管护生涯中,他有一大半时间是在江南林区度过的,那是建德林场最偏僻、条件最落后的林区。

因为常年大强度的山间巡查,加上不规律的饮食,他落下了胃炎、关节疼痛的职业病。但他从不对别人多说自己的病痛,还在2001—2007年间参加了无偿献血20多次,累计献血量达到7300毫升。在2013年6月的一天,由于梅雨季节山路打滑,吴火箭在骑车去护林点的途中滑倒摔伤,造成腰部严重骨折。在住院治疗仅一个月、身体还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林间小路上,因为他放心不下山林和那些刚种下的一棵棵珍贵树苗。直到现在,他的腰部还经常疼痛,但他负责管护过的万亩山林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他也从未錯报过一次火情。

2008年,建德遭遇特大暴雪灾害天气,因为交通受阻、无法通车,坚守在林区第一线的吴火箭就一步一个脚印地一处处查灾情、一点点进行灾后清理。白天带领其他几名护林人员,顶风冒雪,跋山涉水,晚上加班熬夜统计数据。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完成了各项灾情数据统计及灾后清理工作,这些数据对指导灾后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护林工作,除了超强的责任心,经验技巧也很重要。提起刚上山那会儿,他总说,最怕的就是山中起薄雾的天气,因为从山湾里蹿出的那一缕白气,在远处看,无法辨清到底是烟还是雾。在平日寂静的大山里,有时发出的那一两声声响,他怎么听都觉得像是有人拿斧子砍树的声音。经过长年的经验积累,他的眼力和听力慢慢都练出来了:雾是没根的,飘忽不定的;烟是有根的,是从地里往上冒的。砍柴声是“咔咔咔”的,“嗵嗵嗵”的则是砍树的声音。在平日里也会有摸上山偷树盗伐的人,要防止这种情况,他就要每天不停地从这座山翻到那座山。经年累月,他的脚力练得超乎寻常,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偷树人跑得再快也逃脱不了他的追赶。

每次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作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吴火箭和同事们会连续十天半月地吃住在山里,不怕苦不怕累,穿荆棘、吃干粮,克服各种恶劣条件,将辛勤的汗水洒在一片片广袤的大山里,认真细致地完成各种数据的采集,一次次地呈现出翔实、完整、准确的一线林业数据,为今后建德的全局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晓青 庆元林场

吴晓青同志,1964年4月生,1986年参加工作,现为庆元林场隆宫林区的林区主任。护林32年来,他一直驻守在林场一线护林站点。曾多次获得庆元县优秀护林员、先进林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穿山岭、钻密林、披荆棘,测绘了自己方便使用的“山林分布图”,上面标着林班坐落、权属来历、树种分布、立木数量、容易发生盗伐的“狼道”、易遭破坏的“灾区”等信息。

2012年9月的一天晚上,他在巡查的路上发现一辆三轮农用车,车上盖着油布,十分可疑,他立即骑着摩托车追了上去,黑暗中借着摩托车灯光,从缝隙中看出是杉木,赶紧大喊:“车上的木头是哪里拉来的?快停下来!”三轮农用车不但不停,反而加大油门拼命逃跑,吴晓青也加大油门追了上去,盗伐者看到他追来,便把车上的木头一根根往路上丢,阻止他的追赶,那场面就像电影《奇袭白虎团》的情节。但他毫不畏惧,勇敢地向前冲,超越对方后,就把摩托车横停在路中央,阻止车辆逃跑。盗伐者发现情况不妙,马上调转车头,撞坏他的摩托车后拼命逃跑。随后吴晓青立即向县森林公安分局报案,公安机关根据他提供的线索顺利破案,将盗伐者绳之于法。

吴晓青经常走访农户,以情感人,为村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几年来,他坚持与村民交流信息,加大宣传,从提高村民认识这一根本出发点抓起。

他用青春默默地奉献守护着大山,他把爱献给了大山,把自己融入了大山;忠诚是他的信念,坚守是他的誓言。他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家银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张家银同志,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83年从事专职护林员工作,至今已35年。他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工作在保护区的最前线。曾获得浙江省森林消防工作先进个人、丽水市森林消防先进个人、丽水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九龙山保护区青春守护奖等荣誉。

35年来,只要是他负责的保护站,资源保护工作总是最严格,社区关系也是最和谐的。2014年3月,他再次服从组织安排,从位置最方便、条件最好的黄坛淤保护站调到位置偏远、社区关系紧张、资源保护压力最大的杨茂源保护站,担任站长。自调任以来,张家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带领站员走村入户,先后对本辖区近百户林农进行了走访,了解林农的真实困难和想法,找出社区关系紧张的问题根源,为林农生产生活和替代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此基础上强化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并协同黄沙腰林业工作站从源头管理入手,在资源保护上始终保持强硬态势,坚持一根木头都不能运出保护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使杨茂源保护站辖区成为一个“零”破坏资源、“零”火情火警、管理优秀的保护站。

