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授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2018-05-14陈豆豆

课外语文·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讲授法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堂合作学习的方式引起了教育者的关注和热议,传统讲授法的教学效果受到质疑,讲授法难道就没有教学价值了吗?笔者将以王崧舟老师讲授的《长相思》为例,具体分析讲授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关键词】讲授法;语文教学;高效运用;王崧舟;长相思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讲授法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高效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课堂合作学习的方式引起了教育者的关注和热议,传统讲授法的教学效果受到质疑,一些教师甚至谈“讲”色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讲授法就是与课改精神背道而驰。讲授法难道就没有实际教学价值了吗?笔者将以王崧舟老师讲授的《长相思》为例,具体分析讲授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一、讲授法的定义及辩证认识

讲授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评价现象和阐明规律的基本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效率高,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所以一直在课堂教学方式中占据重要地位。讲授法的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它適用范围广,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授课,其次学生也可以更加系统高效地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并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教材内容,最后它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然而,讲授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讲授法作为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学生依赖教师的讲授,不肯自己动脑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力就会得到限制,极其容易形成“满堂灌”或“注入式”教学。同时因讲授法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的讲授,很难顾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难以得到真正施行。

可是,讲授法并不等同于满堂灌。满堂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不顾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一味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忽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求他们死记硬背。讲授法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只要教师能够合理利用它的优势,学生也能在其中学会启发、获得思考。

二、讲授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讲授法如果运用得好,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教学技能;运用得不好,就有可能演变为“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成为既难以唤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又难以启发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笨拙教学技能。接下来,笔者将以王崧舟老师讲授的《长相思》为例,探讨如何走出误区,使讲授法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高效的运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确保教学不偏离主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明确需要哪几种方法的配合使用。讲授法因为是由教师讲授为主,就更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配合使用。课堂教学要改变一讲到底的状况,必须打破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学习这种单向传授的学习模式,必须与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如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克服讲授法的缺陷,并通过其他教学方法的加入提高教学效率。

王崧舟老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不仅综合运用讲述、讲解、讲评、讲演等四种讲授方法,还积极运用了朗读法和情境教学法,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在进行经典古诗词教授的过程中,朗读法是教师们经常会采用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王老师自然深谙此道。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在读中体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据《长相思》的课堂实录显示,王崧舟老师将诵读贯穿整个课堂,不仅有学生默读、全班齐读,还有教师示范读、配乐朗读等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朗读法的使用不少于十次。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对诗词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另外,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悟作者心中惦念的“故园”,王崧舟老师还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他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故园的场景并诉诸文字,在学生记录的过程中,播放了《琵琶语》这首音乐,伴随着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到作者所描述的那个情境中了。

(二)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储备对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旧知识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因此,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保证讲授的知识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有意义的联系。

王崧舟老师的课一共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在第一环节,王崧舟老师采用比较的方法,概括了王安石和张籍笔下的乡愁,让学生巩固旧知,思考新知,自然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乡愁的探寻。以回顾旧知识的方式,使学生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

从王老师的备课录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互文作为一种刚刚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古典修辞手法,得让他们了解一下吧”,“虚与实、冷与暖、事与情、苦与乐,这些林林总总的对比结构得让学生有个发现吧”,“诗人的身心矛盾、身心冲突得让学生去感悟吧”。通过这些记录,我们不难看出,王崧舟老师认为,词中互文的修辞手法高于学生的认知范围,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去讲授的,而词中的对比结构也需要老师去点拨,不然以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很难发现的。由于现今的学生普遍阅历偏浅,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纯粹,所以也很难体会到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三)科学组织教学内容

准确而深入地解读文本并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师想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讲授活动开始前,教师要系统、灵活、全面地把握教材,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凡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知识点都应该拿来加以细致地研究,并把它有机地纳入课堂所要讲授的内容之中。课堂讲授不应该照本宣科,抱着书本和教案不放,而应该以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参考,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使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有这样,课才会越讲越宽,越讲越活,学生也能很容易地把握好教师所讲的内容。

王崧舟老师在备课时,对词人纳兰性德做了深入的研究,他不但熟知纳兰性德的生平事跡,还研读他的其他作品。在这样的基础上,王老师对文本内容把握得也就更加深入了。他旁征博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了纳兰性德《菩萨蛮》中的两句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词人内心复杂痛苦的情感,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古诗词的积累量。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学生基本上是能做到感同身受的。

根据课堂教学实录可以发现,王崧舟老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通过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词人笔下的乡愁进行探寻;二是让学生通过想象体会作者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三是拓展“故园”的意象。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乡愁”内容展开,有序而系统,这样学生对教材内容和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的把握也是完整和系统的,而不是局部和零碎的。

(四)强化讲授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工具,教师语言表现力的强弱,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语言转化为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经过教师自己重新组织的口头语言应该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形象性以及情感性等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锻炼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趣味化,使学生乐于学习。

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他的诗意语文教学,他精致的语言使得讲授的内容更加引人入胜,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听课兴趣。比如,在学生想象了故园的情景后,王老师用这样的语言引导朗读: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月下和妻子相偎在一起的那份温馨,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

再如,要求学生以不同身份问“为什么要离别”时,王老师用这样的语言引导:

师:长亭边,杨柳依依,妻子站在送别的路上,问纳兰性德— 生: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长亭外,秋风瑟瑟,白发苍苍的老人问纳兰性德……生: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王老师诗意的语言将学生立马代入到作者纳兰性德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发散,同时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也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此外,学生如果能长时间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学习,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五)把握好讲授的时间

讲授法是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和交流。如果教师只注重一味地向学生讲授知识,而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毫无疑问这节课是不成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情况,合理安排讲授的时间,适当变换教学模式,从而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

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一共有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讲授方式都有所变化,注重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他通过多次和多种形式的讲授和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各种角色中转换,从而展开一场与词人的情景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词人复杂的心理感情。王老师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将目光聚焦于课堂。

三、结语

王崧舟老师讲授的《长相思》,综合利用四种讲授方式,并以声情并茂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介绍清晰简洁,分析步步深入,阐发水到渠成,达到了理想的讲授效果,体现了语文教师课堂讲授的完美技能。事实证明,只要教师能正确利用讲授法并发挥它的优势,讲授法的课堂也同样精彩。

参考文献

[1]徐林祥,张中原.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高永洁.讲授法在语文新课改实验中的实施[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从华,施旭晖.以学情分析为中心,整合阅读教学内容[J].基础教育研究,2015(13).

作者简介:陈豆豆,1995年生,女,扬州大学文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学科为教学语文。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讲授法语文教学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为课堂讲授法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