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8-05-14史大胜曹鑫莉董美娟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族互联网+资源

史大胜 曹鑫莉 董美娟

摘要:推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背景下的选择和趋势,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普及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互联网上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形式为民族地区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因为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资源支撑,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高素质的教师,给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挑战。未来应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开发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教育行政部门与园领导加强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指导,通过网络研修、面授和实践操作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幼儿教师信息化素养。这样才能保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机遇;挑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互联网、科技和信息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各级各类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如火如荼的进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从发达地区走向欠发达地区,从城市走向农村,在教育领域也延伸到了学前教育。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民族地区幼儿的生活,成为广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选择。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把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目的就是推动和服务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国外上世纪就开始对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信息通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大部分国家达成共识,ICT是摆在幼儿面前的重要的教与学工具,应用在学前教育中是可行的。在当前“互联网+”大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良好政策氛围下,人们观念变化,渴望信息化普及,相关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效显著。

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更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短板,长期存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学前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基于我国当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在“互联网+”背景下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充分开发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弥补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给民族地区幼儿提供很多适合他们的生活经验、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看,虽然其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但是,基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克服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之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景东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实地调查,了解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面对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一)网络技术普及使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可能

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飞速发展,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6.7%,规模为2.01亿,在线教育市场迅速发展,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1.44亿。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结合精准扶贫、宽带中国和贫困村信息化等工作,采取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互联网接入,进一步提升学校网络带宽,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在边远民族地区,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背景下,电力网络的全覆盖也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以云南为例,2016年发布的《云南省贫困退出实施细则》将“网络宽带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贫困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作为硬性指标。由此可见,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各地网络普及工作的开展、全国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使得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以及民族地区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成为可能。

(二)良好的政策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我国政府为应对“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相继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同时着重强调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推动幼儿园等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2014年颁布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信息技術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发展目标,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先向民族地区学校开放,制订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建设方案,开发面向民族地区的教育课程,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位置,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新疆201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到2020年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形成与新疆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化体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由此可见,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颁布为学前教育信息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大了全社会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注。国家良好的政策氛围也引导全国各民族地区进一步制定出台适合本地的政策措施,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互联网+”背景下多样化优质资源丰富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信息资源库,世界各国网站中都储存着海量信息,它们以Web的形式互相关联,构成了一个“万维网”,在海量信息中能够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教学的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信息共享。互联网是推动世界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能够将海量的、优质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传递给每位学习者。“互联网+”资源能实现人人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着资源匮乏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幼儿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选择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来弥补本地资源的不足。通过互联网访问各个学前教育相关网站、一些幼师的博客、公众号等,从而可以关注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了解其它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家园合作、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等。此外,幼儿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为例,由国内37所各类高校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46门教师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含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游戏、幼儿园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能够为民族地区专业基础差的幼儿园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学习。对幼儿来说,即使没有来过北京,也能通过网络看到北京的天安门、长城。网络上丰富的图片、视频也扩大了幼儿的视野,增长了幼儿的见识。

(四)“互联网+”背景下时空限制的突破让民族地区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而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推倒了传统意义上的“围墙”,将已有的教育内容、方法、模式等进行了重新设计与组合,使教育资源充分流动,只要有一个移动终端与网络相连,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入“课堂”学习,校园围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都失灵了,教育从此没有了边界。在“互联网+”背景下,学前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虽然教师身在边远民族地区,但只要有一个移动终端与网络相连,就能够随时随地关注国内外幼儿园发展动态、教育教学活动实况。对幼儿来说,在家长的帮助下,只要他想学,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和网络就能学。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方便,真正可以实现“幼幼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目标。

(五)“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能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民族地区由于大多地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状况不佳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发展水平落后。民族地区的幼儿也难以接触到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大开始,我国教育教育信息化已步入了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的新时代——教育信息化2.0时代。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从注重“物”的建设向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和服务转变,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学前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可以实现通过技术让落后的农村教学点能够与其他学校享受同样的优质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数字化教育资源,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师资结构性短缺,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帮助农村学校和教学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跨界融合,既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所关注的规模,又可以实现优质教育所关注的个性化,从而解决教育中“规模和质量”无法同时兼顾的永恒矛盾。可见,依托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新教育环境和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更好地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为民族地区的每一个幼儿服务。“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能促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民族地区幼儿接受公平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搭建平台。

三、“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信息素养,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信息化的资源建设、信息化的管理应用、人才队伍建设这四个方面。其中,设施设备和资源建设是基础,管理应用与人才素质是关键。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类型多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较大,导致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当前,民族地区信息化设施设备缺乏、优质资源不足、信息化管理应用不到位、高信息素养师资缺乏都给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挑战。

