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探讨

2018-05-14罗定英彭亦农阮军华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周转武汉大学教职工

罗定英 彭亦农 阮军华

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职工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而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會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刚参加工作教学科研任务重。个人因多年求学,经济能力和时间精力等原因致婚姻、家庭、住房等现实生活问题未能及时解决。高校对新入职青年教师住房需求是否有效满足,住房困难是否及时解决,都密切关系到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在职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科研的长远发展。切实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住房困难,是所有高校未来发展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面对青年教师住房存在的问题,很多高校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造成目前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困难的主要问题

(一)住房观念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逐步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时至今日已近二十年,但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观念上,都未能彻底摆脱过去实物分房的影子,总认为单位应无条件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改革及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困难重重。

(二)管理体制问题:学校住房相关体制转型不彻底,机制发展不完善。导致在职工住房问题上,还存在大包大揽现象。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原房产管理部门属于权利高度集中部门,教职工住房这一现实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都依赖房产管理部门解决。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后,高校原有公房基本都被老职工买断。按照教育部、建设部的文件规定,必须保留不低于学校规划住房总量15%数量的公房作为学校长久周转住房,供每年新增年轻教师、新聘人员和引进人员租用。但学校人事部门在选留人才时,仍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变“选修”为“必修”,单位和个人均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福利分房的固定思维。

(三)供需矛盾问题:高校公有住房出售后,保留下来的周转住房本来就数量有限。经过历年各种因素的积累,更是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老职工因孩子上学、上班便利等原因,校内要房的多,退房的少;学校因发展建设,公有住房拆迁或改变用途的多,受政府规划、审批等手续制约,校内新建住房少;学校每年留校的青年教师比较多,都有住房的需求。但房地产市场房价节节攀高,青年教职工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暂未有购房能力。青年教职工在安居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校内周转住房供需紧张的矛盾依然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房产管理问题:高校因房产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办公软件开发投入不够等客观原因,校内房产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电子网络信息化管理转变过程中,还停留在过去书面记录住房信息的简单管理模式,住房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部分职工多占、多要、违规住房等现象未及时发现并清退,客观上进一步造成青年教师住房更加紧张。周转房管理水平与效能与职工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

(五)住房服务问题:高校公有住房多建于上世纪60、70经济困难年代,房屋面积狭小、结构单一,经过几十年的使用,有些已经非常破败。实行房改后,单位原有的住房建设和维修资金又不复存在。导致周转住房维修改造严重滞后,房屋现状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校内住房未及时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环境卫生和防盗安全等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初始状态,综合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

(六)历史遗留问题:学校实行房改后,积压的一系列住房历史遗留问题悬而未决。包括计划经济时老职工分配的住房,学校实行房改售房时,由于职工本人去世、辞职、调离、开除等原因,住房未出售给个人,但一直占住未退还给学校。有些老职工房改前交付有部分预交房款,学校成本价售房时因个人原因导致房改未能最终完成,但住房一直未退还学校。还有部分老职工因各种原因临时租借,以及学校二级单位或社会往来单位借用的周转房等,历经多年也不情愿退还学校。所有这些旧的矛盾导致周转房周转不畅。新职工的住房需求又接踵而至,导致青年教职工住房困难更加凸显。

二、解决青年教师住房困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配合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公有周转住房清理整治工作。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武汉大学实行成本价房改后,校内大部分住房出售老的教职工。其余未出售的住房转化为公有周转房。仅供新入职的青年教职工临时过渡性居住。但房改后近十年来,学校因发展建设拆除了一批周转房,因规划审批等原因,未再建设新的周转房。另一方面,校内公有周转房实行的仍是福利租金。导致老职工享受周转房的便利没有租金经济负担长租不退,甚至有些职工出租牟利,形成周转房严重“滞转”。加之武汉大学每年新入职教职工大约200人,都有临时过渡性住房的需求,这些因素累积都导致公有周转住房只出不进“僧多粥少”,供不应求。

有鉴于此,武汉大学于2012年12月陆续制定出台《武汉大学公有周转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和《公有住房清理整治执行方案》、《调整公有周转住房租金标准的通知》、《武汉大学教职工问责办法》、《公有周转住房租赁细则》等一系列文件,配合校园环境综合清理整治,大力推进公有周转住房的清理整治工作。有效促进教职工租赁户的退房行动,让周转住房真正“周转”起来。

2、住房核查,逐步清退

学校房产管理部门通过入户调查登记、职工电话登记、单位访问登记等多种方式,对校园内所有房产进行信息摸查、统计、分类等基础工作,清查出不符合住房管理规定的住户及单位借用周转房信息,进行规范整理,报学校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批准后,将名单传达职工所在单位和本人,督促按要求按期退房。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清退出近1000套间周转住房。

