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园林蕴含的农家生活情趣探析

2018-05-14任耀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7期

任耀飞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忘却烦恼、回归自然成为都市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而园林蕴含着丰富的农家生活情趣:朴素的自我劳动,兼补生活所需;庭院化的园圃,蕴含朴素的民居意识;以美的形态,再现农业景观等特质,使城市居民再次深切地体会到使人心情愉快的农业生态美韵味,农业文化旅游随之蔚然成风。

[关键词]传统园林;生活情趣;农业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农业文化旅游,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文化园林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在愉悦人们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文化园林为何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热闹拥挤的城市生活日益让人们感到厌倦,忘却烦恼、回归自然成为都市人迫切向往的生活方式。而园林蕴含着丰富的农家生活情趣:朴素的自我劳动,兼补生活所需;庭院化的园圃,蕴含朴素的民居意识;以美的形态,再现农业景观。恬静、闲适的氛围让城市居民再次深切地体会到使人心情愉快的农业生态美韵味。

1 朴素的自我劳动,兼补生活所需

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者大多崇尚亦耕亦读的自给自足生活,他们在摆脱繁重的农业劳动后,还不忘将“锄园种花,凿池开圃”的朴素自我劳动体现在自我设计和营造的园林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在他会稽别业里还保留着一定比例的农作物种植与生产。特别是他在《山居赋》中就这样描述:“可耕地是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而通阡,粮食、蔬菜齐全,百果备列”,可以说会稽别业就是园林化了的自给自足庄园,生产出的农产品完全可以兼补生活所需。

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他的诗词中也不时提及他在自己辋川别业园内自我劳作的情景,比如在《辋川别业》里“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及时春耕,在《酬诸公见过》里“屏居蓝田,薄地躬耕”亲自下地耕作,在《瓜园诗》里“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将要出门锄地,王维自己亲自躬耕薄田直接生产着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资。

根据文献资料我们还可以发现:白居易的履道坊园、杜甫的浣花溪园林和清代的南京愚园,还有无锡私家园林“泉可以酿,果蔬可以羹,鱼鳖虾蟹可以杳客”(《王世贞安氏西林记》)等等,都蕴含了特色鲜明的为农而作实用因子——自给自足,耕以足食。

2 庭院化的园圃,蕴含朴素的民居意识

家庭宅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民居场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畜之以鸡豚狗彘”,在宅基地周边不仅种植农作物,也养殖了一些家禽,营造了景色宜人、充满生机的美好景致,是人与自然能充分交融的宜居场所,因而在传统园林的设计营造中往往也留下了人们追求理想人居环境的烙印。

基于这种考虑,园林无形中也寄托了人们作为修身养性、怡养天年的朴素民居意识,人们在设计和营造的私家园林在功能上也趋向宅、住、赏合一,西晋石崇“弱冠登朝,历位二十五年,五十以事去官。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洛阳别业”(《思归引诗序》)。唐代白居易在长安居常乐里也有园林景象:“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北宋著名宰相富弼辞官后也将富郑公园作为他自己的宅園生活了将近二十年,“郑公自还政归第,燕息此园,凡二十年”(《洛阳名园记》)。而宋代沈括在梦溪花园中居住八年,在此期间写成《梦溪笔谈》、《梦溪忘怀录》、《良方》、《论茶》四部著作流芳于世。我们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扬州的个园,上海的豫园等闻名遐迩的园林还保留着当年园主人的住宅遗迹。

明代造园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也有精辟论述:“凿井须于竹树之下,深见泉脉,上置辘轳引汲,不则盖一小亭覆之……”(《长物志·凿井》),设于园林庭院内的水井,除了用于浇灌花木外,还能欣赏到修绠汲水,汲出园林水井的独特风景,体验放绳垂桶,品尝“井中吊水”的无穷乐趣。

3 以美的形态,再现农业景观

人们进行农业生产起初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农业本身不仅具有主要的物质生产功能,还具有精神层面的农业美,人们不断发现这种农业美并以美的角度将之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营造中。

宋代皇家御苑艮岳中的玉宸殿、后苑宝岐殿、玉津园中农业景观较为具有特色。一些大文豪游览此地后也情不自禁有感而发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苏轼在《游玉津园》就说“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吕祖谦在《宋文鉴》卷二中也毫不吝啬笔墨“屈曲沟畎,高低稻畦,越卒执耒,吴牛行泥,霜早刈速,春寒种迟,舂红粳而花绽,簸素粒而雪飞,何江南之野景,来辇下以如移。雪拥冬苗,雨滋夏穗,当新麦以时荐”。

我们知道承德山庄、颐和园、圆明园都是清代有名的皇家园林,但在园中有康熙皇帝躬耕御田之处,有崇尚农事的乐农轩,有“多稼如云”的农事景观,展现了农业劳作的田园景象,或许有感于农业之美,乾隆皇帝还亲自命人将稻田耕作过程做成图画,并摹刻于玉河斋左右游廊的墙上。在故宫博物院我们还可以看到珍藏的乾隆时期《耕织图》美不胜收。

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季相意识深入人心。在园林领域里,也不由自主的利用花木和山水营造出“四季”之韵。将四季相变化思想直接引入造园建设的当首推唐代白居易。他在《草堂记》就有美的描述:“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裕“月”,冬有炉锋“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强烈地意识到季相变化引发的春夏秋冬所发生的园林美。这种四时交互错综展现的景观美是季相意识升华园林美的一个突出标志。清初园艺学家陈淏子在《花镜》中对植物的四季景观也有极精彩的描摹,春日“海棠红媚”、夏时“榴花烘天”、秋令“霞升枫柏”、冬至“蜡瓣舒香”,“檐前碧草”,“窗外松筠”(《花镜·自序》)。 而季相美表现尤为突出的扬州个园——四季假山被中国园林泰斗陈丛周先生称为“国内唯一孤例”。

[参考文献]

[1] 郭风平.中国传统文化概说[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62.

[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6.

[3]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