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须弥山石窟艺术价值之比较分析

2018-05-14代学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

代学明

【摘要】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宁夏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处石窟寺。其开凿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化、地域性特征。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须弥山石窟造像艺术特征和洞窟内部构造形式与国内其他知名石窟比较分析论述,进而分析指出须弥山石窟在我国石窟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须弥山石窟;突出价值;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石窟艺术是佛教影响下的产物,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中印文化的相互交流,石窟艺术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特色的石窟艺术。须弥山石窟作为一种深厚的佛教石窟文化的完整载体,与世界上和国内保存至今的其他类型的石窟群比较,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文化代表性,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是其他石窟无法比拟的。

一、突出价值

须弥山石窟所在的固原地区,既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也是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须弥山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199年),兴盛于北周和隋唐,经历代王朝不断营造和修缮,建成了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造像风格、艺术成就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须弥山石窟现存的各代造像雕刻品、彩绘壁画、洞窟形制特征等都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最为精美绝伦的一笔重要的遗产,对于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尤其是在佛教世俗化和民族化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须弥山石窟的开凿,也是吸收、融合各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同时,固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佛教艺术及其文化继续沿着草原丝绸之路东传朝鲜、日本奠定了基础。

二、比较分析

(一)石窟造像艺术

须弥山石窟现存各种形制的窟龛162座,大小造像近千尊。这些造像均以石雕为主,晚期的个别洞窟内为石胎泥塑作品,题材丰富,技艺高超,是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典范之作。须弥山石窟各个时代的石雕造像与国内其他石窟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既有当地雕凿艺术的反映,也有沿着丝绸之路传来的中外文明结果。北魏时期,无论佛像还是菩萨都具有明显的“秀骨清像”特征和褒衣博带式袈裟的时代特征;这与鲜卑拓跋族的统治集团接受南朝文化影响而实行改制的反映,而且这种形象与云冈、龙门、巩县以及南部麦积山与东部北齐石窟同时期洞窟中的造像中常见的样式相似,采用阴线刻法的雕凿方式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特色,又在陕西、陇东等石窟雕刻方式,都有反映。北周时期,关陇地区是其政治、文化中心,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发达,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佛教信仰的推崇,须弥山北周时期开窟造像达到高潮,其洞窟规模之宏大,造像之精美,窟内雕饰之华丽,在全国各地同类石窟中首屈一指。北周造像题材丰富,内容齐全,造像手法趋于写实,给人以珠玉圆润,厚重敦实之感,这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反映。北周时期,无论是佛、菩萨、中心柱和仿木结构构造形式,还是浮雕伎乐天、供养人、神王等类型都受到巩县、河北响堂山、龙门、麦积山等石窟中的布局样式的影響所致,形成了须弥山北周石窟的独特风貌,为隋唐以后新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隋代的造像风格继承了北周的遗风,但也有所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丰满圆润、作风写实的新风格。如菩萨膝部微屈,身体略呈“S”形,近似初唐风格,具有动感;唐代洞窟的造像雕凿技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经过北魏、西魏、北周、隋代各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到唐代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无论佛与菩萨,还是弟子、天王、力士等都雕造得丰满圆润,生动健美,史称“曹衣出水”风格。在佛教艺术表现形式上,更趋于世俗化和本土化的特征,形成中国特色的佛教石窟艺术。此时,须弥山唐代造像艺术,既不如龙门石窟那样华丽繁缛,也不如炳灵寺石窟那样小巧玲珑,造型更加趋于写实,贴近大众生活,与社会风尚相近,呈现平实与和谐的美学风格。

(二)窟室形制特征

须弥山石窟窟室形制类型较多,中心柱窟是其显著特点,辅之发僧禅窟、大佛窟、佛殿窟及塔庙窟等形式,并以众星捧月般的组合形式布局,其源于新疆克孜尔石窟组合体制。须弥山北魏和西魏时期的中心柱窟主要为方形平面有明窗的多层中心柱,即中心柱四面分二、三层开龛造像,窟顶为覆斗顶和穹窿顶,前壁门上开明窗,须弥山早期洞窟的中心柱以隔梁分层,又受到云冈石窟中心柱高层楼阁式塔柱的影响,西魏时期,中心柱虽分层但无隔梁的形制与巩县第24窟中心柱分上下两层的形制相近;须弥山北周、隋代的的主要窟形仍以中心柱为主,但不分层,出现单层方柱四面开龛的形式,这种窟形与巩县、北齐响堂山等地石窟一致,而窟内雕凿的仿木结构与麦积山同期洞窟相近,而须弥山北周洞窟中将中心柱与仿木结构相结合的形制,成为其独有风格;唐代中心柱窟四面各开一龛,左、后、右三壁各开二龛,形成三壁六龛,中心柱四面开龛的造像布局形式。这是本地区北周、隋代中心柱窟发展演变的结果,同时,须弥山唐代中心柱窟的形制和造像也受到邻近地区彬县、庆阳等地风格影响,大佛窟和佛殿窟也受到龙门、云冈等石窟的造像风格影响深远。因此,须弥山中心柱窟的开凿,更多的是受中原等地石窟的影响,但和中原等地石窟也不完全相同,有其民间性和地域性特点,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雕塑技法、美学思想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三)穹隆顶窟类型

须弥山石窟在西魏时出现的穹隆顶窟类型,穹窿顶是石窟窟顶结构组合中比较常见的形制,并且这种窟形只有在宁夏须弥山石窟和新疆龟兹石窟中存在,在中原等地石窟中还没有发现同样的样式和例子,这种穹窿顶石窟出现在须弥山,应与同处于丝绸之路上的龟兹国佛教传播有关,也可能与来自西域而定居原州的中亚粟特人有某种关系。但这种穹隆顶窟的建筑形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乌尔古国。此外还可见于伊朗、罗马等处的古建筑。以后这种穹顶技术又为伊斯兰建筑继承和发展。在印度、阿富汗巴米扬等地石窟中都有穹隆顶窟的形制。这种穹隆建筑的顶心部位做成圆状,象征着天空,这种“天穹”的概念并不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方的希腊罗马,东方的印度、中亚、中国等均赋予此含义。

三、结论

须弥山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外来文化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须弥山石窟各个时期的石雕造像特色鲜明,既有自己独特的石窟艺术风格,呈现出了深厚的时代特征,其民族化、世俗化的特征明显,又反映出来自云冈、龙门、巩县及东部邻近地区诸石窟和南部麦积山与东部北齐石窟的影响,同时,须弥山石窟石刻雕凿的造像艺术手法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础。

须弥山石窟中出现的特殊中心柱形双层礼拜道的支提窟及穹隆顶窟类型,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石窟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影响力更加突出,是独一无二的重要标本,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其也是一种开放、兼容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多种石窟建筑类型共存的历史遗存,数千年来,成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共同圣地。

参考文献:

[1]薛正昌.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J].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

[2]韩有成.须弥山北周石窟特征[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7(2):62-64.

[3]傅熹年.麦积山石窟中所反映的北朝建筑[A].文物资料丛刊[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陈悦新.须弥山早期洞窟的分期研究[J].华夏考古,1985(4).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
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比较及发展策略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其他综合收益的国际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我国科技决策咨询发展现状及完善
关于pps抽样技术在全国各地社会工作人员考试合格人数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