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清流关古道遗址现状调查研究

2018-05-14倪云董元亮郑珊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7期

倪云 董元亮 郑珊

[摘要]滁州清流关建成距今已有千年,是省级遗址保护单位。通过了解清流关历史,实地勘测清流关古道遗址现状,清流关古道遗址整体损坏严重,保护措施虽有但不足,风景单一,景区人流量少,针对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政府需健全遗址保护机制,增加保护力度,加强宣传,同时引入资金,修缮清流关遗址并就清流关现有景观进行改造,丰富清流关遗址内容,并融入滁州文化。

[关键词]清流关古道;遗址现状;遗址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国内外对线性文化遗址的关注度都在持续提高。清流关古道是江淮之间仅存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古道遗址,是古代文化、交通、商业、军事等方面历史变迁的重要考证依据。古道位于滁州市区12.5km处的关山中段,现存道路总长度约为1.7km。清流关古道始建于南唐,是古代通往南京的必经之路,史称金陵锁钥,一直到清末津浦铁路建成,清流关的交通作用降低,失去了往日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

2 古清流关历史

2.1 古清流关的建成与破落

公元937年,李昪篡位改国号南唐,将国都定于南京。当时南唐统治着江南大部分地区和江北的十四个州,但南京与其中的滁州、濠州、泗州、庐州、寿州、楚州以及光州等地区交通不便,所以在南唐建立初期便开始修建清流关,方便军事情报以及政治文件的传送,战争发生便封关防守,平时也对通商行贾放行,自此清流关在交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通往南京的必经之路。

古道遗留千年,經历了三次大的破坏,让清流关的景象不复存在。第一次大的破坏发生于抗日战争期间,关内大部分建筑都遭到了日寇的焚毁;后在大跃进时期遭到了第二次破坏,当时全国都推行破“四旧”,所以当时清流关的关帝庙以及周边庙宇都被砸毁,物品被洗劫一空,庙宇建筑成一片废墟;最具破坏的是第三次文革时期,当时清流关被炸药炸毁,同时古道上开始建筑房屋,许多清流关的石碑用于修路,修烈士陵园等。三次破坏使清流关伤痕累累,历史痕迹尚存无几,已难修复。

2.2 古清流关的历史事件

据《默记》记载,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命夺下滁州,与南唐两名守将皇甫晖、姚凤交战清流关,但清流关地势险要,唐军数量多于周军,直接攻打周军将损失惨重,在两军对峙之时,赵匡胤遇谋士赵普,得知清流关后面有一条直接通往滁州城的小路,且南唐士兵皆不知此路的存在,于是当夜赵匡胤便率领将士通过小路绕过清流关关隘行至滁州城里,趁敌方不备突袭滁州。唐军慌乱之中迎战,死伤惨重,赵匡胤随后生擒了守城大将皇甫晖与姚凤,大破清流关,成功夺下滁州城。明朝诗人殷奎的《过清流关》中有云“清流关染血滑如苔,一战平边宋祚开”,满地的战士与鲜血成就了周军的胜利,南唐的没落奠定了赵匡胤开创宋朝的基础。清朝诗人王士祯经过此关正值雨季,赋诗《题清流关》(“潇潇寒雨渡清流,苦竹云荫特地愁。回首南唐风景尽,青山无数绕滁州”)渲染了南唐一败从此没落的凄凉。

此外,元朝末年,朱元璋抗元起义,正十五年(1355)其部下常遇春于清流关出兵渡江采石,击败张士诚继而北上灭元。明朝崇祯九年(1636),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兵与明朝兵部尚书卢象升在清流关一带发生激战,起义军以失败而告终。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时期罗大刚领命于东王杨秀清前往攻打滁州,与清朝三千骑兵大战于清流关下,太平军死伤甚重,未能将关隘攻破。

2.3 古清流关诗赋考

古清流关山高路险且具重要的历史作用,擅文墨者途遇此地,不免为之感叹。在遗留后世之作中可以一窥古清流关险峻而繁盛的历史面貌。南宋陆游的《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 (“阵云冷压清流关,贼垒咿嘤气如发”)在清流关口送别友人,感受到清流关的冷风萧瑟,寒气逼人。“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出自北宋欧阳修的《永阳大雪》,表达了古清流关雪景的冷峻。因而“清流瑞雪”是为原滁州十二景之一。明朝尹梦璧也曾为此雪景感到震撼,留《清流瑞雪》(“岭控江淮高刺天,雪中形胜与云连”),这首诗表达的是古清流关的高耸入云。同朝代诗人陈琏的《清流关》(“清流山高横碧落,崖石陵层犹铁削”)中也写到清流关的高耸与其峭壁的凶险。从这些诗句中可以洞窥古清流关冷峻凶险的壮观之景,可以想象清流关的易守难攻。不过现在群山逶迤,峭壁削之已不复当初之势。

3 清流关现状调查

3.1 清流关古道基址现状

清流关古道所在位置较偏僻,交通不便,使用、游览人群较少,清流关古道周边自然植被茂密,古道似是一条林荫小径,贯穿于山中。

清流关古道基址现存总长约1.7km。古道均由石块铺筑,道路宽约2m,古道全线有明显的车轴印痕,宽度约5cm,深度不一,最深处约为15cm,车轴印痕顺着道路呈线状平行于道路边缘(如图1),轴印一般为左右两条,部分路段有三条轴印。这些车轴印痕向后人无声地诉说着古道漫长历史,日积月累的通货行贾才慢慢形成了轴印,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感。古道现有基址保存相对完整,不过道路的石块之间因多年的风化已经有很大的缝隙,石块之间皆是灰土,布满了落叶枯枝,并长有杂草。

