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一带一路”培养国际化人才

2018-05-14李尚蒸,张迪茜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技术国际化一带

李尚蒸,张迪茜

[摘 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2017年高职教育正式纳入“双一流”建设计划,吹响了中国高职教育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时代号角,服务“一带一路”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国际合作发展为切入点,从“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发展需求结合学院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行业高职教育优势和行业特色服务“一带一路”,提高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质量。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220-02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学院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以航天文化为特色,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持续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高标准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多边双向推进资源互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入海外学生到校学习、学生海外游学及实习等多种途径培育了近千名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中国航天、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东南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一带一路”倡议及高职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行业高职教育优势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提高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质量,成为学院持续研究和实践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的客观环境

(一)企业行业走出去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近期发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設的实施主体和中坚力量[1]。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1—11月,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3.7亿美元。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入区企业近3500家,为当地创造近21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着力培育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龙头企业,增强全球布局能力,引领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和“加快民用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大领军人才、年轻科技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带一路”是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的经济走廊,必将重塑我国的人力资本市场,对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就业产生深远影响。研究表明,每1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带来1.3万~2.2万个就业岗位,而在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岗位的潜力将更大。企业和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同时也对技术技能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一带一路”经济交流的深化,高技术技能人才流动会越发畅通,竞争“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高技术技能岗位,需要从业者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一带一路”学生人才双向流动

从历史角度来观察,文化中心的转移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伴随中国经济腾飞、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一带一路”学生人才向中国流动,“一带一路”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的学生人才流动规律正逐步显现。学生及高技术技能人才出现多边双向流动,这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2015年中国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留学生生源国,占全球留学生比例为17.38%。2016—2017学年,在国际学生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成为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的主要增长极,来华留学生人数达442773人,同比增长11.4%[2]。

(三)“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省市地处西部地区

“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省市地处西部地区,从教育均质化的总体方向中可以看出,国家必将加大力度推动西部沿线省份的职业教育发展,改善办学基础条件,提升职业院校开展对外合作的信心和能力,通过均质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服务能力。

二、行业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的挑战

相比而言,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稍慢,学院作为行业高职院校,是行业及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保障的重要支撑,担负着为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国际化技能人才和技能培训等重要任务。企业“一带一路”发展需求及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需求共同叠加,使行业高职院校培育国际化技能人才面临巨大挑战。

(一)行业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较低

行业高职院校由于政策原因,资金投入有限,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国际合作与交流层次较低,国际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行业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资源相对不足,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交流与资源共享等机制尚未完善。

(二)行业高职院校服务企业“走出去”能力有待提高

行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实践技能为主,缺乏语言能力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企业“走出去”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习惯原有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在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及引入资源时,语言及创新能力成为短板。

(三)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结合点少

由于各方面原因,行业高职院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特点未进行充分调研,对“走出去”企业的发展需求了解较少,其特色专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较少。

三、实践摸索,创新培养,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面对机遇与挑战,学院始终以培育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持续融入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和发展,结合自身情况,逐步形成了以中外“双学历”为核心,多个国际培训、留学、交流等品牌项目相互支撑的国际合作局面。学院围绕培养海内外学生,不断创新和实践了以下做法:

(一)加速布局“一带一路”,逐年增加资金投入

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与14个国家和地区21所高校和机构开展深入合作,12个项目覆盖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并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学院持续加大国际合作及交流资金投入,从2004年14万余元/年到2017年289.77万元/年,年投入资金翻了20.5倍,在教学、招生、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不断加大政策支持。

(二)多渠道培育国际人才,对接国内外市场需求

1.优质运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夯实国际化培育基础

学院大力引入海外优质资源,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开展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合作办学项目,着力打造国际化课程、雅思英语课程、国际师资三大核心能力,建立中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培养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夯实基础。

(1)构建国际化课程,学习借鉴海外职教经验

内化形成教学资源,中澳双学历项目全面引入澳方TAFE教学体系,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双方合作共同开发28本教材,建立多门专业课程标准,形成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学院先后投入200万元按澳方标准建设物流实训中心,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数控加工中心,并与中国商飞、大众、成都地铁、京东、苏宁物流合作建立中澳实训基地。

(2)构建雅思课程,提升学生英语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引入雅思官方教学及考试资源,第一年实施外语基础强化学习,第二、三年实施全英文专业授课。学院积极开发加拿大德恒学院等短期海外英语提升项目,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3)打造国际师资队伍,形成内培外引机制

师资队伍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学院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战略。学院积极组织教师赴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大力引入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新加坡金日产业教育集团到校分别为专业骨干教师开展定制培训。

(4)建立中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中澳双方合作协议要求,及TAFE体系对过程质量的监控要求,学院与澳方逐步在中澳项目中建立中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对每门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知识点、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的监控,保障中外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和标准。

2.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基于前面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人才向中国流动的趋势逐渐显现,中国学生快捷方便地通过留学、游学、赴海外实习等方式提升国际市场就业能力。学院主动抓住形势,契合人才成长与发展需求,双向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开拓了新加坡短期留学生(非学历)、台湾交换生、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中国课程、赴美带薪实习等项目。

(1)学院2009年至今迎来了13批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519人次留学生(非学历)到校学习,从课堂理论到实地考察,再进入企业了解生产情况,通过与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8年合作,学院留学生机制逐步完善,为拓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川到校学习夯实基础。

(2)学院积极加强两岸双向交流,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开展合作,两岸三方多次开展师生双向交流,开展了教师教学方法改革讲座、学生专业课程讲座等活动。学院正在完善四川航天文化之旅项目,多项目双向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文化互动。

(3)开发海外带薪实习,对接国际就业标准。学院积极推进赴美带薪实习、赴毛里求斯实习,有效对接国际职业标准,促进学生实现海外就业,优化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4)积极对接国外高校国际化培养需求,与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积极开展合作,承接该校学生赴中国学习相关课程,参与布雷斯特商学院学生中文及跨文化能力培养,提升学院国际执教能力,为“一带一路”学生人才互通做出努力。

(三)对接“一带一路”海内外需求,坚定不移走开放办学道路

在“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大力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成立“一带一路”国际职教联盟及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对接国内企业“走出去”技能人才需求,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开发更多国际化特色项目,实现“一带一路”订单式培养,努力打造航天国际职教品牌。

四、结语

行业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进程中,对我国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行业高职院校应勇抓机遇、务实摸索、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为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和储备更多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进程中,也必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數据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M].商务印书馆,2017.

[2]刘婷.一带一路”构想下中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新方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7(4).

猜你喜欢

高技术国际化一带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集聚效应突出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什么是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