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声读物提升受众审美的多维空间

2018-05-14刘超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2期

【摘要】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依照审美期待、审美感知、审美升华等过程,有序梳理了有声读物受众审美的生成机制。有声读物在生产过程中,与文学结合,具备了文学美;与语言艺术相结合,具备了语言美;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制作手段相结合,具备了技艺美等审美特征,指出当前全媒体有声读物在提升受众审美方面存在内容多有单调、质量普遍不高等问题,认为在全媒体时代,有声读物作为纸质书和电子书的补充,能够在审美选择、审美态度、审美感受等多维空间提升受众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有声读物;审美机制;审美空间;听觉美育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有声读物”起源于美国,起初是由专业人士将文学作品录制成磁带,供视力障碍人士、伤残军人以收听的方式阅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声读物逐渐走向市场,被称为“spoken words”或“audio book”,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及新媒体的日益普及,有声读物市场也日益扩大,受众越来越多。“长篇连播”“广播剧院”在广播电台本就是重要的有声读物栏目。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许多网络有声读物平台,如“懒人听书”“咪咕听书”“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微信公众号中的有声读物内容也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新背景下,有声读物被概括为以纸质图书为内容,以数字音频为载体,以“听”为接受方式,以广播、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传播平台的有声语言制品。[1]

一、有声读物审美机制的生成

(一)有声读物受众的审美期待

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提出了“审美世界的期待视野”,他指出:读者在接受作品之前都有一定的“期待视野”,包括人生观和世界观、文学视野、艺术文化素养、文学能力四个层次。[2]有声读物的受众在收听作品之前,就对有声读物的内容、演播者的音色、表现形式等有着既定的期盼与估计,对自己想听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审美期待,在脑海中描绘出自己对作品期待的印象。在有声读物的欣赏过程中,动听的人声、丰富的音效、优质的录音效果、和谐的配乐调动起受众的审美动机,带给受众收听的审美体验。同时,受众不仅可以收听,还可以参与录制,并且能借助转发、评论等功能评价作品,使得审美体验更加深刻。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源于受众的审美需要与审美期待。有声读物欣赏不仅在于声音层面,更在于通过文字与声音的结合能充分调动起受众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所引起的审美期待来源于作品内容,它更为强大与持久,能够满足受众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也有着更深层次的沉淀与回味。在接受的过程中,有声读物与受众的审美心理发生交互作用,审美期待就由模糊、朦胧变得明晰与具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如果受众的期待与有声读物艺术品之间相吻合,受众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成就感;反之,就会产生挫败感。这被称为“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3]上海音乐学院教师田艺苗在喜马拉雅FM中开设了古典音乐欣赏节目。针对一些受众对古典音乐的期待仍停留在“高高在上”“无法欣赏”的印象里,从而将节目命名为《古典音乐很难吗?》,[4]直接抓住了受众审美期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每期节目的主题极具吸引力,如《最有男人味儿的圆舞曲》。受众看到题目,以往听过的圆舞曲会从记忆中浮现出来,而看得到“最有男人味”这个词,又将一些节奏铿锵的音乐从脑海中搜索出来,并产生“圆舞曲怎样有男人味”的疑问,从而对这期节目的主题“英雄波兰圆舞曲”产生了强烈的体验愿望。收听过程中,播讲者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讲解,使原先模糊的“最有男人味儿的圆舞曲”形象变得清晰起来。