(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保障

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是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基础和保障,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充分的经费投入以及必要的政策保障,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河南等地出台幼儿园信息化的建设标准,幼儿园内多媒体活动室、电子白板、投影仪等硬件设施基本配置完善。在某些园所几乎可以100%实现网络连通,信息化设备不断升级更新。但是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以新疆、云南、广西为例,在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方面的要求还一直沿用1992年颁布的《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其中规定了电教类设施设备要有电视机、收录机、幻灯机、投影仪、投影片、录像机、录像带的設备,设备配置要求低,没有及时更新。以2013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为例,在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方面它的要求是“有各类保教教学图片、教学卡片、光碟、录音带等,有条件的幼儿园可配置办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实际上,偏远贫困民族地区幼儿园信息化设施设备条件更差,笔者曾走访过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偏远民族地区幼儿园,幼儿园活动室内只配有简易桌椅、黑板等,连水杯架、玩教具柜等保证基本生活教学的设施都没有。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全县3所公办园,只有一所幼儿园班内设置电子白板和投影仪,使用效率并不高,另外2所乡镇公办园和县城内其余7所民办园只有教师办公室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班级内没有信息化的教学设备。澜沧目前有13个乡镇建成由乡行政小学管理,私人开办的幼儿园,各幼儿园配有电子白板但班级覆盖率只有38%,还有7个乡镇没有幼儿园。基于此,由于基本的园所建设及普及问题还为得到有效的解决,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设备对这些地区的幼儿园来说更加是可望不可及。必要的信息化设施设备的缺乏给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缺少丰富优质的学前信息化资源

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关键,是支持幼儿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资源也依赖于主要包括各省市教育部门设置的学前教育网站、各地幼儿园独立网页、幼儿教师博客、家园互动平台、幼教主题论坛、幼儿教育资源库、各园课件制作素材库、幼儿学习软件等。但是专门为幼儿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教育软件较少。我国的幼儿教育软件在上世纪9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步较慢。至今软件设计、研发能力还比较弱,虽然软件数量在持续增加,但其设计理念大都还停留在“训练一练习”上。存在如质量不高、缺乏理论创新、交互性不强、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由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落后,导致民族地区占有和能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较少。已有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中涉及的内容具有“城市化”导向,缺少反应民族地区文化特点的内容。墨江县哈尼族自治县采用的教材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学前教育活动材料》,分为上下册,全套共十册,分别是《益智游戏》《美术》《健康》《语言》《音乐》《汉语拼音》《行为导引》《科学》《数学》《我要上小学》,配套有挂图和CD。该套教材内容以及配套数字资源并没有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可见,在民族地区优质学前教育信息资源以及具备民族文化特色的信息资源的不足给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挑战。

(三)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应用指导

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既包括国家、区域宏观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相关机构建立、以及行动措施的部署、实施与监督、评价的管理,也包括中观层面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管理和领导,还包括微观层面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在课堂上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协调和管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和应用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目前国家虽然在宏观层面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但还没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也并不完善。在民族地区,目前除新疆外,其他民族地区还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行动措施。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中观层次的幼儿园信息化管理和微观层次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与信息化融合方面。中观层面上,各幼儿园对本园信息化教育应用与实践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只注重信息化硬件投入忽视软件资源开发和应用。在微观层面,教师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实践中利用信息化设备和教育资源开展的频率、效果也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只注重“有”不注重“用”。没有真正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教学融合。管理与应用指导的缺乏也给民族地区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带来巨大挑战。

(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来说,学前教育信息化,需要幼儿教师思考如何运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为此教师必须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广泛了解、识别和评价各种学习软件,选择运用最佳的教育资源来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通识性知识”中,将“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对幼儿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但是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也不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甚至简单的认为就是使用电脑和投影仪播放视频和声音。至于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掌握,根据对景东彝族自治县幼儿园教师的调查,该县幼儿园教师35-50岁的占72%,这部分幼儿园教师几乎没有使用过P0wer Point、Excel等软件,多数幼儿园教师甚至没有也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会处理图片声音等多媒体素材,更谈不上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文化开发适合幼儿的信息化资源了。年轻教师虽然会使用这些软件,但是由于班级内信息化设备配置率低,缺乏操作运用的环境,因此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观念上对信息技术认识不到位,实践中缺乏能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开发适宜幼儿的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信息素养,这对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是很大的挑战。

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应对策略

由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缺乏、优质资源不足、信息化管理应用不到位、高信息素养师资缺乏,这给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这不利于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享受“互联网+教育”带给他们的便捷和优质资源,不利于民族地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由聚焦于基础建设和融合应用的教育信息化1.0步入了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动教育信息化2.0要实现三大转变,即教育专用资源的开发应用向大资源的开发应用转变,把提升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根据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教育信息化2.0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以下就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设建议。

