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今男裙现象

2018-05-14张若楠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裙装

【摘要】当代以西方服饰文化为主流,裙装似乎为女性专利。“男裤女裙”已成为区分性别的符号。然于历史中,男性“着裙久矣”,在现代社会也有男性着裙现象。“帬”古时指作下裳,今日专指为裙。它围绕下半身,略带环形,与裤装皆为下装的基本形式。本文按时间轴纵向论述中国古代史和西方服装史中的男裙,再将它们横向对比,并就当代男裙现象展开论述。

【关键词】裙装;男裙;服装史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代服裝史中的男裙

中国为“衣冠古国”,服饰文化包含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天人合一”的哲思、深远独到的文化内涵。

原始时期人们生产力智力发展水平低下,用树叶裹或兽皮包裹下体部位,最早的裙产生于此。《易·系辞》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自此,中国古代“上衣下裳”制被视为最庄重正统的服装制度。商代男服下“裳”长及足踝,周朝时更趋于完备的管服制,始将“裳”前后片合为一体。春秋战国群雄割据,诸侯争霸,为方便骑马,人们将“衣裳相连”。“续衽钩边”,无叉且衣襟加长,形成三角绕至背后,以丝带系扎,长直足踝或及地,走路骑马却不觉拘谨。此为风靡战国并对后世产生影响的深衣。深衣有裙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为裙的一种。汉魏六朝男裙之风犹盛,贵族子弟以穿裙着木屐为风尚,称“帬屐少年”。古代中国的男装多以广袖袍服、长衫为主,袍在某种定义中也为裙裳。隋唐后,男人不再穿裙。黄帝被公认为人文始祖,因此,历代皇帝的服饰仍为“上衣下裳”制。

二、西方服装史中的男裙

有假说认为,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缠于腰或臀部的绳,后绳挂物形成小围裙,最终发展成裙、裤与其他,最早的穿衣动机是装饰或巫术与作为护符。还有学者认为其出于人的羞耻心来遮蔽性器官。

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和当时生产力的制约是构成古代西洋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因地中海周围文明古国多处热带与亚热带,当地人们着装应为避暑。如古埃及服装除绳衣“里嘎丘阿”(ligature)外,男性皆着裙装。含腰衣“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筒型连衣裙“丘尼克”(tunic)、宽大贯头衣“卡拉西里斯”(karasilis)、长袍“罗布”(robe)、披肩“肖尔”(shawl)等。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王朝时代、巴比伦王朝时代与亚述帝国时代男性穿裙装。苏美尔时代的男子全身仅着缠腰布“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流苏饰裙“卡吾那凯斯”(kaunakes)或身缠羊皮条形成卷衣或肩披斗篷。

巴比伦男装卷衣裙形式大致分两类:一为螺旋式的卷衣;另一为袈裟状披挂于身上的斗篷。亚述的男装大体分为丘尼克和披肩两大类,奴隶穿短裙。

爱琴文明中,克里特文化的顶峰时期出现男子着围裙状短裙。希腊服装是将方形布在身上缠裹、披挂而成且无缝制。从着装形态大致可分为希顿(chiton)和希玛纯(himation)。

古罗马沿袭了古希腊的服装文化,不同的是罗马服装具有更加明确的性别观念。罗马男性的外衣托加缠裹在身上,外形像层叠的连衣裙。罗马内衣丘尼卡相当于希腊的希顿,是一种袋状贯头衣。

中世纪服装文化受基督教影响,人们穿衣服是为了遮掩身体。服装形态从古罗马南方型的宽衣文化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经“罗马式时期”和“哥特式时期”的过渡形成日耳曼人为代表的北方型窄衣文化的延伸发展。

公元391年,罗马普及富有宗教色彩的服饰文化,称“达尔玛提卡”(dalmatica),是不分性别的贯头裙。拜占庭时代贵族男装出现裤装,这在罗马时代曾被视为东方蛮族的风习,受贵族鄙视。但在开放的拜占庭,皇帝带领裤装正式登上服装史的舞台。与南方型罗马时代相比,处于严寒北地的日耳曼人为御寒使服装样式封闭窄小,且为了活动变为二部式结构,与上述不经裁剪,直接缠裹或披挂形成的连身裙形成对比。随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相互交流,服饰也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男子同样身着丘尼克和罗马式斗篷,不同的是在丘尼克下穿了长裤。

哥特式初期男女着装都以宽敞筒型为主。13世纪出现立体化裁剪,服装由二维向三维发展。

14世纪中叶,男性服装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尔波(pourpoint)与肖斯(chausses)的二部式形式。自此,富有机能性的二部式取代传统一体式筒型样式,使男女服装在穿着形式上分离,服装性别区分在造型上明确下来。外观上,近世纪服装有将性别极端分化的特征,夸张强调男女性特征差异。

