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巴士站台设计研究

2018-05-14黄振山

工业设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巴士站台公交

黄振山

摘要:城市旅游持续繁荣发展,城市旅游的相关设施设计也亟待更新。关于旅游巴士站台设计研究几近空白,文章从现阶段公交站台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对公交站台和旅游巴士站台和用户、使用场景差异性分析,总结出旅游巴士站台设计的智能化、人性化、地域性设计原则,同时也给出旅游巴士站台相关设计方向。

关键词:旅游巴士站台;公交站台;智能化;人性化;地域性

中国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6-0039-02

1背景

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为支撑点的观光体验活动。近几年来,中国城市旅游发展迅速,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在努力打造自身城市旅游观光。与此同时,与城市观光关联的旅游线路、旅游配套设施均得到了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能享受到的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反映在产品设计上,将不再是简单地看景点,逛景区,而是向主题性、特色化、多元化和品质化发展[1]。旅游巴士站台作为城市旅游的配套设施,也是游客认识城市的小窗口,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关于公交站台的设计不计其数,设计研究系统而全面,但是针对旅游巴士站台的深入设计为数不多,设计研究也是少之又少。在知网中检索“旅游巴士站台”关键词,研究文献仍然空白。所以,笔者试图从公交站台现状出发结合城市旅游这一特性给出旅游巴士站台设计的相关理论。

2现阶段公交站台现状

公交站台设计历史悠久,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设计师从不同角度对站台进行多元化设计。随着物联网迅速发展,站台智能化成为趋势,其智能化体现在提供车辆到站时间、车辆位置信息、线路拥堵情况,路线查询,即时信息(新闻、天气、公告)发布以及媒体设备,智能化为用户为用户带来充足讯息从而用户站台等待带来更过确定感,提升用户体验。(图1)社会消费升级,人们注重产品使用体验,人性化站台也出现在城市的角落。新加坡体验式公交站台能够提供免费WiFi,手机充电,实体书借阅,艺术品展览,秋千等功能。乘客在等待的间隙享受多样的服务带来不同的用户体验。(图2)人性化不仅体现在体验优化上,还针对弱势群体进行设计,盲人站台通过触听觉方式告知盲人群体车辆信息。(图3)从可持续设计角度出发,设计师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模块化站台可以根据场地大小增加和减少模块适配场地,同时也方便了运输和未来的维修拆解。绿色节能站台通过利用环保能源和省电设计让站台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图4)此外,设计师还依据地域文化和别出心裁的创意对站台进行情感化设计,为乘客等待带来情感上的体验。

但是,据笔者实地调研发现,现阶段的公交站台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存在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大多公交站台只满足了产品的有用性,远达不到产品可用性。智能公交站台虽已落地,但仍存在信息可视性差,信息查看不方便的问题。调查发现,多数人觉得站台并没给人舒适的候车环境,区域长宽比例不合理,站台空间没有分割带来的上车拥挤,存在安全隐患。80%以上的市民觉得城市公交站台的顶棚宽度设置形同虚设,并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遮风挡雨的功能[2]。为了防止乘客躺在公交站台的座椅上,有些公交站台座椅采用前倾式座面的倚靠式设计,而这种倚靠式设计并没有缓解人的疲劳。同为站台的旅游巴士站台,在结合自身特色设计的同时,也应当将这些现存的问题考虑进来。

3旅游巴士站台与公交站台的差异

公交站台和旅游巴士站台表面上看存在很多相同点,但细分到用户和场景,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用户以及用户使用场景的差异会带来产品在功能上的差异。就拿用户主体来说,旅游巴士的主体用户是游客非城市居民,游客对旅游城市的认知程度低,来到陌生城市,相比当地城市居民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消除内在的茫然。同时,从旅游这一特定行为来看,游客和旅游巴士站台的接触产生的行为也会有更多可能。表1是公交站台和旅游巴士站台用户、场景对比。

4旅游巴士站台设计原则

现阶段针对旅游巴士站台研究内容并不多,网上可查找的相关资料也比较匮乏。多数旅游巴士站台参照公交站台进行设计,没有考虑到两者在用户,使用场景和场景需求的差异,有些旅游巴士站台与公交站台甚至共用站台,给游客带来不好的旅游体验。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以下几条关于旅游巴士站台设计原则。

4.1智能化原则

城市智能化建设正在进行中,未来的城市旅游离不开智能化。智能化重要意义是能够为被陌生感包围的游客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是集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智能旅游巴士站台设计必然是围绕着旅游展开的,而智能化集中体现在站台的智能终端上。除最为基本的车辆信息查询,路线查询功能外,旅游巴士站台智能终端可以进行旅游相关信息的查询(包括景点、美食、住宿、交通等信息查询)、车票景点门票的售卖、协助游客制定旅游线路、纪念品售卖、照片打印,明信片邮寄等一系列旅游相关的功能。智能化设计下的旅游巴士站台更像是信息源,在游客下车的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全面可靠的旅游信息,一定程度消除了游客对城市的陌生感。同时,契合旅游的相关功能为游客增加便捷的旅游体验。

4.2人性化原则

产品是为人服务的,产品设计必须以人为中心。人性化設计反映了为人设计的本质特征。设计的主体是人,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3]。用户在使用人性化产品时不仅能感受到生理上的舒适还会带来心理上愉悦。旅游巴士站台的人性化设计就要从游客这一主体出发,依据游客的身份属性进行设计。游客在站台停留时间相对较长,一方面由于旅游巴士到站周期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游客游完景点需要短暂的休息。因此,为游客设计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尤为重要。依据人流量设计的站台空间和座椅数量及其摆放,依据人体工学设计座椅形态和顶棚大小,依据人体感知觉和地域气候环境设计站台材料、站台灯光显示和温度控制装置。考虑到游客背负过多物品,站台的存包功能为外来游客减轻负担。同时,站台的一些附加功能也会带来人性化体验,如零钱换取、WiFi、设备充电等功能。

4.3地域性原则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区域内,具有悠久历史和区域特色并一直流传至今的文化传统,其表现的是在这一区域特有的地区环境、居民生活形态、当地民俗、当地的生活传统和习惯等区域形态表现[4]。城市旅游其本身就具有地域特性,展现当地的地域元素也是其核心之一。旅游巴士站台作为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其设计应当极力融合地域因素。设计师可以通过提取地域文化因子对旅游巴士站台的形态结构设计,给人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地域性不仅仅体现在站台形态结构上,使用地域性材料也会为设计带来更多的地域文化色彩,站台的媒体和广告牌在内容上也是围绕着地域文化和旅游呈现。同时也要考虑站台和地域景点的融合,风格上保持一致性,让站台成为景点的一部分。

5结语

旅游巴士站台与普通站台最大的差异在于其旅游特色,用户、场景、及其功能都因为旅游属性而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现阶段旅游巴士站台针对性研究几乎空白,笔者浅薄的分析,总结出了智能化、人性化和地域性三项设计原则。一个设计良好的旅游巴士站台应当用智能化为用户提供丰富旅游讯息,具备契合旅游场景的人性化功能,并将地域性因子渗透到形态设计中。

参考文献

[1]徐福英,马波城市旅游在中国:研究回顾与发展展望[J].旅游科学,2012.

[2]陈立蓉,杨随先基于生命周期的城市公交站台设计思考[J].机械,2015.

[3]罗碧娟.儿童产品的人性化设计[J].包装工程,2006.

[4]乔今.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J].包装工程,2015.

猜你喜欢

巴士站台公交
寻找93/4站台
希望巴士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人生的站台
寒夜巴士上,两本并排的书
等公交
八号站台的那只狗
奇客巴士·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