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稷下学宫的地位与贡献

2018-05-14王志民

山东画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诸子学派齐鲁

王志民

稷下学宫促进了先秦学术思想的繁荣,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重要的一环,其辉煌的成就对后世影响甚远,从其促成中国文化史上巅峰时代的诸子百家争鸣这一历史功绩看,其地位和贡献可见一斑。

在稷下这个自由、宽松的学术天地中,各大学术派别诸如儒、道、法等相互辩难,他们还对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内心德、欲、情、智的关系,以及人身与外界物、俗、时、俗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各家各派各抒己见,稷下学宫成了百家争鸣的主阵地。为何唯独齐国的稷下学宫却成为了百家争鸣的主阵地呢?从诸子六家的代表人物来看:儒家之孔子、孟子,墨家之墨翟,都是鲁人;阴阳家之邹衍、邹爽,都是齐人。儒家大师荀子虽为赵人,但十五之年即游学齐国稷下,“三为祭酒”,久居齐地三十余年,实可算作齐人。其余三家,情况各异,但都与齐鲁关系密不可分:道家之代表人物老、庄,虽皆非齐鲁之人(庄子为宋国人,一说为今山东东明县人,地近齐鲁),但道家思想之产生却与齐国有密切关系。诸子多半出自齐鲁或受齐鲁之风影响。这为稷下学宫的创立提供了人才资源。当时大多数学者以齐鲁为基地从事远涉近教的活动。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是各学派诸子学者聚集最多、活动最频繁、影响最大的地方,这为诸子在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作了最重要的学派条件准备。另外,齐国发达的交通,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兼以齐国政治上实行开明君主制,又为学宫建在齐国,成为百家争鸣的主阵地创造了物质准备与政治条件。

稷下学宫是培育学派的沃土。不同学术思想之间的争鸣激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思路,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方法,从而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学派,典型代表如黄老道家和阴阳五行学派。同时,稷下争鸣又使原有学派在与对手的论争中不断深化思想,理论体系亦臻于完善,同时又各有侧重发展,出现新的支派。如稷下的儒家,前有孟氏学派,后有孙卿一流,都是影响极大的学派,他们思想的变化发展,充分体现出对诸子各家思想的充分吸收与融合。孟子吸收了宋、尹学派中主张人欲固寡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主张,其善养“浩然之气”的理论,明显含有宋钘“精气”说的成份。一方面继承孔子之儒学,另一方面又大量融合稷下诸子的思想,才使孟氏之儒更多带上了战国时代的特色。在稷下争鸣中原有学派有了深入发展。

稷下学宫是大师的摇篮。稷下争鸣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留下了大量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稷下学术中心存在时间长达一百五十余年,各派学者至此计以百千数,共同在稷下讲学、争鸣、辩难,彼此吸取对方观点,弥补自己不足,在争鸣中融合,又在融合后争鸣,多家思想并争,各派观点齐鸣,稷下实是一块产重大学术成果和“集大成”式思想家的肥厚土壤。几乎每个思想家的思想都不是纯属哪一派的,都带有集大成的特点。齐宣王时曾将稷下著名学者七十六人封为上大夫,从有关资料记载及其学术观点分析,传名后世者,儒家有孟子、荀子,道家有彭蒙、田骈、环渊,法家有慎到,阴阳家有邹衍、邹爽,名家有儿说、田巴等人。

稷下学宫是博士制度的先声。稷下之学对秦汉博士制度的建立和發展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齐之稷下先生,在汉人著作中,有称其为博士的,如《说苑·尊贤》言“博士淳于髡”;亦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许慎《五经异文》)之说,这说明稷下学宫很可能就是博士制度的滥觞之地。其次,汉代博士官有被续称为“稷下”者。如博士叔孙通即被称为“稷嗣君”,说他是“嗣风于稷下”。郑玄《书赞》也称“我先师棘(稷)下生孔安国”。可见,汉人将博士之官视为稷下后继。再次,稷下先生有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而秦汉设置博士之数“博士七十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也与之相似,博士的员额等制度很可能是直接沿袭了稷下之制。可见稷下之学对秦汉博士制度影响之大。

稷下的百家争鸣,已是两千年前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遥远的亮光了,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星空中。千百年来,它时时撞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记忆,今天,我们仍然感受到它对民族未来的文化建设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走向,所具有的启迪作用与重大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诸子学派齐鲁
齐鲁声音
具有创新价值的伯明翰学派文化阐释
Researchontheoriginofsalonphotography
The Path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重“流派”、弃“宗派”与讲“学派”
从《文心雕龙.诸子》看刘勰文学精神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
齐鲁书社
童话离不开各种小动物
论浙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