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虾稻共作稻田设计规划技术要点

2018-05-11刘闯陈友明

水产养殖 2018年5期
关键词:虾稻排水口田面

刘闯,陈友明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其适应力强、生长快、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前景火爆。近几年,稻麦轮作的经济效益一直较低,而稻虾产业风生水起,虾稻共作的高效生态模式在江苏发展较快,仅2017年江苏省泗洪县虾稻共作种养面积就已经接近10万亩。但很多新开挖的稻田养殖并不成功,除了有养殖技术等原因,目前,在虾稻共作最基础的环节——稻田工程的设计规划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作者通过在泗洪县龙集镇开展的虾稻共作试验示范实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在稻田设计规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有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稻田条件

1.1 稻田环境

虾稻共作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污染源、排灌方便,且保水性能好。土壤应选择为黏土或黏壤土,一方面因为黏质土容易板结,坚固且不易漏水,保水力强,水中的营养盐类不易渗漏损失,有利于饲料生物的繁殖,而沙质土壤极易渗水,不能保水且易漏水和崩塌,容易造成池水清瘦,不利于饲料生物的繁殖;另一方面是因为小龙虾有掘洞的习性,小龙虾在沙质土壤中掘洞极易坍塌,不利于小龙虾的生长和繁育。

1.2 稻田面积

虾稻共作田块的设计规划要考虑到小龙虾的生殖和生长习性、水稻种植、水稻收割,以及防洪防涝的要求。考虑到稻田工程改造、生产管理成本和种养殖日常管理,从近年来生产实际情况来看,整个虾稻共作田块面积以 30×667 m2~50×667 m2、长宽比以(2:1~3:1)为宜。田块过于狭长,虽然有利于小龙虾的喂养管理,但不利于水稻的栽培管理。

2 稻田改造

2.1 开挖围沟

夏季栽种水稻时,田面水位较浅,水温较高,不利于小龙虾的生存,因此必须在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田块较大时可开挖“田”字形、“川”字形的田间沟。而养殖主沟是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6~8 m处,开挖环形围沟,堤脚距沟1 m(保留1 m宽的平台作为小龙虾觅食区),围沟上口宽4~6 m、下底宽1~2 m,沟深 1.2~1.5 m,坡比 1:1.5~1:2。围沟开挖示意图见图1。根据近几年的稻田开挖虾沟的种养情况来看,要保证小龙虾、水稻的双丰收和便利化的机械作业,建议稻虾共作田块尽可能按照标准开挖较宽较深的环形沟,且在稻田进水时,使整个田块的水体形成微流动状态,有利于促进水体有害物质的分解,增加水中溶氧,促进小龙虾生长发育。

图1 稻田围沟开挖示意图

2.2 挖土筑埂

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原有田埂。田埂应高于田面1.0~1.2 m,田埂底部宽5~6 m,顶部宽 2~3 m,坡比 1:2 左右,坡比过小,田埂容易坍塌。同时,利用挖出的泥土在围沟里边稻田上筑一道稻田子堤,子堤高30~50 cm,宽50 cm左右。

小龙虾的生长对水温和水深都有较高的要求,而水稻的生长则需要稻田有浅水层或干干湿湿的条件比较适宜。因此,对养虾稻田的围埂要相对较高,正常情况下,田面养小龙虾时,要能保证大田田面蓄水深度达到0.5~0.8 m;而种植水稻时,有时能够及时降低水位(6月中下旬稻田浅水栽插,水稻分蘖基本够苗时要及时排水烤田);当水稻拔节孕穗时,及时提高水位,方便小龙虾爬上田面。为了保证稻虾共作田达到一定的水位,增加小龙虾的活动立体空间,须对稻田四周的围埂进行加高加宽加固。平整田面、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垒在围埂上,形成坡比1:2,确保围埂高出田面1.0 m以上,堤面宽度要求2~3 m(田埂上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围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打紧夯实,要求做到不裂、不漏、不垮,在满水时不能崩塌跑虾,其作用是保护全场安全,避免洪水浸袭,围埂高度还要考虑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位(洪泽湖周边圩区警戒水位高程13.5 m)。黏土地的坡埂不易坍塌,底部可以挖宽一点,坡比1:1.5较合适;壤土淤土的坡埂易坍塌,底部要挖窄一点,形成缓坡,坡比1:2为好。在围埂和环形沟的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便于管理,建议在稻田四周设置环形内埂(子埂),内埂与环形沟之间最好留间隔0.1~0.3 m,这部分区域可以减少子堤的土块坍塌到环形下沟里,子堤高度0.3~0.5 m,宽度0.5 m左右,高度不能过高,要便于小龙虾的爬行和水稻管理,还要考虑到土壤的坚实度。环形沟和内埂的作用:一是在稻田降低水位和水稻烤田、施追肥、喷农药时作为小龙虾的退避处;二是可以作为夏季水稻补充水源,减少水量的大进大出,降低稻田生态环境变化幅度和浪费水资源;三是环形沟可以形成流动的水体,降低环形沟的水体温度,增加溶氧,减少小龙虾死亡率,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效益;四是为了防治小龙虾在水稻分蘖前危害水稻生长。

2.3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一般在稻田对角处分别设置进、排水口,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证水灌得进、排得出。进水管道建在稻田地势高的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用2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同时防治小龙虾逆水逃跑。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最低处。进、排水口可以结合围埂的建设一起建造。在建设围埂的时候,可以根据稻田进水的需要,将进水管道埋在围埂中间,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夏季水温。排水口一般建设在田低洼的一边,方便排水。在水稻生长季节,稻田的水位控制和水浆管理按无公害水稻标准化正常管理。

2.4 防逃设施

稻田的进、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排水口用不锈钢丝网8孔/cm(相当于20目)的网片蒙住,防止小龙虾外逃。田埂上的防逃网可用水泥瓦、防逃塑料膜制作,防逃网高40 cm。塘埂的四周用60 cm高塑膜作防逃设施,并将塑膜埋入塘埂土下夯实。每隔2 m左右竖一根立柱将塑膜固定,以防小龙虾雨天或夜间逃逸。

2.5 其他条件

在开挖环沟时,可在交通便利的稻田一端预留4.0~5.0 m宽的坝埂,作为机械作业的通道,以便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进入稻田。可以在机械作业的通道里预埋直径较大的水泥管,这样稻田的环形沟可以形成流动的水体。此外,有条件的可以在稻虾共作的田块安装灭虫灯。每15×667 m2稻田可安装1盏太阳能灭虫灯,能够控制水稻螟虫和稻飞虱的危害,减轻稻虾共作田块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压力,提升水稻稻米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虾稻排水口田面
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以长江中游单季稻田为例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滴水兽
虾稻共作养殖注意事项
排水口工程对京杭运河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潜江市:优质粮食工程助推虾稻产业发展
掺混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湖北潜江将打造虾稻千亿特色产业
虾稻共作火 技术培训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