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18-05-14张峰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记忆

[摘 要]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一个专题内容,也是高职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分析学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观,利用教学资源整合唤醒高职生的学习主动性,设计贴合高职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教学过程,采用符合高职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交流中研究有效学习的策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

[关 键 词] 高职生;有效学习;教学资源;教学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160-02

学习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校园的主旋律,但对高职生而言学习从来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学习困惑是在高职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职生对学习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高职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四章“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经过课堂实践、课题研究构建系列高职生学习专题,转变高职生的学习观念,提升高职生的学习能力。

一、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意识等的调查分析。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启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机制,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学习质量。很多高职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大部分学生依然将学习看成学校、教师、家长给予的任务,在学校和课堂上被动学习,任课教师提醒和教师巡查也无法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

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上很多学生依然沿袭教师划重点,自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没有学习计划,不会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的现实又会反过来减弱学习兴趣。不理想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也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内心认同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认为学习是自己的短板而逃避学习,甚至有些学生明确表明选择高职校就读的原因就是为了减轻学习压力。

因此,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专业课的学习实践中运用便成为目前高职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高职心理健康课堂研究的主要专题之一。

二、教学资源整合与处理

教学资源整合包括对教材、教参、网络资源、文献的整合,通过有机的优化和渗透,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使用教学平台、微课,通过互联网、微信群、公众号、教学平台话题讨论跟帖等教学途径,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平台资源,上传相关知识,发布链接和通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唤醒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心理上接纳学习。

1.从国学经典中认识学习这一古老的话题,《三字经》的经典片段“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和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典范等资料中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在历史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2.现代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也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在课堂上可以从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十几年来的发展引入,从BP机到智能手机,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传统的通讯方式到信息化时代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不学习就会落伍,让学生认识到在现代学习型的社會趋势下必须重视学习。

3.学习的大潜力观可以让学生重新界定自己的学习能力,了解学习的大潜力观可以唤醒学生对学习的信心。高职学习的普遍误区之一就是认为自己没有学好的资本,认为自己智商不高,记不住要背诵的资料。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在著名的《计算机与人脑》一书中也介绍了大脑记忆的容量。他以人的寿命为60岁计算得出,一个人毕生的总记忆储量相当于七八千万册图书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料能向学生展示大脑的潜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学好的资本,改变学习上的习得无助现象,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心理上和理论上的支持。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教学分为六个环节,达到入眼、入脑、入心、入手四个层次的教学效果。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将本专题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引——《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拨——“子不学,非所宜”为终身学习观,要深化主题。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是合作交流,为提高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练——“学而不思则罔”,要进行头脑风暴,交流分享,合作发展。升——“少年中国说”,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关乎自己,关乎未来,关乎社会,关乎国家的命运。用——“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将专题的心得与收获应用到学习计划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关键因素,本专题选择符合心理健康课堂的分组教学、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在分组教学中让学生推选他们心目中的“学霸”作为组长,具有正能量的“学霸”光环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激励因素。在“引”的环节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不会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的惨败。在“探”的环节,教师要在学生了解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点评和补充有效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以运用。在“练”的环节采用“头脑风暴”,绘制“策略鱼骨图”,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让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有效学习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营造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重难点——提高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

在唤醒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便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策略的研究列为教学的重点,将学习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列为难点。学习意识的唤醒并不难,理论的方法和策略的学习也不难,但将这些运用到学习中并加以坚持却是件很难的事情。

(一)组块记忆

1887年,汉密尔顿的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人能够回忆出的最大数量约为7±2个。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无意义的学习材料出现在有意义的场景中,以此减少记忆的数量。

记忆的策略使用可以从课堂测试中发现,学生在记忆基础材料的时候缺乏记忆的技巧。学生在记忆示例“大风、考试、开心、风景、教室、网络、学生、小说、法规、奔跑”十个词组的时候基本都是按顺序记忆的,很少有学生进行组块记忆,这就增加了记忆的数量和难度。带领学生学习组块记忆法,领悟组块记忆的优点,学会优化记忆的策略。“一个学生在开心地看网络小说,一阵大风吹过来,提醒他法规考试就要开始了,于是他不顾外面的风景,开始奔跑着去教室。”通过学习让学生将组块记忆作为记忆的有效学习策略,减轻大脑的负担,扩大了记忆功能。

(二)记忆的高潮与周期

很多高职生也反映自己曾挑灯夜战,也曾很努力地学习过,但最后还是没有学好,因此,学习科学用脑和巧用脑是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之一,要了解大脑的记忆高潮和记忆的周期并加以运用。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有四个记忆高潮,第一个记忆高潮是清晨,大脑经过一夜休息,此时非常适宜高难度的记忆。第二个记忆高潮上午8点至11点,此时大脑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第三个记忆高潮是下午6点至8点,适合复习回顾、归纳整理、分门别类。第四个记忆的高潮是睡前一小时,复习难以记忆的东西,不易遗忘。在了解大脑最佳记忆时间之后进行相应的学习必然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能结合记忆的周期便能事半功倍。

从遗忘的科学研究实验出发,让学生明确合理的复习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不复习自然遗忘的速度最快,保持的记忆量最少,不合理安排复习的遗忘速度要快于合理复习的遗忘速度,不合理安排复习的记忆的保持量也少于合理安排复习的记忆的保持量。因此要合理利用记忆的周期安排复习时间,记忆周期的时间分别是5分钟、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

在了解记忆的高潮和周期以后,小组合作制订英语、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合理记忆和复习时间,用前后记忆效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跨通道学习与知识网络构建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学习时一般可记住阅读的10%,听到的20%,看到的30%,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因此多种感觉通道共同参与能有效地提高记忆。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在知识点的学习中集中集体的能量构建知识网络,在课堂学习中可以组织学生构建法律基础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知识网络图,网络能简便清晰地梳理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体系的重点与难点,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共享学习成果,扩大讨论分享的范围,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梳理而且能够提高学习的乐趣。

(四)积极的心理暗示

学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的作用,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需要等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一个动力系统,对学习起着维持、调节、强化的作用。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打破学生学习的习得无助感。习得无助感是指个体因无法克服焦虑、恐惧、痛苦的压力而丧失斗志,放弃一切追求,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高职生在学习境界里的遭遇很类似习得无助,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课后作业就是利用心理暗示培养学生對学习的兴趣。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改变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的最好方式,会让学生体验快乐,体验积极向上的力量。

五、总结与反思

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改变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这一话题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观对事业、生活、人生的影响。高职生正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必须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心理健康课堂利用经典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在现代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用现代社会的终身学习观和学习大潜力观的观点唤醒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开发自己的潜能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关乎自己的现在,关乎未来,关乎社会,关乎国家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一村.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学习心理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张峰.高职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3(8).

猜你喜欢

高职生心理健康记忆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