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一字竹象甲试验

2018-05-14洪小平叶盛清王建兵吴国华赖超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4期

洪小平 叶盛清 王建兵 吴国华 赖超

摘   要   [目的] 分析一字竹象甲在丽水地区的为害情况及在毛竹笋上的产卵规律,研究“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技术”的防治效果,为一字竹象甲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以丽水地区龙泉市、庆元县、遂昌县为研究区域,统计丽水地区一字竹象甲的为害面积及为害程度;设置试验样地,统计虫害笋上不同区间内一字竹象甲的产卵数量;设置处理样地与对照样地,统计样地的虫株率及竹笋单位虫孔数量。[结果] 2010—2014年,丽水地区一字竹象甲平均每年发生面积为3 127.6 hm2,呈现增长的趋势;一字竹象甲在竹笋的产卵部位主要集中在笋尖以下30~40 cm、40~50 cm、50~60 cm三个中部区间内,其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区间;采用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处理样地的虫株率比对照样地小27.1百分点,单位虫孔数量诱饵笋比对照样地竹笋多15.35个,差异均为极显著。[结论] 丽水地区的一字竹象甲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塑料薄膜套袋的长度至少应在60 cm以上;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技术对一字竹象甲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一字竹象甲;笋尖套袋;饵笋诱杀防治技术;产卵规律;浙江省丽水地区

中图分类号:S43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0.007

龙泉市、庆元县及遂昌县是浙江省丽水地区毛竹重点产区,现有毛竹林总面积8.23万公顷,年产值达54.26亿元,毛竹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字竹象甲(Otidognathus davidis)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是毛竹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近几年来,该虫在龙泉市、庆元县、遂昌县毛竹产区暴发成灾,造成毛竹断梢、竹材变脆、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了毛竹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3]。经济有效地控制一字竹象甲为害,是实现兴林富民的一项重要的森防工作任务。当前,针对一字竹象甲以使用化学农药竹腔注射防治为主,虽能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存在造成毛竹基部黑斑,严重影响竹材利用和质量,降低竹材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污染、为害人畜安全等问题,迫切需要探寻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4-6]。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了采用笋尖薄膜套袋技术防治一字竹象,效果明显,且能解决药剂防治一字竹象甲所造成的竹材质量低、害虫抗药性增强及环境污染风险高等问题[7-9]。但全林竹笋套袋劳动力成本较高,也存在一字竹象甲强行产卵及远距离扩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分析一字竹象甲在丽水地区的为害情况及其在毛竹笋上的产卵规律,研究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技术对一字竹象甲的防治效果,以期为一字竹象甲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丽水地区一字竹象甲为害情况调查

自2010年开始,于每年5月一字竹象甲发生期,对龙泉、庆元、遂昌三个毛竹产区进行一字竹象甲为害情况调查,统计一字竹象甲的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

1.2 一字竹象甲产卵规律研究

在一字竹象甲为害严重的龙泉市查田镇大樟岙村、龙泉市八都镇松际村、庆元县黄田镇三溪村、遂昌县应村乡东源村的毛竹产区选定4个试验区,每试验区设置2个样地,面积不小于(2×667) m2,每个试验点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出笋情况相似。在每个样地内,选定不少于50株出笋日期一致的竹笋作为标准笋。4月底调查各样地标准笋,砍伐其中虫害笋,选定其中50株,按距离笋尖以下不同长度划分为若干个区间,统计虫害标准笋上不同区间内一字竹象甲的产卵数量,分析其产卵数量与至笋尖距离的关系。

1.3 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技术对一字竹象甲的防治试验

在龙泉市查田镇大樟岙村、龙泉市八都镇松际村、庆元县黄田镇三溪村及遂昌县应村乡东源村选定4個毛竹防治试验区,面积均为2.67 hm2。在每片毛竹试验区中设置3个处理样地和3个对照样地(即4×3=12次处理重复),每个样地面积1 333 m2,按长方形设计样地(规格为44.4 m×30.0 m)。样地与样地之间相隔距离30 m,每个试验点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出笋情况相似。在处理样地内,当大年春笋长到1.2~1.5 m高度时,采取塑料薄膜长袋(规格:长度85 cm,圆度直径14.6 cm,厚度0.5 mm)笋尖套袋防治一字竹象甲,并在每个处理样地中按从下至上“S”形排列预留10%的竹笋不做套袋处理,作为一字竹象甲的诱饵笋供成虫产卵,同时选定出笋日期一致的10株诱饵笋作为标准笋;在对照样地中,笋不做套袋处理,同时选定出笋日期一致的10株竹笋作为标准笋。

5月中旬,一字竹象甲产卵结束后,统计处理样地、对照样地中竹笋的虫株率;同时将标准笋伐除,统计处理样地、对照样地中每株标准笋上的一字竹象甲成虫为害虫孔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每个样地的标准笋单位虫孔数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3和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竹笋不同部位产卵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对样地虫株率及样地标准笋单位虫孔数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0—2014年丽水地区一字竹象甲为害情况

