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横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8-05-14侯全军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复合型人才

【摘要】数字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与文化艺术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从事数字媒体内容创作和生产,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技术能力。在高职院校三年的学习时间内,如何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技术能力,使学生能创作出技术和艺术高度融合的数字媒体作品,这是目前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课程体系,依据人才培养素质和能力迭代提升的理念,对课程进行重构,构建理论和实践有机交替的横向课程体系,是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横向课程体系;课程重构;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一、數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

(一)专业依托的产业背景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依托的是数字媒体产业,数字媒体产业是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数字媒体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势力,归属于文化产业大范畴。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加快文化产业化步伐也纷纷被各国推上经济发展的历史最前台。2010年,中国开始启动“十二五”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在文化产业发展部署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等产业的发展,推动相关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1]在过去的五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一跃成长为“支柱产业”。

(二)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5年5月13日,国科高发字(2005)150号文件批准北京、上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组建四个“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市场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弥补人才需求缺口,近几年,很多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2011年核定招生的地方有:四川省、湖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山西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江苏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浙江省1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仅湖南省开设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就有21所。各院校在该专业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该专业设立的时间较短,专业建设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目前还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在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性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数字媒体的内容平台”列为重点领域,数字媒体内容平台的建设包含了数字媒体平台的规划与研发,以及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生产。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从事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生产,由于数字媒体内容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大部分作品是数字技术和现代艺术的有机结合,决定了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艺术修养和技术能力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二、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

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先开设艺术原理、美术欣赏等理论课程,再开设计算机及数字媒体设备的操作知识,最后开设综合应用和实践课程,结构上采用的是一条流水线式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表面上看符合工作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先基础后综合,但实际上只是符合工作流程并非真正的工作过程。在内容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无法形成有效的融通,理论知识无法在实践过程中找到支点,无法围绕具体的任务形成有效的核心职业能力。在人才培养结构上只做到了一次简单的流水线式的培养,不符合学生初、中、高三个级别梯度递进的职业发展生涯。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目前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在学习艺术原理等理论和基本操作课程时枯燥乏味,领悟不深,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导致在综合应用和实践课程学习时又觉得基础不牢,难以胜任。在认识到理论和基本课程的重要性时,整个课程又接近尾声,无法进行回溯学习和提高,难以达到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

三、横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策略

(一)构建思路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编排与普通教育不同,其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由新手过渡至专家做好初期准备,故在内容的编排上应充分参照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促进能力形成的持续性和完整性。[2]横向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正是依据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结合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体系上采用初、中、高三个级别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安排,将理论和技能课程依据操作员级、技师级、高级技师级三个不同级别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构,使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经过三次不同级别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循序渐进、迭代提升,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二)实施策略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影视动画创作、交互式多媒体设计三大核心能力,课程教学体系由基础、专业、拓展、工学结合四个学习领域组成。基础学习领域主要包括色彩基础、平面基础、影视语言基础等课程;专业学习领域主要包括摄影摄像、影视后期剪辑、后期特效与包装等课程;拓展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影视短片创作、交互多媒体设计、创意可视化产品设计等课程;工学结合领域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真实案例教学、顶岗实验实训等课程。按照传统的课程体系安排,一般是大一开设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大二开设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大三开设拓展学习领域和工学结合学习领域的课程,这样无形的把四个领域的学习割裂开来,忽视了这四个领域在专业三大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是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

因此,在构建横向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在课程编排上对这四个学习领域的课程进行重构,分成初、中、高三个级别。初级阶段主要是安排基本理论加基本技能的课程,达到初级职业技能要求。初级阶段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大一阶段完成,大二和大三阶段分别完成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这样中级素养加中级技能构成一个能力提升周期,高级素养和高级技能构成一个综合创作能力强化周期。

横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还可以灵活地与目前职业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等有机地结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集教学、研究、生产、实践于一体,注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以课题研究及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3]可以看出,要发挥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点,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而横向课程体系正是以初、中、高三个阶段的知识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完全符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工学结合、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其核心也是围绕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递进式发展规律,以阶段化、周期化为教学主线的一种教学模式。横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则正好符合这一系列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需求。

四、横向课程体系构建的要素

(一)师资团队建设

在横向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与该体系相适应的教师团队,与传统的教师团队相比,该教师团队需要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全局把控能力;团队中的教师要能站在一个综合的核心技能的高度对课程内容的选取进行把控,要有很强的全局意识。传统的教师,只要在某一知识素养或某一技能方面较强即可担任某一课程的授课,同时,很多素养课和理论课由其他院系的老师兼任,这样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站在学科的角度来对知识进行传授,而忽视了专业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容易带來不知道学多深、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的困惑。所以要形成合理的教师团队,所有教师要共同参与横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计划,通过实践把单一的课程划分为初、中、高三个模块,并依托教师团队进行协作教学,因此,横向课程体系中对教师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还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类似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还要具备更为开阔的思路和眼界,多方面掌握和了解学生在未来就业之路上有可能遇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4]

(二)实践设备设施建设

横向课程体系构建对实践设备设施建设要求主要体现在设备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目前的实训产地主要依据学科来划分,例如平面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室、动画制作实训室、剪辑实训室等,导致实训室功能单一,无法协同合作,设备设施现对独立,难以承接真实的工作任务。而横向课程体系配套的实训室应该围绕真实工作场景来构建,例如数字广告创意工作室、电视栏目包装工作室、数字录影棚等。每个工作室的设备设施配备能满足或接近真实项目创作的需求,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资源建设

为满足横向课程体系构建要求,在教学资源方面主要把握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教材要根据新的模块体系来构建,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把行业实际项目引入教材,开发出以实战项目为驱动的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使教材理论知识、项目实例、任务目标融为一体,突出行业特色。[5]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本专业优势,把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操作过程通过图形、视频、动画等手段制作成课件,使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把真实的案例根据工作过程划分成不同阶段的实训案例,制作成仿真实训多媒体课件。

五、结束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横向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解构课程知识体系,按照职业能力迭代更新规律和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将知识分散到各个成长阶段的教学环节中,按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重构与序化教学内容。该体系依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符合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用人单位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改进,定能有效提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立萍,姚怡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梯队建设与培养模式探究[J].新闻传播,2017(10):14-16.

[2]胡强.基于工学结合的职业院校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7(33):39-42.

[3]邱丙中,刘晓丽,聂爱玲.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J].印刷杂志,2018(1):54-56.

[4]刘丽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8(9):66-69.

[5]赵喜玲,潘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14):99-100.

作者简介:侯全军(1979-),男,湖南长沙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及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技术复合型人才
“产业计划”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VR虚拟现实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经验与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