(二)有声读物受众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受众对有声读物欣赏真正的開始,这种感知来源于受众的听觉。它借助演播者的有声语言,结合各种声音的刺激,由听觉系统接收,形成对有声读物中所传递的故事、情感、情节、知识等多元素的认识,并形成一个整体。接着受众通过想象对听觉产品进行再创造。有声读物属于听觉艺术,受众是无法形成具体直观感受的,如形状、颜色、气味等,但这恰恰使其具备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受众借鉴以往的审美经验,对听觉形象进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自己与有声读物作品进行融合与交流,并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一个更为深远的审美世界。最后,受众的想象融入了有声读物,从而获得极大的愉悦和满足,引起受众的感情投入,有声读物作品的情感由此影响涵盖了受众、占有了受众。例如:在蜻蜓FM播出的有声小说《白鹿原》中说到:“这个像一团绒球儿的女人在白嘉轩的怀里缠磨过一年就瘦成了一根干枯的包谷杆子。”[5]演播者李野墨用声音描绘了白嘉轩的第三个媳妇的形象“绒球”“包谷杆子”,听众从听觉上的刺激感受到了“樊家寨的女人”由丰满变得瘦弱的过程,之后借助想象将有声文学中抽象的人物形象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这个女人”的形象更加具体。

(三)有声读物受众的审美升华

受众与作品相互交融之后,就会产生深深的感动,激起共鸣,这是一种高度的契合状态,是想象、情感等许多心理因素的集中表现,从而达到审美的升华。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艺术的目的是使想象在制造形象的悠闲自得的游戏中来去自如,在赏心悦目的关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表明艺术作品能够使审美主体引起情感的激动、升华,从而达到愉悦的状态。这种情感不是受众对作品内容的单纯投射,而是受众与有声读物作品因情相通而融合为一体。有声读物的特殊性在于,文学作品不是直接作用于受众,而是通过演播者的有声语言表达传递给受众的,因此这种共鸣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受众与文字(学)作品产生的共鸣。例如,有声读物APP《为你读诗》中《我爱古诗词》栏目播出了一首方明朗诵的《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将平和、宁静的农村生活描绘得惟妙惟肖,“茅檐”“青草”等景物和“翁媪”“大儿、中儿、小儿”等人物形象逼真生动、跃然纸上。读者一旦接触到这样的描绘,立即会被词中淡泊宁静的生活所感染,产生一种超越功利的满足与享受。第二种是受众与演播者产生的共鸣。这是有声读物特有的审美现象。许多演播者拥有悦耳的声音、精湛的演播技巧、深厚的文学修养,他们演播的作品深受受众喜爱,他们的声音成了标志性的符号,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同。在方明朗诵的《清平乐·村居》中,“大儿锄豆溪东”一句,用了一种惊喜、赞美的语气;“中儿正织鸡笼”一句,语气又充满关爱,语言方位由远及近;“小儿(亡)无赖,坐剥莲蓬”一句,演播者的声音充满了笑意,甚至有笑声加入。这样的演播让三个儿子的年龄、方位、行为都不同,又与词中的形象极为贴合。受众听了这样的表达,会立刻形成对三个孩子形象的生动联想,情绪也会随着演播者共同欢笑。共鸣产生之后,受众的审美体验从声音形式突然 “顿悟”般地对认识进行加速转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入到了作品的主旨、思想、精神和境界,领略到了隐于外部表象之内的深层次意蕴,因此形成了审美的升华,受众体验了作品的艺术美,净化了心灵,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愉悦。

二、当前有声读物在提升受众审美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有声读物的内容多有单调

目前,我国在全媒体上的有声读物内容呈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态。几大有声读物网站的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大多数是“穿越”“仙侠”“盗墓”“鬼怪”“言情”等内容,幽默段子、相声等形式也较多;而文学作品、中外经典、知识、教育等内容则较少,一些平台上甚至会充斥着暴力、低俗等内容。“有声听天下”网站数据表明,《鬼故事大全》排名点击量第一,为203490,《盗墓笔记》也达到了101552,[6]《实习医生艳情录》《嫂子抱紧我》《我和妓女的合租生活》等低俗内容位于排行榜前列。一方面,伴随性收听与浅层阅读的习惯让“无深度”“娱乐性”内容有了适宜的接受环境;另一方面,知识性较强的内容需要多感官的投入和安静的环境,再加上点击率的制约,使传播平台经常提供具有刺激性的内容。宣扬色情、充满暴力、渲染凶杀、歪曲历史的内容,这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堕落为艺术丑。[7]这样的艺术品对审美受众的影响是极大的,会使人形成低级的审美趣味,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危害他人及社会安全。

