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探讨

2018-05-14卜秀姣蒲春玲高志霞刘春珍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

卜秀姣 蒲春玲 高志霞 刘春珍

摘 要 在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从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农村微观单元视角,对阿克萨来乡农村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优势、资金投入、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供销平台等重点方面的“症结”作出结构调整与优化顶层设计,兼顾因地制宜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发展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阿克萨来乡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2.050

为落实践行“五大理念”的乡村振兴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空间产业的集聚优势和生态体系的建设、发展和更新,必须根据农村区域资源禀赋、政策条件、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定位,着眼于产业链技术效率、延伸、技术渗透和融合协同,推进产业创新驱动,加强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意义深远。

1 文献回顾

回溯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发展轨迹,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对农村发展分别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产业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1],从宏观层面助推农村经济建设[2-3]。针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胡茂成、张新平总结了前人的文献与理论,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性与协调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4]。牛凯认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在于提升第一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扩大二三产业的规模[5],周婕和王文峰分别着重分析了金融体制和人力资源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发展策略[6-7],杨钧等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路径,并提出要素互动和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8]。

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发展欠发达的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作为研究区域,立足南疆农村基层驻村的亲身见闻,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规划布局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分析与挖掘制约农村产业结构专业化、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优势、资金投入、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供销平台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实践理论。

2 研究区概况

轮台县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距库尔勒187 km,直线距乌鲁木齐360 km,辖7个乡、4个镇。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也译阿克萨来乡),维吾尔语意为美丽的“白宫”。乡政府驻地在阿克萨来村,位于轮台镇北9 km处,东与阳霞镇接壤,西与群巴克镇隔河相望,南接临轮台镇,北接塔尔拉克乡,东西长10 km,南北宽20 km。

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基础薄弱,资源优势未开发

经过近2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建设,南疆地区农村道路和田间小道硬化升级得到有效实施,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比如农业灌溉设施、农村电力设施、农村水利工程、防护林建设、农村服务型设施和农村文化建设等仍无法满足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限制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新疆广大南疆地区农村“富饶”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贫困”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桎梏下,轮台县阿克萨来乡的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困难重重,无法实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的进一步深层次开发与利用。

3.2 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趋同化

自给自足的“小农产业”农业生产比较分散,产业化程度较低,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初级品产业基地建设使一些农业企业虽然在生产上有了一定规模,但生产技术仍然依靠传统经验,缺乏相应的科研人才和核心技术,科技含量低,核心竞争力弱,导致多数技研发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化链条较短,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多数农业龙头企业还习惯于自我发展,与基地、合作社、农民利益联系不紧密,辖射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3.3 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出效益不高

从产业发展结构来看,轮台县阿克萨来乡的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等单一产业发展为主,工业和服务也相对滞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表现以下5个方面。1)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轮耕制度不完善,不能很好地维持地力。2)农业技术推广不能全面覆盖。3)农民生产观念落后,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4)农技投入与经济收益不匹配,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升。5)农业产业化综合效益低,特色产业链条不健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特色品牌竞争力不强,市场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不高,工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3.4 资金投入规模小缺口大,融资“供血”不足

资金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和“兴奋剂”。农业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市场风险也很大,农民无法承担投入成本,资金问题成为制约产业优化的最大障碍。就轮台县阿克萨来乡而言,属传统农业县,气候干旱缺水,区域内自然条件恶劣,产业滞后发展原因复杂多变,转型升级难度大,建议加大对有关资金总体投入,从根本上提供资金保障。近些年,虽然国家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是农村信用社等農村银行信贷这些年已紧缩得所剩无几。另外,国家虽也有一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那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难以缓解农村产业调整优化发展的资金压力。

3.5 农村就业机会少,组织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阿克萨来乡农村就业结构单一,乡镇企业较少,且各企业效益受政策与市场波动剧烈,劳动力需求量不稳定,且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大多只能从事出卖劳动力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在农村的农民只能从事第一产业,农业作为低收益行业,只能基本满足生存需求,农民收入来源少且收入低。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农民存在“小富即安”的想法,固有思想严重,风险意识不够,习惯了现有的生活状态,无打破生活现状的愿望。大约80%农户家庭的经济收入均用于刚性支出,生活成本经济压力巨大。因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缺失,部分农户固步自封,依赖政府帮扶。此外,受地理条件限制,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几乎没有非正式组织,且组织化水平低。因此,结合当地的实际现实情况,由于较为落后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低水平的农村组织化,农村产业的就业机会较少,组织化水平低,农民脱贫后返贫的现象很多,收入增长缓慢。

3.6 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支撑

虽然在西北内陆地区商品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商品市场数量较多,而且分布比较为密集,而西北农村地区商品市场网点较少且分布较为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速度。2)交通运输不畅,影响了上商品的流通速度。地处南疆地区的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中介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严重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是该乡镇产业发展的短板与短处。社会化服务是影响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缺乏便利的社会化服务难以支撑产业发展。因此,阿克萨来乡政府应重视建设社会化服务平台,搭建产业与市场的信息桥梁,缩小产业与大市场的距离。