(一)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作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应积极探索“政府统筹引导、企业、社会公益組织参与建设”的信息化建设机制。首先,政府应给予有效的政策保障和充足的经费支持,以应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高速光纤网络、5G移动网络、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一方面,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地域特点,制定适合各地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将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标准和办园条件,制定幼儿园网络设施和信息化基本设备两方面建设标准。具体包括幼儿园宽带网络标准以及幼儿园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数码相机、智能一体机等设备的配备标准。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力度,满足幼儿园设备运行维护、网络建设、购买信息化服务等基本需求。其次,应借鉴“中国联通·互动宝宝”“KidSmart小小探索者”“安康家园”等项目的成功经验,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和幼儿园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方式,通过设备捐赠、网络建设等方式加快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民族地区幼儿园网络接人率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民族地区幼儿园“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实现民族地区幼儿园数字资源全覆盖,让信息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民族地区的幼儿。

(二)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

民族地区优质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为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幼儿和家长提供“够用”和“共享”的学前教育资源是十分必要的。教育信息化2.0要求实现从教育专用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服务向大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服务转变。由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底子薄,基础弱。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也应遵循从教育专用资源向大资源开发应用转变两步走。首先开发充足的适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由学前教育专家、教研员、教育技术专家、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甚至家长组成的专业的资源开发研究团队和维护运营团队,建设适合民族地区文化背景和教育实际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目标受众应包括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幼儿和家长。具体内容包括学前阶段民族双语、优秀民族文化专题教育资源库、幼兒园五大领域教育资源库、幼儿园环境创设素材库、幼儿园信息化管理案例集、幼儿学习软件、家园互动平台等。以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资源库为例,民族地区可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各市县乡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鼓励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积极参与“优秀民族文化进幼儿园”主题的微课制作大赛、区域活动设计与展示比赛,并在学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展示优秀成果,为跨地区、跨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搭建互动研讨交流平台,来推动“优秀教师引领普通教师”的研讨模式,确保一师一账号,每位教师都能进入共享平台学习、研讨和互动,给幼儿教师学习交流提供方便。其次,拓宽视野,由教育专用资源转向大资源开发利用,除了学前教育机构和专门为教育服务的机构可以提供资源开发服务之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充分开发各种线上资源,提供多种类型的线上服务,各行各业有志于服务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组织机构、个人都可以开发。比如民族地区的民宗局可以组织开发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族文化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可以组织开发蕴含民族文化元素的图书等。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可以为民族地区幼儿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学习服务。

(三)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园领导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和应用指导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应用指导。民族地区各省市、地区也应借鉴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经验,从宏观层面根据当地现有的经济水平适宜地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法规、标准。出台一些详细的支持学前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如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环境配置标准、幼儿园教师及幼儿信息素养标准、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其次,民族地区各级教育部门应建立了学前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与评选,评选出一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示范园,通过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幼儿园的交流分享,开展“优质园带薄弱园”活动,为不同类型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再次,增强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规划、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开展幼儿园园长信息化领导力和相关人员信息化管理能力培训。配齐配足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定期管理和维护信息化设备。各级各类幼儿园建立由园长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由各园园长针对本园学前教育实际,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选择适合各园的学前教育资源,做出正确的运行决策并加强对本园信息化的监督管理,建立幼儿园信息化设备资源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确保幼儿园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高使用率,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和教育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民族地区信息化资源真正惠及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发展。

(四)网络研修、面授学习与实践操作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教师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素养转变。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实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要让民族地区幼儿真正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优质资源,并在信息化活动中获得发展,这离不开具备高信息素养的幼儿园教师。高信息素养的幼儿园教师不仅仅要会使用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教育数字资源,并能够恰当地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整合,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在活动与游戏中获得发展,还应该具备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理念与思维。要提升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离不开有针对性的培训。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国家提出的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地方各级各类幼儿教师培训,利用日益发展的网络信息化设备,开展幼儿教师信息化素养远程培训和面对面指导培训。培训应理论结合实践,在理念层面,首先要在观念上引导幼儿园教师正确认识学前教育信息化,提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整合的理念、策略及典型范例,要让教师明确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明确信息技术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观。技术层面,通过示范和操作练习加强幼儿园教师对电脑、电视机、电子白板、投影仪、幻灯机、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的使用和掌握能力,加强教师对Word、Power Point、Excel等各类应用软件和对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的处理能力。应用层面,应加强教师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适合的教育资源,并采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选择和应用能力的培训。培训后及时让教师将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民族地区幼儿园实践中,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能力。

猜你喜欢

民族互联网+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MINORITY REPORT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