3、严格程序,依规租赁

严格按照周转房管理办法,确保公有周转房租赁合法合规,程序到位。通过清理整治腾退出的房源,通过职工申请、单位审核、学校审批、网上公示的程序,向符合条件的无房户青年教职工公开租赁,有效解决了2011年后近800名新入职青年教师和引进人才过渡性住房问题,保证校内房产资源的公平、公正、规范、合理使用。

(二)调整租金,畅通周转房退出机制

周转房周而不转的原因复杂,其中實行福利租金是主要原因,福利租金低于市场租金标准,承租者通过转租就可从中谋利。2013年以前,武汉大学公有周转住房对租赁教职工仅收取较低廉的成本价租金,大概8元/㎡/月,与市场租金存在较大的差距。2013年8月份调整全校公有周转房租金标准为20元/㎡/月,由福利租金向市场租金过渡。压缩租金利差,与市场接轨,采用经济杠杆保证周转房退出机制的畅通,有效促进房产资源的有效周转。实行不同阶段不同标准的租金收取制度,保证数量有限的周转住房真正得到良性循环。对确实需要照顾安置的困难教职工,在其按规定缴纳租金后,按照一定流程报学校工会发放生活困难补助。

(三)按期足额发放住房货币化补贴

为切实减轻青年教职工租房购房负担,学校报省房改办批准,及时发放教职工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保证租住周转房的青年教职工,不因提高租金标准而产生生活压力。2017年累计发放货币化补贴6000人次,补贴总金额约1.2亿元。其中有部分具备购房能力的教职工,提取货币化补贴资金后,也在校外购买了商品房,并按要求腾退出校内周转房。

(四)周转房实施标准化物业管理

2016年7月武汉大学通过招投标引入四家专业物业公司,对学校家属区实行物业化管理与服务,提供卫生保洁、安全值班、便民措施等一系列安居服务,努力营造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不断提高青年教职工住房服务质量,为稳定学校教师队伍,保证教育教学科研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作用。

(五)加大青年教师住房建设力度

1、加大校内公租房建设力度。学校经批准立项,对工学部和文理学部一批破旧、低矮的平房、危房等,予以拆除就地重建高层公寓,提高公有周转房的质量与数量,解决青年教师的过渡性住房需求。2016年建设工学部博士后公寓,提供164套二居室房源,2017年维修改造文理学部九区19栋,提供一居室48套房源,家具家电全标准化配置,青年教师可拎包入住。

2、积极推进校外教师小区住宅建设。学校争取武汉市政府支持,定点在洪山区珞狮南路壕沟建设珞珈雅苑教师小区,共3200多套安置房源,有效解决了1999年至2010年期间入职的所有青年教职工购房需求。

(六)加强住房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和课题研究

依托高校资源优势,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发住房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提高了住房管理工作效率。与经济与管理学院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就当前高校住房管理中房改房交易与委托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住房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三、高校后勤房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要充分认识解决好高校青年教职工住房问题的重要意义,带着感情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竭诚为广大青年教职工排忧解难。

解决好青年教师住房问题,对于解决其实际住房困难、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推动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而且能够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校有必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青年教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机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二)相关政策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学校解决住房供求关系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机制。公有周转房管理是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周转住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住房制度改革不彻底、不完善造成的。要解决好新的供需矛盾,就必须不断调整思路、打破常规、完善制度、寻求突破,从实际情况出发争取妥善解决好相关历史遗留问题。

(三)拓宽思路,多方筹措房源

学校从人才发展战略出发和客观需要考虑,应建设和拥有相当数量的周转住房。制定科学合理的周转房使用与管理制度,使周转房真正能够良性运转起来。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为青年教师提供人才房、限价安置商品房等安居工程,解决好青年教师的住房需求,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提高青年教师住房补贴,增强其购房能力

1、加强高校自筹资金力度,逐步提高青年教职工的收入和住房货币化补贴标准,进而提高自住其商品房购买能力。

2、提高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度,增强青年教职工商品住房购买力和还贷能力。

3、完善困难职工生活补助体系,学校工会设立困难职工家庭生活困难补助体系和教职工生活困难互助体系,设立专用账户,每年对困难教职工家庭实行经济补助,减轻困难教职工的租房购房生活压力。

撰稿:

罗定英 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房产中心 主任

彭亦农 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房产中心 副主任

阮军华 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住宅办公室 副主任

(湖北省住房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推荐)

2017年12月25日

猜你喜欢

周转武汉大学教职工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校训展示墙
断 掌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铁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周转及措施探讨
AnAnalysisofCohesiveDevicesinARoseforMissCaroline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武大十大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