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总氮对烟叶产质量影响

2018-05-14金辽李伟章友爱李文卿刘盛富谢可徐学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产质量总氮烟叶

金辽 李伟 章友爱 李文卿 刘盛富 谢可 徐学生

[摘要]根据浦城县当地的土壤氮素水平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影响株高,且与株高成正相关;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适宜性与施氮量密切相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提高施氮量能显著增加烤烟单叶重、每667m2产量等;在3个处理中,T3总氮9.2kg/667m2处理的大田烟株农艺性状表现最好,经济性状各方面最高,T2总氮8.5kg/667m2处理的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

[关键词]总氮;烟叶;产质量;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

烟株良好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的充分供给,合理施肥是烤烟栽培优质适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各种营养元素中,氮素作为烟草主要的营养元素,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烟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本试验是根据浦城县当地的土壤氮素水平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其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当地烤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式品种K326。

1.2    试验地点及土壤基本情况

试验安排在浦城县仙阳镇练村村,中等肥力,耕层为壤土,田块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烟—稻轮作(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小区,每小区栽烟200株,株行距50×120cm,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同当地常规。

T1:降低硝酸钾及专用肥使用量,控制总氮在8KG/667m2(硝酸钾5KG,专用肥31KG)。

T2:降低硝酸钾及专用肥使用量,控制总氮在8.5KG/667m2(硝酸钾10KG,专用肥35KG)。

T3:参照当地施肥方案,控制总氮在9.2KG/667m2。

1.4    记载内容

1.4.1    观察记载各处理生育期(移栽、团棵、现蕾、打顶、脚叶成熟、顶叶成熟时期);

1.4.2    做好试验田块土壤调查,包括田块积水情况、前茬作物、肥力情况等;

1.4.3    在打顶后5天,每小区随机选5株有代表性的烟株固定挂牌进行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最大叶面积的测定(以T3处理到达团棵期的时间为准进行测量数据);

1.4.4    病害情况:各试验小区的主要病虫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1.4.5    记载各试验处理单叶重、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以及均价等。

试验所得数据使用Excel2010、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期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在大田生育期基本一致。大田生育期均为120天。

2.2    各处理农艺性状分析

表3为打顶后5天的农艺性状,从表中可知,在株高方面,T3的株高为99.0cm,在各处理中最高,T1的株高为88.4cm,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在茎围方面,T3的茎围最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节距方面,从大到小依次时T3>T>T1,T3的节距为6.06cm,在各处理中最大;在有效叶和最大叶面积方面,T3有效叶数最多,T3最大叶面积各处理最大,依次是T3>T2>T1。综上所述,三个处理的田间农艺性状差异主要在株高方面,T3与T1有着极显著差异,T2和T1、T3间无差异不显著。T3各方面农艺性状均最优,T2次之。

2.3    病虫害发生情况

大田主要病害发生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TMV方面,T2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在各处理最高,T3最低;在青枯病方面,T2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分别为6.61%和0.92,高于另外两个处理,T1发病最轻;在PVY方面,T2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在气候性斑点病方面,各处理发病率接近,T2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略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总体来看T3抗病性最好,T2抗病性最差。

2.4    经济性状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在单叶重方面,T3为8.5g在各处理中最高,T1最低,T1与T3之间差异极显著,T1与T2之间差异显著;在每667m2产量方面T3最高,达到130.27kg/667m2,每667m2产量大小依次是T3﹥T2﹥T1,T1与另外两个处理差异极显著;在均价和每667m2产值方面,各处理均价无显著差异,每667m2产值大小依次是T3﹥T2﹥T1,T1处理与T2、T3之间达到显著差异;在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方面,三个处理的上等烟比例无显著差异,上中等烟比例T3﹥T2﹥T1,T1和T3之间差异极显著;总体来看T3总氮9.2kg/667m2的经济效益最好,在单叶重、每667m2产量等方面都极显著大于T1总氮8kg/667m2,说明总氮的施用量跟处理的经济性状显著相关。

2.5    内在化学成分分析

各处理内在化学成分见表6,从中可以看出,在烟碱方面,各处理下部叶烟碱适宜,T1中部叶烟碱略低于适宜范围,各处理上部叶烟碱偏低,综合来看各部位烟碱协调性以T2最好;在糖含量方面,各处理各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略高,T2整体更接近适宜范围;在总氮含量方面,T1和T3中部叶总氮略低,其他均在适宜范围内;在钾含量、氧化钾含量方面,各处理的中上部叶含量均偏低;在糖碱比方面,各处理各部位叶均偏高,T2相较接近适宜范围;各处理的两糖比、两糖差均在适宜范围内。综合对比之后,以T2内在化学成分含量比较适宜,各成分之间的协调性也较好。

3    結论与讨论

施氮量影响烟株生长发育,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对株高、茎围、节距、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都有增加促进作用,特别是株高方面显著相关,体现在T3处理和T1处理的株高之间极显著差异;而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适宜性与总氮水平密切相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体内在化学成分适宜性以T2总氮8.5kg/667m2处理的表现最好;提高施氮量能显著增加烤烟单叶重、每667m2产量等经济性状,T3总氮9.2kg/667m2处理的经济性状各方面最高。综合来看,若要平衡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产质量的关系,达到烟叶优质适产,施氮量宜控制在8.5kg/667m2到9.2kg/667m2之间,结合与浙江中烟品牌风格特色需求,浦城烟区最优施肥总氮控制建议在8.5kg/667m2。

[参考文献]

[1] 朱杰,赵会纳,郭燕,等.河南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2] 杨学书,李佛琳,韩伟,等.施氮量对烤烟云烟87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3).

[3] 张黎明,李云.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新品种南江三号产量与质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0(04).

[4] 邱标仁,周冀衡,郑开强,等.施氮量对烤烟产质量和烟碱含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3(11).

猜你喜欢

产质量总氮烟叶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长江口徐六泾断面近10年水质变化分析
晒烟叶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在线氧化消解测定水质总氮研究
磷素配比及一体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南阳烟区密集烘烤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SBBR进水NH+4—N浓度对反硝化及总氮的影响
松花湖水体中总磷总氮浓度变化特征的研究
移栽期及覆盖物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