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的两性关系,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2018-05-14Soyota

女友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家婚姻理论

Soyota

前段时间,有一档节目采访了一位“情感专家”,使该节目又一次成为热点。这位擅长将男女价值物化、将两性关系视为交易关系的“情感专家”,绝不是唯一 一个站出来销售焦虑,并“恐吓”中国女人的人。不信,随便搜搜公号文,类似“XX正在毁掉中国女人”的标题随处可见,闪婚闪离、冷暴力、家暴、孕期出轨、婚内出轨等看起来就让人心灰意冷的词,亦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中国人的两性关系真的有那么不堪吗?这些妖魔理论生存的土壤是什么?中国女性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一段正常的、持久的、健康的两性关系?

中国人的两性关系到底怎么了?

凡事有果必有因,被妖魔化的两性关系既然有那么多人埋单,让一些所谓的“情感专家”能顺利利用中国女人的焦虑捞金无数,那就必定有孕育这些理论的土壤。是什么让中国女性开始集体不信任情感和婚姻?

1.高出轨率,让人对婚姻失去信心

人大教授潘绥铭最近公开了从2000年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范围随机抽样调查的外遇结果。结果显示,在2000年,男性出轨率是11.8%,到了2015年就变成了34.8%,即每3个丈夫中就有一个出轨。而女性出轨率,在2015年也快到达15%,即每7.5个妻子中就有一位出轨。

如此之高的出轨率让人大跌眼镜,同时数据也证明,男性比女性要容易出轨得多!真实的数据让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女性更加不安,也逐渐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一旦女人对爱情和婚姻失去了信心,男人自然更容易破罐子破摔,这就导致更多的出轨,形成一个恶性死循环。

2.信息传播快,坏事传千里

“云南省某市某医院送来病患,原来是某小三被正室泼了硫酸造成皮肤大面积灼伤”;“北京市某区法院刚开审一起典型家暴案件”……

打开手机看社会新闻,以上这样的标题屡见不鲜。媒体或者博主为夺人眼球,对这样有噱头的社会新闻也是大加推广。这就给人们留下了“这个社会对女性依旧不友好”“女性是弱者”“侵害女性权利的事件隨时在发生”的印象。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妖魔化的两性论便有了肥沃的生长土壤,各种“情感专家”也开始各显神通,用自己的独特理论圈粉,而他们的粉丝,恰是那些正处于无助无知状态、认为自己正在“被侵害”、认为自己很不幸的女性。

3.言论自由度高,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

毫无疑问,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时代,各种媒体平台一起发力,捧出来各路KOL大神。言论领袖靠什么吸睛?当然是新鲜的概念和观念。

由于婚姻情感是大多数女性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许多“情感专家”都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出现了一些体系完整的两性关系理论,人们各取所需,去支持并追随自己认可的理论,哪管这些理论可能压根儿经不起推敲打磨——有时候,人们只是需要一根救命稻草而已。

我们为何那么容易被焦虑所控

基于上面所说原因,那些被妖魔化的两性关系说,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人们点开网页,阅读焦虑,套用在自己的情感经历里,并展开联想,使自己更加焦虑。

在这个本就压力山大的时代,对两性关系的焦虑,就这样逐渐成了人们(尤其是女人们)的常态,兜售焦虑,反而让女人们倍感亲切。想要摆脱焦虑的控制,我们必须先认识到,自己为什么那么容易被焦虑所控。

1.生活成本高,获得安逸生活比以前更不易

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更多的物质才能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而社会竞争又那么激烈,一些能力比较弱却又渴望优越生活的女性,便将目光转向婚姻,希望用婚姻改变命运。该如何去做?自然有各种理论指导。人一旦有了不切实际的追求、一旦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焦虑妥妥的就来了。

2.我们的时代和平又富足,人们对不幸的忍耐度变低

打个比方,在物质匮乏或战乱年代,人们或许可以忍受裤子上补十个补丁,但现在补了一个补丁就可能受不了。对不幸的忍受度变低,让人们觉得生活中充满了不幸,在两性关系里遇到一点问题就觉得天要塌了,自然会让焦虑无处不在。

3.通讯高度发达,作恶和反作恶都变得更容易

以前证明老公“偷腥”,大概非得找到事实证据,如今趁老公睡着破解指纹密码就能翻阅各种聊天记录。作恶成本越低越便捷,猜忌和不信任就会越多,两性关系也就越脆弱。

正视焦虑,承认焦虑,才能不为焦虑所控。摆脱那些兜售焦虑的垃圾言论的控制,我们才逐渐有力气去寻找真实的自己,找到通往健康两性关系的道路。

欲斩妖除魔,必先找到自我

节目中采访的“情感专家”,有一条很重要的理论,即女性应当学会利用“身为女性的性优势”获得婚姻幸福,简单来说,就是女性要用女性独有的温柔、顺从、谦卑、柔弱或者对男人的崇拜等特质,去征服、操控男人,让男人心甘情愿为女性服务,变成女性的提款机和婚姻幸福保证。

没错,听起来逻辑好清晰,简直想鼓掌。仔细一想,似乎有哪里不对。为了享有这种“女性的性优势”,女性付出的代价是自由——自由地发声、自由地拒绝、自由地去想去的地方、自由地做想做的事、自由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自由,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只有在自由的意志中,我们才会感到,我们是我们自己。

这么说太抽象,干脆举例说明。

小A最近工作繁忙,白天赶项目伺候甲方,晚上回到家还要伺候娃和老公。刚好闺蜜打算休假去她向往已久的马尔代夫玩,还约了她一起。小A掐指一算,项目结束正好可以调休一周,手头又有点闲钱可以旅游,于是向老公申请出游。不料老公眉头一锁,说家里孩子要照顾、自己妈妈最近要上医院检查身体需要人陪同,她不该抛家弃子自己去玩。其实小A知道,孩子有阿姨接送,婆婆检查身体也不是不可以延期,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按照“情感专家”的理论,为了家庭和睦幸福,小A此时应该深明大义,牺牲小我,成就大家,以获得老公的赞美,说不定还会被奖励名包一只或者用别的旅游来补偿。可是,小A真实的内心,根本不想要包,她不过想要放空几天,不过是想和好闺蜜一起出游而已。选择来了,她是尊重自己,还是顺从老公?

这样的选择,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在两性关系里,是为了不挑起战争,咽下真实想法永远认同对方,还是宁可吵架也要说出真心话?是投入大笔资金不停进行微整,力求从颜值上提升婚姻竞争力,还是用这些钱去进修、旅游、投资、储蓄?

其实,所有这些选择,没有人可以帮你去做,包括你的父母至亲,唯有你自己才知道,真实的那个自己,到底是享受这段两性关系,还是觉得别扭、委屈、压抑?真实的那个自己,到底是为了世俗、言论、金钱等等才维持这段关系,还是为了爱?假如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不明白,那你会被不正的三观洗脑也不奇怪了。

Tips

要知道,一段健康的、持久的两性关系,必将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建立在伪装和委曲求全之上的两性关系,如同没有基石的摩天大楼,总有一天会不堪重负而轰然倒塌。

我们的确身处一个焦虑的时代,我们每天也会为许多事情焦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找到真实的自己、找到一段卸下伪装的两性关系,来让灵魂歇息。

关掉那些向你兜售焦虑的网页吧,凡是让你包装自己去赢取婚姻幸福的理论都是畸形的,因为在一段健康的两性关系中,你自然会习得包容、尊重和适度的隐忍,这是人类爱的本能,而爱,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后的一方净土。

猜你喜欢

专家婚姻理论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对婚姻的忠诚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