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天曙学术小传

2018-05-14程俊英

关东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泠印社篆刻研讨会

程俊英

朱天曙,1974年生,江苏兴化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日本苍文篆会海外荣誉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画》杂志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主办的大展和研讨会的评审委员和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作品多次应邀和人选全国重要展览,并被邀请赴韩国、日本、美国、墨西哥等著名大学和美术馆举办作品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等收藏。主要作品集有《当代书法名家新作——朱天曙》《朱天曙篆刻集》《朱天曙画选》等。曾获美国佐治亚大学“中国书法突出贡献奖”、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文化交流贡献奖”、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学术论文奖、全国第五届书学研讨会学术论文奖、全国第七届书学研讨会学术论文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

朱天曙教授1992-1996年就读于扬州大学历史系,后师从黄悖、卞孝萱、陈智超等先生,并得到饶宗颐、来新夏、傅璇琮等先生指教和鼓励,主要从事中国书法篆刻史和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代表著作有《中国书法史》(中、英文版)、《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周亮工年谱》、《宋克书法研究》、《<印说)研究》、《且饮集——朱天曙谈艺》、《书为心画》等,编校整理有《周亮工全集》(十八册)、(《鳍琦亭集)批注》(上下册)、《齐白石论艺》、《沈尹默论艺》等。

朱天曙教授学术年表

(1999一2017)

1999年

《返虚人浑积健为雄——论孙龙父的篆刻艺术》,《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000年

《明代台阁体书法的历史考察》,参加全国第五届书法学术讨论会并获奖,论文收入《全国第五届书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2001年

《拾取人间简易文——论蔡易庵的篆刻艺术》,《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元明书法:再现与阐释——读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002年

《也论郑板桥的民本思想》,《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论扬州八怪的师碑破帖风气》,参加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载入《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2003

《历代印风系列——押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8月。《论元代末期的苏州书坛》,《东南文化》2003年第3期。《宋克生平和交游考论》,《书法研究》2003年第3期。《论宋克草书书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吴让之与包世臣、姚正墉交游考论》,参加西泠印社百年社庆国际印学研讨会,载《“百年名社千秋印学”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2003年10月。《千古余音——二王书法论》《现代帖派第一人——沈尹默书法论》,《经典湖州》,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平生板桥最深情——卞孝萱教授和他的郑板桥研究》,《郑板桥丛考》,辽海出版社,2003年12月。

2004

《蔡易庵篆刻艺术论》,《书法研究》2004年第2期。《中国书法经典名家讲座——篆书十讲》,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宋克书法的书史意义》,《中国书法》2004年第10期。《篆书两题》,《书法》2004年第12期。编辑《简明书法辞典》,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

2005

《还台北故宫<自叙帖>以历史面目》,《中国书法》2005年第2期。《论“康乾书风”》应邀参加首届国际书法论坛研讨会,收入《首届国际书法艺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1月。

2006

《中国书法》专题,发表卞孝萱评论《治史求通,为艺求清——朱天曙的书法》,《中国书法》2006年第4期。《元代以来的杂书卷册与傅山杂书书写问题》,载《中国书画》2006年第4期。《章草体、宋克“混合体”与高二适书风》,应邀参加《兰亭论辩四十周年高层学术论坛》,中国文联、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编入《高二适与兰亭论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8月。《谫论“印从书出”及其在当代的实践》,应邀参加中国美术馆当代篆刻艺术学术研讨会,中国美术馆主办,编入该次研讨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生于何年?卒于何年?》,《美术学报》(台北艺术大学学报)2006年10月。《清代书家吴让之交游初考》,《南通大学学报》2017年1月。

2007年

《论<印人传>的批评方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1期。《悦目之玩——明末清初的文人印章风气》,《装饰》(清华大学)2007年3期。《周亮工<印人传>的成书、版本及其相关问题》,人选“全国第七届书法学术研讨会”并获二等奖,编入该次研讨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2007年5月。《周亮工与金陵、扬州文人之关系》,《中国书画》2007年第8期。《章草中兴的高峰——宋克章草书风论》,《书法研究》2007年8月。《书法研究宋克章草书风论》,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4月。

2008年

《周亮工与闽地文人之关系》,《荣宝斋》2008年第1期。《陈垣先生的书学思想和书法实践》,《美苑》(鲁迅美术学院)2008年第1期。《<如何阁印谱)跋》,《中国书画》2008年第1期。9月,《明末清初的印人身份及其背景初探》獲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学术论文二等奖。12月,《沈尹默与现代帖学》应邀参加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收入《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2月,《周亮工全集》十八册(编校整理)由凤凰出版社出版,饶宗颐题签,卞孝萱、蒋寅为其序。

2009

《中国书法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包世臣与清代碑学》,《中国书画》2009年第2期。7月,《中华传统文化丛书——书画金石》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0月,(《中国金石学概要)与马衡的学术贡献》,应邀参加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入《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11月,《周亮工全集》十八册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二等奖。12月,《中国古代书法创作中的通变观念》应邀参加中国古代书法创作国际研讨会,编入《请循其本——中国古代书法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2月,编校整理陈垣先生《鲒琦亭集批注》,收入陈智超主编《陈垣全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12月,《周亮工全集》十八册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古籍著作奖。

