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40至59岁成年人城体和城非体质差异分析

2018-05-14徐雪景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质

徐雪景

摘 要:运用体质测定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17地市40~59岁共2269人体质状况进行体质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体力劳动者BMI、克托莱指数、腰围、三围指数及腰臀比相对高于城镇非体力劳动者;城镇非体力劳动者身体素质水平相对较高;城镇非体力劳动者心血管系统机能、肺呼吸系统功能较好。该年龄段人群养成日常体育锻炼习惯,并注意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降低肥胖及相關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身体形态 身体素质 身体机能 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233-02

40~59岁人群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夹缝中,事业上工作竞争压力大,生活上也是压力重重,平常又少于锻炼。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再加上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导致很多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因此,提高该年龄段人群的体质水平和改善其生活质量势在必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东省17地市40~59周岁成年人共2269人,其中,城镇体力劳动者男性561人,女性570人;城镇非体力劳动者男性558人,女性58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体质测定法

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对监测对象的形态指标、素质指标以及机能指标进行测试。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不同组别间两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分析

2.1 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

表1结果表明,男性体力劳动者身体质量指数均值小于非体力劳动者,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体力劳动者身体质量指数均值高于非体力劳动者,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城镇体力劳动者肥胖组中2度肥胖所占比例为7.0%,高于在非体力劳动者中所占比例5.5%。女性城镇非体力劳动者肥胖前期和肥胖组均低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2度肥胖组所占比例低1.7个百分点。可见,城镇体力劳动者人群中肥胖现象比非体力劳动者更为普遍。腰围指数,城镇体力劳动者高于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且男性两者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胸围指数城镇体力劳动者高于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且同性别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年乙组男性腰臀比均值为0.88,小于0.9;女性腰臀比均值为0.85,均高于0.80,表明此年龄段男性体脂分布相对均匀,女性体脂分布极不均匀。

2.2 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

表2结果表明,男女非体力劳动者坐位体前屈均值高于体力劳动者,且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柔韧性体力劳动者相对较差,应重视加强柔韧的锻炼。握力均值体力劳动者大于非体力劳动者,男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城镇体力劳动者比非体力劳动者的前臂和手部肌肉的绝对力量大。男性城镇体力劳动者闭眼单脚站立时间较短,女性非体力劳动者小于体力劳动者,但是,不同组别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劳动者选择反应时间相对较长,男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是灵敏素质重要的生理基础。非体力劳动者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和动作能力较为迅速。

2.3 身体机能指标的对比

表3结果表明,男女非体力劳动者安静脉搏均值略高于体力劳动者,且不同年龄组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台阶指数均值均为60.4,标准差体力劳动者较大;女性体力劳动者台阶指数均值为62.7,高于非体力劳动者均值0.5,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体力劳动者女心血管机能好于非体力劳动者女性。城非体力劳动者安静状态下非体力劳动者心肌耗氧量较低,心脏出现“机能节省化”现象。男性体力劳动者高血压发生率为33.7%,比非体力高0.4个百分点,女性体力劳动者高血压发生率为17%,低于非体力劳动者2.5个百分点。男性肺活量/体重指数,非体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非体力劳动者肺活量/体重指数较高,其与体力劳动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与建议

(1)城镇体力劳动者形态派生指标相对高于城镇非体力劳动者,表现为人群体密度比较充实、体形较粗壮,肥胖现象较普遍,且体脂分布不均。

(2)城镇体力劳动者绝对力量均值大于非体力劳动者,而男性下肢力量和爆发力、女性腰腹肌群力量、柔韧素质、平衡素质及灵敏素质水平非体力劳动者较好。

(3)城镇非体力劳动者的身体机能素质较好,表现为:城镇非体力劳动者心血管系统机能、肺呼吸系统功能较好,且心脏出现“机能节省化”,高血压发生率低。

(4)城镇体力劳动者应增强健身意识,克服“进行劳动了,就没必要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参加日常体育锻炼形成自律。同时,该年龄段人群应该注意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降低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编.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 张实.体质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兆栋.制定体脂率评价20~59岁成年人超重、肥胖标准的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关于提升高中体育生身体素质的方法及策略研究
顺口溜里的养生经——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锻炼
兼加体质
新发现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对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平和体质吴 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