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元林场扬帆再起航 走现代林业发展之路

2018-05-14吴丽娟

浙江林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杉木林场森林资源

吴丽娟

庆元林场创建于1954年12月,是浙江省重点国有林场之一。历经60多年的发展,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庆元林场人凭借着一股“干起来”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凸显庆元特色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近年来,庆元林场以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善、林区富裕和谐为目标,注重科学培育,发展特色经营;紧抓林场改革,提高职工待遇;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后劲。2016年,成为首批成功创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的6家国有林场之一。2017年4月,被中国林场协会授予2016年度“全国十佳林场”荣誉称号,是浙江省2016年度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林场。2017年9月,被授予“中国最美林场”荣誉称号。

科学培育   持续发力

林场发展以林为本。庆元林场坚守森林资源这一 “主战场”,做好保护和利用的文章。一方面,管好森林资源,守住生态屏障,做好森林资源科学培育。另一方面,发展特色经营,注重林业经济效益转换。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发展,一直是庆元林场坚持的现代林业建设之路。

科学经营,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明显。森林资源是林场生存的基石。多年来,林场始终坚持把培育森林资源、扩大经营规模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普遍护林,大力造林。1958年,林场进行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确定本场森林经营面积为4.82万亩,经过60年的发展,现林场森林经营面积为8.75萬亩,净增3.9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1958年的6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88.5万立方米,净增13.7倍。林场累计造林3.41万亩,抚育37.04万亩,建设省级生态公益林5.91万亩,营林生产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

重视效益,特色经营发展突出。在森林生态效益日益凸显的今天,发展森林旅游,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2010年建成由巾子峰、白坎和百丈峡3大区块组成的浙江庆元国家森林公园。截至2017年,累计森林旅游开发投入2.15亿元。建成游步道4.7公里,景区道路46.8公里,停车场面积6952平方米,服务性用房2753平方米。2014年,林场启动巾子峰区块国家4A景区创建工作,该项目投资概算7271.84万元,计划于2018年建成国家4A景区。庆元林场的杉木大径材培育工作已有50多年历史,经过几代林场人的科学培育,现有杉木大径材面积1万亩,总蓄积量约25万立方米。隆宫林区示范区亩均52株,亩蓄积量40立方米,平均胸径30厘米,出材率达90%。千岗坑林区现有的最大一株杉木树高27米,胸径达72厘米。2014年,庆元林场杉木大径材人工林被评为“浙江最美森林”。2015年,建成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庆元林场杉木大径材示范区。庆元林场于2012年顺利获得FSC国际森林认证,是浙江省内获得认证的3家国有林场之一。林场5个林区认证总面积达8万余亩,年均生长量3.1万立方米,采伐蓄积量1.8万立方米,折材积量1.08万立方米,并连续5年顺利通过FSC认证年审。使用FSC认证标签后,出产木材售价较市场价上涨30%,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森林经营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

重视科研,林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注重国有林场自身基础和技术优势的发挥,强化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开展合作,积极开展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多项课题研究取得骄人成果,多次荣获省、市科技兴林奖,林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如“杉木一代种子园丰产技术及遗传效益”研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庆元林场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与示范”课题获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三等奖。此外,加强专业人才队伍配备与良种基地建设,借人才建基地,借基地强人才,实现良性循环。目前,林场拥有专业技工34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14名、初级职称17名。于2010年建成庆元国家珍贵树种良种基地,基地内拥有国内面积最大、种源最全、优树资源最丰富的枫香无性系初级种子园35亩、浙江省家系最多的杉木三代种子园50亩、楠木母树林105亩、彩色珍贵乡土树种基地50亩、红豆树母树林100亩,为全市乃至全省珍贵树种良种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完成改革   轻装上阵

2015年,庆元林场通过省级国有林场改革验收。通过改革,林场体制进一步完善,林场负担明显减轻,林场发展活力显著提升。

完成“定性”,定位准,活力足。2015年顺利通过省级国有林场改革验收,明确林场性质由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调整为差额拨款型事业单位,并增挂国有生态公益林保护站牌子,主要承担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国有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林业科技示范推广等公益职责,彻底改变国有林场过去“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管理体制不顺、身份“尴尬”等问题。

完成“定编”,岗位明,立场定。对照相关标准,根据经营总面积核定差额拨款事业编制52个,设置管理岗4人、专业技术岗37人、工勤技能岗11人,有效实现干部职工身份转变,为人才队伍成长搭建上升通道。

完成“定经费”,保障强,信心足。2013年,《庆元县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实现原先由林场承担的退休人员统筹经费和遗属生活补助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职工人头经费部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有效强化经费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自此,林场职工由“砍树人”变身“护林人”,有效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干事创业信心和归宿感。

完善基础   和谐发展

加大投入,打好“民生拳”。近几年来,林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变了原有的落后面貌,场容场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崎岖山路、破旧平房、简易草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硬化路面,崭新的管理房和整洁卫生、绿树成荫的场区环境。完成场部办公室楼、各林区生产管理房改造4386.2平方米,职工住房建设1.71万平方米,林区道路硬化100.6公里,巾子峰通景公路11.9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35亿元。实现职工生活城镇化、住宿公寓化、办公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的生活方式。

守住底线,打好“森林消防拳”。林场的生命底线是防火,守住底线才能维护生态安全。庆元林场专门组建了一支半专业扑火队伍,定期开展集训和演练。实施“引水灭火”工程建设,设置消防水池18个、观测站19个、瞭望塔2座,开设防火线154公里,防火林道151公里,建立仓库,森林消防设施齐全,物资储备充足,森林消防能力明显提升,连续40年森林火灾“零”发生。

建设智慧林场,打好“信息科技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智慧林场建设。2014年,实现场部及万亩以上林区网络、通讯全覆盖;建立护林员定位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做好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定时报送。如通过GPS定位,可以将护林员的巡查路线在软件平台上完整呈现。由科技管理代替传统管理,可以强化森林管护职能,提升管理水平。目前,林场正逐步形成立体实时感知、管护协同高效的管理新模式,向“智慧林场”发展,最大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杉木林场森林资源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关于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