由表1可知,2010—2014年丽水地区的龙泉、庆元、遂昌三个主要毛竹产区县(市)均有一字竹象甲发生,三县(市)5年内合计发生面积为15 638.2 hm2,平均每年发生面积为3 127.6 hm2。自2010年起,随着丽水地区毛竹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的推行,一字竹象甲在龙泉、庆元、遂昌三县(市)的合计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2012年达最低。随后发生面积又逐渐增大,2014年发生面积超过5 000 hm2,较2012年增加了近3倍。其中以龙泉市的变化最为明显,2012—2013年,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的发生面积控制在622~765 hm2,而2014年突然爆发,发生面积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倍以上。

2.2 一字竹象甲的產卵规律

由表2可知,一字竹象甲产卵范围在自笋尖以下20~80 cm的长度内。笋尖20~30 cm为16粒,占总产卵量的11.8%;30~40 cm为33粒,占总产卵量的24.3%;40~50 cm为49粒,占总产卵量的36%;50~60 cm为35粒,占总产卵量的25.7%;60~70 cm为2粒,占总产卵量的1.5%;70~80 cm为1粒,占总产卵量的0.7%。统计得出,笋尖以下20~60 cm长度范围的产卵量为133粒,占总产卵量的97.8%。

由表3可知,相伴概率Sig.为0.000,小于0.01,表明各产卵区间的产卵量差异极显著。在0~10 cm、10~20 cm及80~90 cm 3个长度区间内,一字竹象甲均不产卵,其产卵部位主要集中在笋的中部,即30~40 cm、40~50 cm、50~60 cm三个长度区间内。方差分析表明,中部各区间的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区间。

2.3 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技术对一字竹象甲的防治效果

由表4可知,处理样地虫株率均值为6.2%,最大值为12.5%,最小值为0;对照样地虫株率均值为33.3%,最大值为42.9%,最小值为23.1%。处理样地的虫株率均值比对照样地小27.1百分点。由表5可知,相伴概率Sig.为0.000,小于0.01,表明处理样地与对照样地中竹笋的一字竹象甲虫株率差异极显著,即处理样地的虫株率显著降低。

由表6可知,处理样地的诱饵笋单位虫孔数量均值为19.79,最大值为23.20,最小值为16.00;对照样地的竹笋单位虫孔数量均值为4.44,最大值为6.10,最小值为2.30。单位虫孔数量均值处理样地诱饵笋比对照样地竹笋多15.35个。由表7可知,相伴概率Sig.为0.000,小于0.01,表明处理样地诱饵笋与对照样地竹笋的单位虫孔数量差异极显著,即处理样地诱饵笋虫孔数量显著比普通竹笋大。

3 结论与讨论

虽然自2010年起随着丽水地区毛竹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的推行,丽水地区三个毛竹主要产区县(市)一字竹象甲的为害情况有所缓解,但目前该虫害发生面积呈现反弹的趋势,其原因是治理力度放缓及害虫抗药性提升,由此可见该地区一字竹象甲的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

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技术是对一字竹象甲防治技术的探索和创新,本文在分析一字竹象甲在丽水地区的为害情况及在毛竹笋上的产卵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技术对一字竹象甲的防治效果。

1)一字竹象甲产卵规律:一字竹象甲在竹笋的产卵部位主要集中在笋尖以下30~60 cm长度范围内,中部各区间的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区间。

2)根据一字竹象甲产卵规律,塑料薄膜套袋的长度至少应在60 cm以上。此外,笋尖套袋时间一般选在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一字竹象甲成虫出土为害春笋前。当大年春笋长到1.2~1.5 m高度时,竹农应马上开始笋尖套袋,并根据春笋出土的不同时间,隔天进行笋尖套袋,直到把出土留竹的春笋全部套完为止。

3)笋尖套袋结合饵笋诱杀防治技术对一字竹象甲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该法操作简便,既解决了以往单纯套袋防治可能造成的成虫扩散风险,又不会对竹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此外,伐除诱饵笋可以集中除治幼虫,减少第二年虫口密度,同时可以获得幼虫食品。该防治技术有助于竹林生态经营、竹农减灾致富,其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蔡富春,牟建军,汪和燕.毛竹一字竹象甲成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15-117.

[2] 王义和.一字竹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研究[J].安徽林业,2006(5):43.

[3] 章秋林,吕俊锋,何宗圭,等.龙泉市一字竹象甲综合技术防治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141-142.

[4] 章秋林,吴志敏,洪小平,等.竹腔注射技术防治一字竹象甲推广试验[J].江西林业科技,2003(5):48-51.

[5] 王浩杰,徐天森,郑国华,等.甲胺磷对一字竹笋象成虫的毒杀作用[J].林业科学研究,1993(3):19.

[6] 杨国荣,陈建寅,蒋平,等.一字竹象虫防治方法试验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2,12(1):23-26.

[7] 胡永旭,陈世通,陶义贵.一字竹象甲的防治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2):66-67.

[8] 叶亿明,陶红飞,朱小环,等.笋梢套袋防治一字竹象甲为害效果[J].世界竹藤通讯,2013,11(2):34-35.

[9] 蔡富春,牟建军,吴智敏,等.笋尖薄膜套袋防治毛竹一字竹象甲技术初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