(二)有声读物制作多有不精

有声读物的艺术质量需要专业的录音设备和制作技术来保证。传统广播电台制作的“广播小说”是由专业的编辑团队进行录制、制作的。从文学作品的选择、改编、录音、音效设计与制作,到背景音乐的搭配、音频的剪辑,都要经过精雕细刻并合作完成。“广播小说”的录制环境也需要隔音效果较好的录音室,另外,调音台、话筒、剪辑设备、丰富的音乐音效素材、先进的编辑设备都配置齐全,这些都是高质量有声读物的保障。而当下,有些平台只需一台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以录制、上传录音作品,对制作质量的审核也不够严格。很多作品背景音乐存在与内容不符,杂音较多,从作品选择到演播再到合成甚至只有一人完成,使作品效果大打折扣,实在不具备艺术性和欣赏性。

(三)有声读物演播水平普遍不高

演播水平是有声读物艺术性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演播者需具备规范的语言、悦耳的声音、纯熟的表达技巧、充沛的情感、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充足的演播经验。但目前,许多有声平台由于资金等原因,将文字作品简单地用人工智能语音进行合成,使得有声语言显得生涩、不畅。这样的有声文学作品,无法产生与文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大大降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此外,目前制作一部优秀的有声读物耗费时间长,演播待遇也不高,导致演播者对有声读物的录制兴趣不高。再加上私自刻录、盗版、非法链接等,使优秀的演播者对网络作品望而却步。这样,一大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具备演播天赋、声音不悦耳、语音不标准、表达不准确、情感不充沛,甚至还会出现念错字、别字的网络主播纷纷加入到有声读物的制作中。这样质量的作品势必会影响受众的感受力。

因此,我国的有声读物市场应进行规范管理。首先要建立法律法规,重视版权,规范互联网市场;其次,以有偿收听的收益吸引更多专业人员进行有声读物的制作;第三,媒体要广泛宣传,提高受众对有声读物的认识度。

三、有声读物提升受众审美力的多维空间

审美力也叫审美能力,是指受众对美的理解、感悟、欣赏、鉴别、评价的能力。审美力只能在实践中产生,[8]它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社会性能力,审美力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有声读物作为一种听觉艺术作品,在传播、鉴赏过程中,对受众的审美力具有多重的提升作用。

(一)有声读物提升受众的审美选择力

受众的审美力既受先天因素影响,更可在审美实践中逐步得到提升。因此,好的作品能够提升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优秀的有声读物具备高尚的思想内涵、健康的人生态度、优美的文字语言、精湛的演播技巧。在这样的作品引导下,受众的审美能力会得到“水涨船高”式的增长。对优秀作品的鉴赏为受众的审美选择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而自觉地对劣质作品进行排斥。当下,蜻蜓FM中,《蒋勋细说红楼梦》《毕飞宇和你一起读经典》能够唤起大众对经典名著的热情;喜马拉雅FM中《晓说》《观复嘟嘟》能提升受众的知识;懒人听书中《人民的名义》《驻京办主任》等有声小说能引起受众对严肃文学的关注。目前,我国的有声读物市场的规范尚显不足,演播者的准入门槛较低,许多不具备演播能力的“主播”也加入到有声读物的制作与传播中,一些从业人员甚至选择思想境界不高的网络畅销书,这将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对于高尚审美理想还未形成的受众来说,这些作品的益处无疑有限的。因此,有声读物的制作人员不能仅仅将网络上的排行榜作为参考依据,而应该注重作品的内容,让思想性、艺术性高的作品影响受众,提高其审美选择力。