4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策略

4.1 培育新型产业经营主体与组织,给予政策优惠

1)在南疆地区的农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政策倾斜与支持。创新农业农村产业经营机制和组织化体系,培育新型产业经营主体与组织,总结一批成熟一批,大力宣传推广实践创新典型。2)灵活运用产业用地政策。通过加大补贴力度降低因农资和人工成本上涨的产生的成本,创新土地收益的方式,鼓励农民经过“土地入股”和“分包”促进产业的集约化发展。3)设置“一揽子审批绿色通道”,制定专门的產业优惠政策,简化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的审批手续,明确用地范围、准入标准和条件,规范经营主体的申请条件,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4.2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布局功能匹配优化

当地政府应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进“亮化工程”,改善农村产业基础环境,整治与治理“脏、乱、查”的农村基础条件与环境,特别是农村电力设施、农村水利工程、农村服务型设施、乡村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腾笼换鸟”是西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中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研究“换鸟”前后产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贡献度,避免“水土不服”。因此,三产空间功能的科学布局是地缘优势的产业集聚或者辐射,第一产业空间布局要不断适度规模化,培育与突出乡镇特色农业产品优势,促进建设产业基地化。第二产业建立园区工业化发展模式,主要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第三产业要在内容与空间上与一二产业进行产业的融合发展与互配。

4.3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现代高质量产业

全乡耕地资源丰富,应紧抓优势资源,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做大做强第一产业,延长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配置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不断分化、分工与合作共赢,促进产业专业化发展,有效增加产品附加值。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大力实施阿克萨来村、月堂村、卡塔苏盖提村农村土地平整与农田改造项目,建设节水型生产性产业;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优化用水结构,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性、季节性需水规律,实施作物错期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9]。同时,当地政府应创建与发展农业观光、农村休闲、游憩放松、远足和健康养生等特色生态旅游精品村镇和旅游线路,有效挖掘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经济优势,提供绿色价值与生态可持续的产业经济服务,促进生态产业经济实现良性发展。

4.4 大力扶持投融财税,打造重大产业工程

1)加强国家和自治区财政重点投资,鼓励社会资本介入第二产业,采取税费补助等方式,加快实施项目建设,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实现一批影响全局的重大基础性产业工程。2)加强金融支持与拓展金融合作,化解农村“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矛盾。对已参保的农场、合作社,激励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支持,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创新资金互助机制。3)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提高信贷支持力度。当地应创立生产、供销和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支持“存粮于地、存粮于技”的粮改饲、轮休退耕战略,打造龙头企业品牌与商标,并进行工商局认定,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或“合作社+农户+基地+院校”的合作共赢模式。

4.5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当地政府应利用“科技之冬”“春雨行动”等有利时机,引导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参加培训教育,多元化掌握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开展农机修理、泥瓦工、烹饪、面点和缝纫等培训课程,邀请邻乡种植能手培训指导杏子、核桃嫁接技术,切实提升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造血”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后劲。同时,当地政府应鼓励和引导“两后生”技工培训就业,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可举办电工、缝纫、烹饪、汽修和自主创业等培训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此外,当地政府要完善全面覆盖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技能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4.6 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供销市场平台激活

1)以特色林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为中心,成立“乡-村”产业发展技术指导体系。当地政府应组建杏子协会、畜牧养殖协会、设施农业发展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乡一级成立协会,在村一级以合作社为中心发展农民技术员队伍,建立“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全环节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相关产业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2)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直接吸纳农户土地和果园,负责生产、管理、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农户在获得租金或分红的同时,转化为企业员工,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形成“龙头企业+农户”联动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林果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确保特色林果的品质。再者,供销合作社是扎根农村,体系最完备、覆盖最广的农经合作服务组织,应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新激活供销市场平台,促进供销合作社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振兴乡村经济。3)当地政府应创建“耕、种、管、收、贮、销”为一体的现代产业生产与服务体系的供销平台,结合农村合作金融业务体系,开展“互联网+供销”一体化,实施“以点带面、以线为主”的物流服务体系,建构“组织升级、融合发展”的基层社与联合社的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 原伟鹏,田童,刘新平.浅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经济,2017(1):32-34.

[2] 姜长云.以农业产业化组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与对策——对山东潍坊的调查与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7(3):75-83.

[3] 葛新权,和龙.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取向[J].经济纵横,2017(5):80-85.

[4] 胡茂成,谭宇,张新平.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J].商业时代,2009(6):4-5.

[5] 牛凯.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1):150-157.

[6] 周婕.探讨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体制优化策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62-167.

[7] 王文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2012,35(9):126-129,190.

[8] 杨钧,罗能生.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11):165-172.

[9] 原伟鹏,刘新平,胡娟.土地整治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基于伊犁州和塔城地区调研[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67-73.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城乡收入差距多重并发因果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邢台乡镇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