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诊改视角下中职院校实践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018-05-14张妍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摘 要:职业院校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通过试点探索、培训推动,目前正逐步从点到面、从上到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诊改”理论在不断完善,实践成效也正逐步得到彰显。本文基于教学诊改视角,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实践课堂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学诊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职院校

作者简介:张妍,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0-0126-02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实践课非常重要。然而由于不少中职院校在师资配备、硬件投入、消耗性实习材料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下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硬,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也正是近几年“用工荒”与“就业难”双重并存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对中职学校实践课进行诊断并制定更加合理的培养方案迫在眉睫。

一、教学诊改概述

1.诊改的基本内涵。诊改就是诊断与改进,服务的最终目标仍然是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往的教学研究中,教育界始终寄希望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但从结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而诊改工作则强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大改观,要求学校、专业课程、老师及学生都要参与,并且从资源建设、质量生成等多个环节着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当前教学中的缺陷,对中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诊改的重要性。随着人口政策成果逐渐显现,中职教育的适龄学生越来越少,院校的办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职作为职业教育其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就业,然而近几年高等教育先后多次扩招,在人才市场中职生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再加上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而教学诊改就是要打造更加优秀的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二、目前中职实践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长期以来,国内的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在课程设计中以及教学方式上都有明显地偏重。一方面是学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对于专业知识死记硬背的习惯,而课后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这种方法虽然在短期内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学生理解不足、应用生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此不重视,未能及时监督鞭策学生。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将实践课教学内容当成作业布置,这样一来抄袭和应付的现象就十分严重。不仅如此,在学生的成绩考核中期末卷面成绩占比较大,而实践课和平时分则无关紧要。这就导致部分院校内实践课堂难以开展,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2.实践机会匮乏。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两大组成部分,而校内实践教学由于受资金、场所等因素的制约,实践空间有限。因此,中职学生还应到校外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但由于各企业的情况不同,很难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与专业对口的顶岗实践的机会,甚至有部分企业认为,实习生的出现可能会对正常工作开展造成影响,因此也往往有着排斥的心理,这也就导致实践课堂流于形式,学生的整体水平得不到切实地提高。而进入到企业实践的学生也面临诸多问题,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实效。

3.课程开发不足。实践课与理论课程有着较大的区别,最关键就在于实践课没有统一的教材,具体的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去开发。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实践课始终停留在较为肤浅的阶段。比如部分中职院校一般会将实践安排到寒暑假以方便预留更多的时间,但寒暑假期间理论学习已经告一段落,部分学生甚至逐渐遗忘,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实践并没有太大的教学效果。抑或是学生的实践内容大体相似,并没有针对学生的需求来制定。中职学生在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上参差不齐,一味地一刀切式地执行无疑会导致部分学生学无所获。

4.师资力量薄弱。中职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还要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也就要具备“双师型”。但从目前状况来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学严重不足。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也显示,目前我国中职教师的职称结构严重失衡,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占了较大的比重,而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严重不足,教师的合格率与普通中学相比低了15%~20%。

三、改善中职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中职的专业大多涵盖面较广,如何协调交叉科目的设立以及教材的选择都将对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笔者建议,中职院校应该首先增加实践课学时,给学生的技能练习提供充足时间。这就需要将部分理论内容精简,或者与实践课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调整科目结构和培养计划。目前,中职院校仍大多采用理论知识教学,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不符。因此,必须更多地设立实用型科目,令师生从观念到学习方式逐步改变。

2.增强师资力量。教师是实践课的组织者与执行者,他们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養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师聘用上中职院校应该择优聘请,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中职院校应该从行业内引进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担任教学岗位,这样能够以具体的实践经验来改善目前的课堂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模仿。其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部分教师在长期执教过程中业务能力逐渐生疏,通过培训的方式则能够使他们提升业务水平。在实践课堂的教学中才能够正确的示范,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指正。最后,教师还应该满足“双师型”的要求,在担任教室之前进行长期的实践经验,为实践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促进工学结合。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逐渐成熟,中职教育中也相继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其中的优秀成果,给实践课的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将学校学习与岗位工作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笔者建议,中职院校应该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或者与企业开展合作。企业将部分业务分流给院校,这样不仅解决了以往实习机会较少的问题,而且也给企业输送了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实践。一方面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不断地加深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令学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同时,还需要对实践课程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以此来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全身心投入。

4.积极投身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中职院校的实践课程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落后以及实践机会匮乏等问题,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分析了现阶段中职实践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实现工学结合、提升师资质量、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活动等相关措施,以期能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国红,朱孝平.中职专业实践课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基于一次区域性中职专业实践课系列教学调研[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43-48.

[2] 刘玉冰.中职学校教师企业挂职与教学工作关系的几点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28-129.

[3] 刘雨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几点思考[J].学园,2018,(3):175-177.

[4] 帅林.探究中职院校实践课堂教学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6,14(34):144,146.

责任编辑 陈 莉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