(二)有声读物培养受众的审美态度

审美主体的审美态度与审美对象有着直接关系,审美对象会对审美态度产生巨大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往往会带有一种实用色彩。看到一件物品,常常首先判断其“有用”或“无用”,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更会判断其“价值”几何。这种实用色彩与“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是一种生理需求的态度。实际上,审美态度与实用态度不同,审美主体在欣赏审美对象时,要与之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摆脱生理需求,从而形成审美态度。有声读物以听觉为接受方式,它屏蔽了受众的视觉直观,扩大了藝术想象的空间,也拉开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距离,使受众形成一种审美关照,使审美实践活动少了一些实用功利的色彩。因此,优秀的有声读物作品能够使受众摆脱功利性、实用性的态度,并最终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有声读物APP“为你读诗”每天为受众播出一首诗,配以一幅画、一段音乐、一篇解读,让读诗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培养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

(三)有声读物提升受众的审美感受力

审美感受力是审美活动中重要的主观条件,任何审美活动都必须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审美感受也始终贯穿于审美活动中。其中包括审美领悟力、想象力等。在有声的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中,受众会被作品中深刻的意蕴所引导而产生置身其中的丰富想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在快速、零散的阅读状态下,“古诗朗诵”为内容的有声读物使古体诗重新焕发了生机。以前,人们不进行深度解读,很难领略古体诗中的意蕴。而“有声古诗”中,演播者的朗诵通过精湛的语言技巧将文字音声化,使古典意蕴更易让人接受,从而能够提升受众对古诗词的感受。蜻蜓FM中选登了瞿弦和朗诵的一组《杜甫诗歌》。[9]在《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演播者在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运用了想象,让自己身临其境、设身处地,仿佛看到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这种画面在播音员脑海中形成之后,指挥其声音语言的创作,使有声语言符合画面的色彩与特征。之后,有声文学作品通过传播手段进入到受众欣赏阶段,同样会刺激欣赏者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形成画面。画面形成之后,欣赏者再次通过想象领悟到画面以外的一系列场景,如“国破”造成的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等,更进一步理解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同情。此时欣赏者结合自身的经历,有的人甚至会想象到自己与亲人离别的情景会潸然泪下。这样,欣赏者、演播者与作者三方就形成了共鸣,欣赏者通过演播者的语言,再结合自身的阅历与理解,被作者的经历深深感动,体会到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凄凉。这一系列领悟与想象的过程使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长期进行这样高质量的审美实践,会使欣赏者的审美感受力大大增强。由于有声语言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易感、易上口的特性,使得听者更易模仿与学习,在接受时,演播者的创作能形成驱动力,让受众产生创作的冲动,跟随着有声文学作品一起诵读。这样的实践,又能使受众的审美感受力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四、结语

有声读物中蕴含的文学价值、思想情操、人生经验、道德修养、生活技能、理论知识等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与社会风尚。丰富的内容与精湛的演播相结合,构成有声读物的综合艺术特征。欣赏有声读物对于提升受众的领悟力、感受力、想象力、审美力等大有裨益。由于移动音频平台的普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受众审美的需要,有声读物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的有声读物的制作与传播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与规范的准入门槛。因此,有声读物的制作者、发布者、演播者都要对作品进行精心的遴选与制作,本着对受众负责的态度,创作出精良的有声读物作品,充分发挥有声读物的优势,提升受众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楠.我国有声读物市场研究[J].编辑之友,2009(2).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04).

[3]秦俊香.影视接受心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28).

[4]顾永芝.美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3).

[5]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1).

[6]田艺苗.古典音乐很难吗.喜马拉雅FM.http://www.ximalaya. com/54783736/album/4854448/.

[7]李野墨.白鹿原.蜻蜓FM,https://neo.qingting.fm/channels/31992.

[8]热门排行榜.有声天下听书网http://www.mysye.com/top/rank. html.

[9]瞿弦和.春望.蜻蜓FM.http://www.qingting.fm/channels/236141/ programs/8310143.

作者简介:刘超(1976-),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研究方向:语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