巴洛克时期的法国风时代男服出现了裙裤“朗葛拉布”(petticoat breeches),为腰部有褶的及膝宽松半截裤或裙。

自近代后西方社会的男性很少在日常生活中穿裙装了。但20世纪50年代 “嬉皮士”(hippie)、70年代华丽摇滚(Glam Rock)运动和70年代中期朋克摇滚(Punk Rock)时期,有些特立独行的男性群体还是会穿着裙装彰显反叛精神。

三、当代男性着裙装现象

当代依然有许多地区保留男性着裙装的习俗。最著名的男裙当属苏格兰民族文化的符号性标志-格子短裙“基尔特”(kilt)。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土著居民服饰甚至与原始时期一样将方形布料垂坠包缠于身体上。以土著民较集中的南太平洋岛国为例,土著人主要分布在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等岛国,如“爱美”的斐济男人生活或工作皆着称作“SOLO”的裙。

非洲某些地区男性有穿包缠式裙的习俗。如西非加纳的Asante成年男子或东非的一些游牧部族。

亚洲、大洋洲或美洲的许多地方都有缠腰布样式,被统称为纱笼(sarong)的男裙。如印尼与泰国男性穿纱笼类服装。印度男人穿着的缠腰布都是未经过裁剪的整块面料,在教义中这是神圣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也有类似缠腰布的男裙。阿拉伯世界中男性常常穿着袍裙式长袍,最具代表性的是源于土耳其长至脚踝或及地的Caftan式长袍,在全世界的伊斯兰地区和民族中普遍存在。最初是为了在特殊的沙漠环境下生存所设计的制式,逐渐变成了穆斯林的传统服装。

现代社会性别平等,裙装并非女性专属。时尚界支持男性穿裙装的代表有著名服装设计师让·保罗·高缇耶(Jean-Paul Gaultier)和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2004年,法国设计师让·保罗·高缇耶赞助了博爾顿服装学院举办的展览“勇敢的心:男人穿裙子”。高缇耶说:“我并不是要让所有男人都穿裙子。我只是想让他们有穿裙子的自由。”对外宣告“同性恋”的小马哥也多次以裙装公开亮相。还有今天某些庄严场合的男性,例如教会或法院的权威人士多身着长袍。

T台上的男性多少实现了时尚领域的“自由平等”,生活中男人摘下面具通过服装随心所欲表达自我,恐怕还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关于跨性别人群、异装癖人群等也有选择裙装的权利。

四、结论

起源于黄河文明的中国地域环境相对封闭与固定,经历一次次的分裂与融合且历代都将服装与社会伦理功能挂钩,汉民族整体服装形制得以延续,以“宽衣博带”“广袍大袖”为主。由于受封建统治与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穿衣讲究“包”与“藏”,有东方式的矜持。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服装史中男性穿着在我们今天看来基本属于“裙”的服装,反而更加能体现出男子的儒雅风度与文化内涵。而西方文明是以地中海的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爱琴海文明为基础的,因为气候炎热与古时材料与技术匮乏,所以当地男性穿着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裙装。西欧国家在经过中世纪与拜占庭文化发展后形成了基督教文化圈,于是男裙又带上了宗教色彩。中国古代男裙与西方古代男裙的形成原因、发展条件、制作与穿着方式、文化内涵都是不同的。

现代社会中穿着男裙的民族或国家,原因有地理因素造成气候炎热,历史服装的传承与延续,宗教信仰与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或者生活习俗的浸染,男性穿着裙装反而更具特色。有些男性穿着裙装则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宣扬了一种审美意趣与时尚态度。

笔者认为,“裙”不仅是女性专属的服装,男性也有选择裙装的权利。在这个多元化发展、强调个性、有趣味性的时代,男性对服装的穿着可以有更多尝试。服装设计行业在对男裙的设计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当岐.男裤女裙——服装的性别符号[J].装饰,2008(1).

[3]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4]安广禄.趣话古代男裙[J].国学,2008(10).

[5] 蔡建梅.现代男裙审美批判及发展策略研究[J].美术大观,2011(6).

[6]许晓慧.“颠覆”还是“传承”—现代男性穿裙装现象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4).

作者简介:张若楠(1994-),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服装艺术与设计。

猜你喜欢

裙装
BUST IntoBloom
春绽
人鱼亮片
盛夏裙装
明快裙装
趣味几何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
约会春天 春季大流行
裙装派VS裤装派
针织衫的华丽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