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生考前焦虑的思考

2018-05-14罗益成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过度考试心理

罗益成

[摘 要] 学生考前出现焦虑,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考试的发挥。焦虑是一种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自信心不足、学习效率不佳、目标过高、对考试结果恐惧、心理暗示、家长关心过度等。解决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关 键 词] 学生焦虑;心理放松;影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166-01

每个学生都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让自己付出的努力与辛劳得到肯定。这是学生、教师、学校、家长所希望的。考试前,师生加紧复习,随着对知识掌握的加深,对应考应该是充满信心和希望,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轻松。可是,常常事与愿违,越临考越紧张,越紧张越没有信心,这又导致进一步的紧张,以至于焦虑不安,更有甚者坐卧不安。这将极大地影响复习的效果,影响考场的发挥。

考前,学生难免产生紧张感,这是正常的。适度的紧张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如果紧张过度,形成了焦虑,那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给予适当的引导。

如果焦虑过度,易造成晚上失眠,考场上精神不振或昏昏欲睡,思路不清,记忆模糊,平时记得很熟的知识怎么也想不起来,一些简单的题也无法解答。有的会看错题,看漏题,手不听使唤,不能正常书写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发展为抑郁症,不得不去医院找心理医生治疗。

考前过度焦虑对学生的考试极为不利,会让学生的学习功亏一篑。焦虑是一种心理现象,需了解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克服它,否则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

一、过度焦虑的第一种类型是自信心不足

这种类型的原因是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信心不足,特别是对自己处于什么层次缺乏恰当的评判。因而总觉得不踏实,心里没着落。特别是一些考试常出错误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信心不足,总担心出问题。对这类学生,在考前可让其做一些简单的考题,或在考前的检测中,有意把题的难度降低,让学生考个较为满意的成绩,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过度焦虑的第二种类型是学习效率不佳

常见到这样的学生,学习特别用功,时间也花得多,但学习效率不高,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佳或总是失败。失败的结果让他很苦恼,甚至形成心理阴影。每到考试,总是担心又会重蹈覆辙,甚至害怕考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考前的检测或练习中,对这类学生,评判要求可低一些,以鼓励为主,让他能得到满意的分数,从而觉得考试也不难,他前面的付出有回报了,是收获的时候了。

三、过度焦虑的第三种类型是目标过高

有些学生有远大的理想,或家长的期望值高,给学生自己预设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学生虽经过多次努力,但总是难以实现。学生心里忧虑这次考试的目標又要落空,以至于形成焦虑心理。这种情况,老师可出面干预,给学生制订一个能实现的目标,或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降低期望值,让学生能够松一口气,从而降低紧张感。

四、过度焦虑的第四种类型是考试结果恐惧

造成这种焦虑的原因大多是自尊心太强,总觉得落在别人后面没有脸面,或认为他会失去特别重要的东西。其次也可能是家长给予某种特别大的压力,让学生觉得一旦考试失败就无法交代。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成功的路不只一条。告诉学生,天无绝人之路,即使失败了,还有很多路可走,并非进入绝境了,就算是背水一战,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历练。

五、过度焦虑的第五种类型是心理暗示

在考前,老师、家长等反复叮嘱学生不要紧张,学生也反复提示自己不要紧张,这其实是心理暗示。在多次心理暗示的强化下,自然而然地紧张起来,进而发展成为焦虑。让学生避免过度焦虑的最佳方法不是叮嘱他别焦虑,而是让他做一些与考试没多大联系的事,如爬山、跑步、表演等,以此转移他的注意力。

六、过度焦虑的第六种类型是关心过度

有的家长很关心孩子,在孩子考试前就请假全程陪护。有的是住校生,考前一段时间就住进宾馆,享受特别的呵护。这表面上是家长的爱心,可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压力。特别是环境和周围氛围的改变,易让学生产生异样感,从而形成焦虑。对孩子的关心重在平时,学生学习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学生考前出现过度焦虑,重要的是让其转移注意力,提高自信心。对学生来说,考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1)参加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忘掉学习,特别是竞争性的项目,如打篮球、赛车、打乒乓球,在激烈的角逐中,让学生没有时间去焦虑。在一身热汗之后洗个痛快的澡,让学生觉得浑身轻松。(2)踏青爬山,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呼吸清新的空气,看轻轻流动的清澈溪水,听山中自由自在的鸟儿的啁啾声;顺着长着青苔的台阶拾级而上,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把学习、考试暂且搁在一旁,姑且怡然自乐一番。

过度焦虑产生的原因中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学生以外,如老师、家长,甚至同学。因此,当学生考前出现过度焦虑,老师和家长应相互沟通与配合,了解情况,因材施“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考前压力问题。釜底抽薪,锅里的水自然就开不起来了,学生的考前心理工作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陈翔春,吴彦,班春霞,等.上海市嘉定区初中学生焦虑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4):442-445.

[2]万爱兰,卢和丽,郭明,等.南昌市初中生焦虑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3):415-417.

猜你喜欢

过度考试心理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心理小测试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心理感受
当下流行“过度病”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心理小测试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