2010年

1月,《<杜甫壮游诗卷>与宋克草书》,《中国书法》2010年第1期。1月,主编《沈尹默论艺》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月,《<中国金石学概要)与马衡的学术贡献》,《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期。6月,《明末清初印人身份及其背景初探》入编《中国当代书法三十年》印学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6月。8月,《论中国古代书法创作中的通变观念》,《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6期。10月,出席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发表《清代以来的碑派书风与齐白石书法》,收入《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0月,《吴让之年表》(与祝竹合作)发表于《扬州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广陵书社出版。11月,应邀参加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陈垣先生的书学观念及其遗墨》,收人《陈垣先生的史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11月,《从<印人传)论周亮工的印学观》,《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

2011年

2月,《周应愿<印说>的主要思想及其来源》,《中国书法》2011年第2期。5月,《印人:从工匠到文人——明末清初印人身份的变迁及其背景初探》,《社會科学论坛》2011年第5期。7月,《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朱天曙》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9月,《周亮工家世考》,《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10月,《<印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获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印学研讨会一等奖,收入《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11月,《宋克书法研究》一书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2月,《论书杂谈》,《东方艺术(书法)》2011年第6期。

2012年

1月,《中国书法文献学及其学科思考》,《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1期。3月,《齐白石论艺》(主编)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5月,《中国印论研究的分类总录》,《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5期。7月,《中国书法史》列入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发行。11月,应邀出席“明清篆刻史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周亮工研究二题》收入《明清篆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2013年

1月,《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4月21日,应邀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发表论文《书画本一体》。4月,朱天曙专题,《中国书画》2013年第4期。5月,《书画相通论》,《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5期。7月,英文著作《Expression of the Soul》(《书为心画》)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8月23日,《周亮工著作考》收入《明末清初艺术史研究论文集》,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9月,《沈尹默与现代帖学的振兴》,《中华书画家》2013年第9期。10月,《清代书学文献叙录与研究》获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1月,《书印相通与金石趣味——兼论当代篆刻的审美语境》发表于《文艺研究》2013年第11

2014年

1月,学术札记《艺微》开始在《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连载。2月,《碑派新风:论齐白石的书法》,《中华书画家》2014年第2期;《“章草体”与元代的章草复苏》,荣宝斋《艺术品》2014年第2期;《祭侄稿何以称第二行书?》,《中国书法》2014年第2期;《朱天曙篆刻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5月,《黄牧甫:求印于金》,北京画院《大匠之门》2014年第2期;主编《荣宝斋书谱——礼器碑》,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7月,《齐白石手稿》序,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9月,主编《中华文明探微书系》英文版(共九种),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撰写序言。10月,《此道与声诗同——周亮工印学思想初论》,荣宝斋《艺术品》杂志连载3期;《印说》(编校整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为心画》(繁体字版)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11月,《宋克与明代书法》,《中国书法》2015年第11期。12月,《中国书画》专题介绍,发表《论画琐谈》。

2015年

3月,《书印写意精神的融通》,《中国书法》2015年第3期。9月,《中国书法的笔法生成和精神内涵》,《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第3期。

2016年

2月,《读<寸耕堂陶印辑>》,《中国书法》2016年第2期。4月,朱天曙书法专题,发表洪桐怀《明道通变人古出新》,《中国书法》2015年第4期。《明末清初印人身份的变迁及其背景初探》,《西泠艺丛》2016年总15期。5月,《艺微》开始在《书法报》连载。6月,《读宋克临急就章册及卓定谋等八家跋》,《中国书法》2016年第6期。7月,《当代篆刻创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国书法》2016年第7期。9月,《中国书法》书学版专题,发表论文《文献与德性的结合——我的书法篆刻研究》,卞孝萱、来新夏分别为其撰文《朱天曙学术集评》和《朱天曙学术年表》。12月,出席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闳约深美——书法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发表《关于书法文献学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一文。《中国书法》书学版特稿专题,发表长篇论文《作为“文献”的书法史——古典书论札记》。

2017年

2月,《周应愿<印说)叙录》,《中国书法》2017年第2期。4月,《且饮集——朱天曙谈艺》,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6月,应邀出席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的人文世界”学术论坛,发表《陶上书法创作的三个问题》。7月,东京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举办西泠六人展,朱天曙教授为其中之一。访问日本东京大学著名甲骨金文文字学家松丸道雄教授。8月,《书法报》第32期当代名家专题,《书法报》第33期发表译文《近代日本对王羲之的接纳和吸收》。9月,朱天曙教授受聘为苍文篆会海外荣誉顾问。2017平遥国际艺术节朱天曙教授作品邀请展在平遥古城举行。出席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的王镛教授《寸耕堂铭砚展》,发表《开古人未有之境——<寸耕堂砚丛>》。作品参加韩国书学研究所《2017理论与实践展》。中央文史馆《中华书画家》发表《“气韵生动”与徐复观的研究》。《中国书法》第9期发表《陈垣与书画史研究——以<吴渔山生平>和(元西域人华化考·美术篇)为例》。9月,《中国书法》书学版第9期发表《陈垣论书辑录》。《书法报》第38期起连载《东京札记》。

猜你喜欢

西泠印社篆刻研讨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建举行
魏群夫散文创作研讨会纪要
研讨会莫变“演讨会”
上海西泠印社社员暨上海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书画篆刻作品展举行
西泠的风骨
“西泠印社”文物首次在香港展出105件珍藏亮相
400万拍下徐悲鸿画作 买家付170万后神秘失踪被诉
走向新世纪雕塑创作与教学研讨会综述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