清流关东南入口处几十米的道路是后修建的,仿照原本清流关的道路纹理印记而建的,不过差异仍然明显。遗址仅存半壁山洞、两块石碑、古井、试剑石、上马石及下马石。半壁山洞中墙体被风化侵蚀,上面长有些许植物,有近2m的砖墙,但底部已经侵蚀有较大的缝隙,道路上布满掉落的碎石。左右两侧均有一块碑,嵌于砖墙中,碑中刻有字,部分字迹清晰可见,但因石碑有损,碑上文字未能连接成段。清流关东南入口处,有民居村落,建筑俭朴老旧,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保护意识淡薄影响古道面貌,路面上的垃圾以及生活污水对路面石材造成腐蚀。

3.2 清流关古道遗址保护与发展现状

清流关古道是滁州仅存的古道遗址,安徽省旅游资源考察团及一些专家、学者曾对此实地考察,并授予“国内罕见”的评价。于1989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滁州政府到2010年出台了一份文件《关于加强清流关文物保护工作》加强了对清流关的保护,同年9月进行了清流关驿道维修工作,2014年关内发现有违建工程,进行了依法拆除并加大巡查力度,2015年对清流关大道进行延伸改造工程,对清流关古道进行了部分修缮,2016年政府肯定了清流关对于滁州发展的重要作用,隔年清流关古道遗址被列入琅琊山争创5A的景色之一,计划将清流关古道融入琅琊山风景区5A创建中,初步规划将以清流关为依托,重点突出清流关古道、北关驿道两大主题,发挥古道文化价值。

但是以目前现状来看,清流关的保护程度明显不够,实际行动不足,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清流关缺少宣传,当地居民以及滁州市民对清流关的保护意识薄弱,清流关的保护迫在眉睫。同时清流关景区现在不具备吸引游客的特色,古建筑遗留物较少,周围景观单一需要进行改造,不过清流关古道遗址的可塑性很强,进一步的规划建设能使清流关古道遗址焕发新面貌,成为滁州市的一大亮点。

4 清流关古道遗址现状问题对策

4.1 加强宣传保护

通过不同渠道加强对清流关遗址的宣传,提高古道的知名度,让清流关文化走进公众视野,引起市民的关注,引导市民自觉加入保护清流关古道的行动中。同时引入资金对清流关进行建设,丰富清流关遗址内容,融入清流关古道文化及滁州文化,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完善清流关遗址游览体系。清流关的保护不仅仅是对现状的维护,更需要对清流关遗址以及原附属的庙宇建筑进行全面的修复,尽可能地展现古清流关原始面貌。

4.2 优化景观风貌

清流关古道周围环境比较单调,遗址仅存少许遗留古物,风景的单一会缺乏吸引性,所以在保护清流关的同时对清流关的周边进行合理的优化。统筹规划经营古道沿线植物景观,增加景观节点以及休憩场所,丰富清流关古道整体景观。古道附近的山丘空间大,地形高差丰富,可以穿插台阶小径以增加趣味性。

在清流关古道附近建设驿站,对清流关古道文化进行介绍,清流关四周山体,关中遗址以及静置的湖水都是可以重点创建景观节点的地方,将四周环绕的山体进行规划整理,使其看着自然而不凌亂。关中遗址处作着重介绍,找到古清流关古庙宇古建筑对应位置进行旧地重拾,建设湖水成自然湿地丰富景观,提高清流关的生态价值、旅游价值与经济价值。

4.3 传承古道文化

清流关古道具有其独有的特色,是集古关隘、古驿站、古战场为一体的古遗址,在提升景观的同时需要深刻挖掘清流关古道文化,古清流关遗址大都处于南谯区珠龙镇内,可以将珠龙镇与清流关结合打造古关隘、古镇特色游玩,文化遗产结合,丰富游玩路线,同时对清流关是一种宣传与弘扬,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清流瑞雪等滁州十二景已难重现,但可以做小型景点观赏,让游客体验当年之景,感受滁州清流关古道特有的魅力,体现古道文化及滁州文化。

5 结语

清流关自建立以来有千年的历史,在古时候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军事作用,现遗存的1.7km的古道依稀可以洞见当年的繁盛。清流关古道作为滁州重要的文化积淀,现如今古道遗址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和保护,本文对清流关遗址的调查希望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加大保护力度并修缮清流关遗址,同时对清流关进行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南方文物,2006(3):2-5.

[2] 王玮.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关于奉化境内古道开发的探讨[J].博物馆研究,2016(3):79-86.

[3] 张锐.滁州古清流关保护与传承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5(1):5-7.

[4] 段秋岑.线性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研究——以普洱“茶马古道”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4.

[5] 朱强,李伟.遗产区域:一种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新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50-55.

[6] 李盼.遗产廊道叙事空间系统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7] 傅贵.清流关寻古[J].炎黄春秋,1997(5):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