为了做好森林消防工作,张家银克服了自身学历不高等种种困难,积极认真地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虚心向有经验、有理论知识的同志求教,经常组织站员学习森林消防知识,讨论分析典型的森林火灾案件,强化森林消防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坚持防范重于扑救的理念,强化出入口管理,在检查哨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每一个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禁止未获准的人员和火种入区,共阻止无进山许可的人员一百余人,收缴打火机等火种近千个。

陈永贵 仙居县淡竹乡尚仁村

陈永贵同志,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从事专职护林员工作已13年。

陈永贵是仙居淡竹乡的第一批老护林员,从队伍组建时他便积极参加护林工作,且一直坚守岗位至今。對于淡竹乡的每一个山头他都如数家珍,在这里用喷雾剂治过虫害,在那里用仪器测量过标准地。有些老乡原本因为山林纠纷的问题闹得很僵,但经他调解之后,邻里关系如今变得非常和睦,看到他的到来更是热情。以前的护林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出门护林要先骑自行车,然后把自行车停在山脚下,再徒步上山。天一亮就进山,天黑了才能回到家里,去远的地方还要借宿在老乡家里。正是这样日复一日辛勤工作,脚踏实地去爬每一座山,陈永贵才对淡竹乡的每一块地方了如指掌。

走过一片林,翻过一座山,看到拾柴的村民,陈永贵总会亲切地上前问:“最近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呀?山上有什么情况发生吗?”村民们都会热情地邀请他去院子里坐坐,烤烤火暖和一下。村民生活富裕了,自觉维护森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就很少发生偷猎、盗伐的事情了。

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悠悠地绕向大山深处,在那离云最近的地方,有护林员的小屋。山路崎岖布满他的足迹,月光是他最好的伙伴,北风为他唱响动人的山歌。白天他四处巡逻,夜晚他守护着大山的梦境。他用警惕换来千百次安宁,用辛劳护住每一棵林木。以陈永贵为代表的护林员是挂在山门上的一把大锁,牢牢守卫着淡竹这座绿色的宝库。

项铁富 江山市廿八都镇周村

项铁富同志,1971年2月生,自2003年从事专职护林员工作至今已15年。自担任江山廿八都镇护林站护林员以来,他一直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位,把火源管理做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位。项铁富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为防火护林工作作出了贡献,确保了库区平安。

白水坑水库是一个森林覆盖面广而地形复杂的山林地带,库区面积有5万多亩,由于水库移民后,大部分老百姓一到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就会前来上坟祭祖。项铁富和其他两位护林员慎重商量后决定把祭祖人员上坟的香纸烛台拿下来,一律不准带入林区,在水库边给大家留一个空旷的地方,作为焚烧纸钱和放鞭炮的地方,统一帮忙焚烧。为了杜绝火源进林区的事件,他们头顶烈日,死守码头,只要看见有带违禁物品上船进水库的,一律劝阻,耐心说服祭祖人员自觉把香纸烛台等拿下来放在码头集中烧。但碰到不理解的人,被臭骂一顿也是常有的事。

2017年6月8日中午,有一位同村的蜂农在库区黄倚片区山上看土蜂时,不小心被五步蛇咬伤,当时山上只有他一人,情况万分危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项铁富。经过简单处理后,这位蜂农忍痛走了一公里多的山路,到了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打电话给项铁富求救。项铁富接到电话后,立即联系附近船只去接蜂农,然后自己马上开车去水库码头等。由于救治及时,没错过救治黄金期,避免了一起不必要的伤亡。

他永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为了自己热爱的林业工作他和乡亲们奋斗在护林工作第一线。

章龙华 永嘉县桥下镇小京岙村

章龙华同志,1977年7月生,现任桥下森林消防队队长,护林员片长。自2002年担任森林消防队队长以来,14次受到各级人民政府嘉奖。2007年度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专职消防队伍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2017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章龙华同志带领下的永嘉县桥下森林消防队,在每年的元旦、春节、清明等重要节假日,以及森林火险等级高的日子,都会在责任区内开展森林消防巡查工作,积极深入责任区各村开展《森林防火条例》等宣传,发放森林消防宣传资料到村及户,组织巡查车巡回宣传,大力营造森林防火氛围。巡查时,在车上配备扑火工具,及时制止上山擅自烧田坎草、烧泥灰等野外用火。同时对辖区内护林员进行督查,并做好森林消防巡查记录。

在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在一次次战胜火魔过程中,章龙华充分体现了服从指挥、无私奉献、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没有实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前,他不计工资、不计报酬地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完全凭着一腔热血为社会治安和森林火灾扑救打拼。可以说,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维护了永嘉县的生态建设。

