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宝钞银票 的防伪与工艺鉴赏

2018-05-14卢伯雄

东方收藏 2018年3期
关键词:银票票面印制

卢伯雄

中国最早的纸币(又称宝钞、银票)是四川的“交子”,它诞生于北宋时期,自此以后伪造假钞的活动就随之出现。面对嚣张的伪造纸币的犯罪活动,历代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防伪措施,从银票纸质、复杂图案、多色套印、内密和押印等方面较好地解决了防伪问题。同时,各朝代官方和民间设立了专业机构,配备了专业人才,专职性地进行人工认证真伪。同时又通过立法,对伪造假币处以极刑,使得在没有高科技手段的古代社會里,为银票得以顺利流通,起到正常的货币功能。当今去鉴赏古代纸币,对先人在防伪与工艺上的智慧,我们不得不叹服。

一、纸币用材的精选

宋代时,负责制钞的官员发现,川纸光亮洁白、经久耐用且工艺复杂,一般难以伪造,于是“楮皮”川纸就成了印钞的专用纸,并由官方审批禁止民间私自采购。明代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则是使用的桑皮纸,至今不脆不黄,仍保持了软绵绵的纸质性。该钞虽然陈旧,年代风化痕迹也非常明显,但纸张无裂缝无老化迹,左上下角虽有卷曲,却未摺断,从而证明当时官员把“楮皮”川纸作为印钞专用纸,是一种经得历史检验的科学论断(图1)。

二、印制的图案复杂

古代纸币印制图案都很复杂,印精细的花纹,大部分为手工雕刻,有八仙、二十四孝、花草、山景,或者是采用名家的画等。

像宋元时代的纸币图案以房屋、花鸟、人物居多,外做花纹边框;如清代宝钞,以龙的图案居多,外做花纹边栏,因图形复杂,作假者不易模仿(图2)。

三、经常更换钞版

古代伪钞制作猖狂,户部只得以更换钞版。如明代纸钞最开始是用木版印制的,后来换成了铜版。印钞的印版规定使用期为一年,到期就更换新版,并销毁旧版,这样一来的频繁度,使造假者感到措手不及(图3)。

四、票面采取多色套印

除了币纸、印版,朝廷户部也在印刷色彩上下功夫来实现防伪。为了安全防伪,采用红、蓝、黑等颜色,再套印花纹图案及官方印章等,这样在票面上形成的双色或多色,就成了一种多方位防伪的辅助措施,这张大清宝钞为三色(图4)。

五、票面上的文字防伪

古代纸币上的一个最明显特点,是在票面印有大量的防伪微雕文字,微雕的内容都是名人一篇完整的作品,如王羲之345个字的《兰亭序》、朱伯庐516个字的《治家格言》。其雕刻技艺很精细,没有超高水平的雕刻大师操刀,是很难成功雕刻出来的,印制的文字一多,则难以造假。

图5为北京日升昌银两票,采用中国宝钞的竖式,单面印制,票面的上端为抹角的牌状形制,整个票面由边框、天格和地格三个部分组成。边框分内外二层,外层上为双龙戏珠,下为双狮滚绣球,左右是手持宝物的八仙,并嵌入“日升昌记/汇兑银号”八字。内层是明代朱伯庐516字的《治家格言》,此格言又称《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此处边框中的图与文,从实质上具有装饰与防伪的双重功能。

该票为著名收藏家“馨悟堂”之藏品,2009年在北京诚轩秋季拍会上首次亮相,因弥足珍贵又流传有序,引起众多买家极大的兴趣,竞争异常激烈,从1500元起拍,经数十轮竞拍,最后以35.84万元高价落槌,被山西某银行拍得。

六、票的正背面多重押印

古代的纸币,特别是大清户部印制发行的宝钞,在印制和使用当中必须经官方签押后,方可做现钱使用。流通时,朝廷发给各省留一个印记,各省发给各府各县留一个印记,各县发给钱庄留一个印记,最后钱庄发给民间再留一个印记,这样做在当时就是一种有效的防伪印记措施(图6-1)。这种留有印记的纸币到民间进入市场流通后,商家为了防止在交易中出现事后纠纷,往往也在纸币上书字或押印(图6-2)。这样一来,纸币上就有了密密麻麻的押印一片,在当时,人们还愿意接受这种面目皆非的,因为它经历了无数人的验证,不会是假钞。

七、人工认证与立法约制

由于当时的“交子”印制技术相对不足,皇朝非常重视伪造假币的工作,在户部有专门官员负责印制中的防伪和论证,民间也设立了专业机构,对流通中的纸币进行大量的人工认证真伪,并通过立法,对伪造假币处以极刑。在出土的宋代交子上有“伪造者处斩,告捕者赏银十贯”的文字(图7)。

八、票正背面的古典装饰图

从清代中后期到民初,由于海外先进印刷技术引进国内,除官办的印钞委托国外代印或采用先进设备印制外,各地大商贸钱庄等对银票的印制也效仿。这一段时期,无论是官方发行的钞券,还是大商号发行的银票,在印制的版别上均采用了胶印、凸凹印或胶雕套印等技术,印刷术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大增添了对纸币的防伪功能。在钞券的设计上,也从简单的图案发展到引用历史上著名的人和事作为钞券的装饰,这样不仅给钞券的印制设置了对伪造的难度,而且从视觉上给人带来了艺术品的美感。如清末民初山东黄县振华公司和贵州裕黔公司发行的钱庄银票,其设计上的感观是美不胜收。

这张振华公司“壹吊”银票长177×111毫米,正面为“城南大脉张家/黄县/振华公司/灯下不付、振华银号/认票不认人/留心仔细看印记/凭票即付京足钱壹吊整”。票正背面古典图案精美绝伦,风景美如画,美女俏如生,正背面所描绘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但一言难尽(图8)。

这张由贵阳文通书局代印的“裕黔公司钱票壹千文”,票面预印“贵州通用制钱/只用票不认人/凭票即付/凭票为据/制钱壹千文”,票中下方各钤印私章—方。整个票面设计由团花组成,其结构上的图文非常繁琐细腻,布局上有条不紊,特别是底纹非常清晰。由此可见,当时的贵阳文通书局在平版印制技术上,其工艺设备是一流的,该钱币的印制效果可与当代的数控印刷设备媲美(图9)。

猜你喜欢

银票票面印制
知州巧断案
探析提升图书编辑出版质量的有效路径
古人不造假银票
平阳木版年画制作工艺考
银行承兑汇票流通中的风险管理
2016年第三期、第四期储蓄国债发售
整理零花钱想到的问题
木刻刀法与印制
微缩版画的教学实施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