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8-05-14张敏

山西农经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关税一带一路

张敏

摘 要:主要分析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从全面改革开放、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和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等方面阐述我国应对贸易争端的策略。

关键词:中美贸易争端;关税;“一带一路”;财政政策

1  中国对美贸易战现状

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起点。中美贸易争端已经使美国对我国2 000亿美元出口商品予以加征高关税。面对美国的关税策略,我方的态度一直是只要美国加税,我国就反击,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对美贸易争端的“子弹”已经不足。商务部8月3日公告称对原产于美国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美国现在对我国出口1 300亿美元,已经对600亿美元加征关税,只剩700亿美元。这其中有很多美国出口我国的科技产品,是不能提高关税的,如我国虽然是全球手机触摸屏玻璃板第一产地,但是原材料来自于美国,我们不具备生产该原材料的技术,因此不能增加该产品的进口关税。

2  贸易争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调整战略,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2017年底,我国对出口的依赖度已经从2007年的70%降到了1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2008年的美国经济危机让我国意识到单纯依靠出口来增长是不够的。因此,如果单独从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经济本身来讲,影响不是很大。如果10年前打贸易战的话,我们是没有能力反击的。中国之所以对贸易战有底气、有信心,原因就在于我国的战略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动[1]。

虽然贸易战就经济影响本身来讲不是很大,但是会造成市场不稳定,从而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美国对我国的进口商品增加税收的消息一放出,就对我国的股市等预期产生影响。人们对中美贸易争端的过度担忧也会影响到房地产、外汇市场、股票市场以及投资等诸多方面。

3  应对和调整策略

3.1  全面改革开放

第一,开放物质产品市场,降低市场准入条件。最近国际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大幅度降低,从汽车到日用产品关税都在降低。日用产品涉及1 000多类,降低关税的比例是55%。海南岛成为自贸岛,整个岛都取消关税。在上海成立永久性进口贸易博览会、广州举办出口贸易博览会、上海举办进口贸易博览会。

中国将要全方位开放物质产品市场,物质产品市场一旦开放,一定会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刺激国内消费。二是提高供给水平。一旦好产品进入中国,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会生产一样或者更好的产品出来,会提高中国的供给水平,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全方位开放的第二个市场就是服务市场,包括金融、教育、医疗等。从正式提出金融开放,海外金融机构在中国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的持股比例放宽到51%。服务的关键是人要进来,所以新成立的移民局,目的是引入外国人才进入我国[2]。

第二,开放投资市场。国务院修改了外资进入中国的负面清单,所谓的负面清单,就是指“什么不准干”,过去的负面清单是60多项,这次降到42项,大量投资将会进入中国,大致上将开放3大市场:物质产品市场、服务业市场及投资市场[3]。

3.2  推动“一带一路”,促进资本输出战略

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距今已经有5年时间,在这期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5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包括了3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和两大洋(印度洋、太平洋),是为了开拓新的产品市场和投资市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全方位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美国通过高关税阻挡中国产品输入,我们寻找新的出口和投资目的地。上海亚投行的成立为中国企业产品走出去提供了金融服务。另一个投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国产品要出去,投资要出去,基礎设施必须配套才行。未来企业讨论的问题将是供应链和基础设施,谁能建立新的供应链、维系供应链,谁就赢在未来。

参考文献:

[1]彭璐.浅谈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中国电子商务,2013(10):17-18.

[2]刘佳莹.浅谈“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中国经贸,2016(5):33.

[3]张倪.加强对话合作是解决中美贸易问题最正确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18(6):20-22.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关税一带一路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经济增长的动因
萧条经济学、恶性通货膨胀和赤字研究
正确理解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