章龙华同志16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奉献给了永嘉绿色事业。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石破天惊的壮举,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诉说着森林消防护林人的忠诚。

董小腊 长兴县小浦镇光耀村

董小腊同志,1950年5月生,1983年开始任职小浦林场光耀林区的护林员,从事专职护林员工作已35年,曾获得湖州市优秀护林员、长兴县优秀护林员、最美长兴人等荣誉称号。

2012年10月,在与林区交界的一处泥矿里,因挖机过度开采导致与林场交界的界牌被破坏,董小腊发现后立刻制止,马上报告场部,并蹲守在界牌边不让挖机再前进一步。泥矿老板威胁说再不走开就要叫人揍他,但他毫不畏惧,寸步不让,直到场部工作人员赶过来,有效地保护了国有森林资源。

在防火季节,他每天巡山来来回回六七趟,并对林区周边的农户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做到未雨绸缪,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开车上山越野、野炊等,他都时刻注意,一旦发现及时劝离。曾有一次,有4名越野车司机和他商量,要用400元换取一次上山的机会。“即便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让你们上山。”也正因如此,在他担任护林员期间,林区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在每年的松材线虫病清理工作中,他总是天刚亮就带着面包、馒头等干粮上山,直到天黑才和施工人员一起下山,严格监管着施工人员的清理工作,严禁砍伐活松树、偷运私卖、盗伐等违规行为。

护林房远离村庄,至今仍未通水通电,他每天都要到山沟里打水,晚上靠蜡烛照明。至今无妻无子的他,在生活上十分孤单,却从未抱怨,也从未向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

以山为伴,守护这片山林是董小腊一生的志愿。早出晚归,日夜坚守,他的足迹踏遍了林区的每一个角落,他的汗水洒遍了林区的每条羊肠小道。

楼钟华 义乌市城西街道流下村

楼钟华同志,1966年生,现任城西街道护林员队长兼森林消防队队长。2005年至今一直从事专职护林消防工作。曾获得浙江省森林消防工作先进个人、G20杭州峰会森林消防安保先进个人、首届浙江119消防奖先进个人、义乌市最美消防人、信义金华年度最美人物、义乌市市长奖、义乌市劳动模范、义乌市优秀护林员等荣誉。

2005年,义乌市林业局开始组建护林员队伍,通过层层选拔,楼钟华成为了义乌首批护林队员。自担任护林员以来,他不但对自己负责的区域认真巡查,也会去其他区域巡查,并随时向林业部门及街道林技员报告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由于楼钟华在扑火过程中表现突出,他成为了城西街道护林员队长并兼任城西街道森林消防队队长。在平时的护林防火工作中,楼钟华特别肯动脑子,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各种环境下扑救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他还特别喜欢钻研森林消防装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技能,平时森林消防装备在使用中有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既节约了资金,又为扑火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十余年来,他和妻子黄武珍一起,坚守在森林消防一线,为城西街道构筑森林消防安全“防火墙”默默奉献。2017年1月,夫妻俩自己掏腰包购置了一辆价值40余万元的专业森林消防车,专门用于维护城西街道森林消防安全这一公共事务。

潘 国 象山县爵溪街道公屿村

潘国同志,1948年12月生,自2004年从事专职护林员工作至今已14年。曾获得宁波市优秀护林员、象山县优秀护林员等荣誉称号。

1948年出生的他虽已年近70,但身体仍十分硬朗。负责公屿片的护林工作,护林巡查面积3269亩。十几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护林巡查工作中。他文化水平不高,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深深认识到护林的重要性和保护青山绿水对大家的好处。他经常深入林区,对山中情况可以说十分熟悉,对重点管控区域和进山、出山路口了如指掌。通过他在巡查中的宣传和劝阻,火警得到了有效控制。十多年来,他处理火灾隐患几十次。对于发生的2次火警,他也全力参加扑救。十几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现在,一有火灾隐患,知情群众会及时和他联系并主动协助工作,无形中他已经成为群众心中守护森林的领头人。

十几年来,他仅凭护林工作那微薄的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开支,生活虽然艰苦,但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常心,乐观生活。勤俭节约的他为了提高护林工作效率,自掏腰包买了电瓶车,长年累月,电瓶车总是私车公用,但他从没有向上级提出给予生活上的资金帮助和电瓶车的购车资金补助等要求。他不愿意麻烦别人,总是自己克服困难。工作上任劳任怨,上级安排的任务他竭尽全力,从不打折扣。上级对他的工作给予肯定,给了他荣誉,群众给了他信任和支持,他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为保护青山绿水、造福子孙后代出力则是他最大的心愿。

猜你喜欢

护林护林员林区
江西继续为2.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购买意外保险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柬埔寨护林官员宣誓保卫国家森林资源
小狐狸的“哇——哇——哇”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仿生蜻蜓护林机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