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园活动区材料趣味性的策略思考

2018-05-08彭晓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活动区趣味性材料

彭晓艳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提高幼儿园活动区材料趣味性的策略进行分析,包括:提供具有生态性的材料,提高材料的趣味性;提供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提高材料的趣味性;关注材料的动态性,提高材料的趣味性。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材料;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44-01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幼儿园活动区中教师投放的材料务必要丰富多样,幼儿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活动中积极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交往。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持久性与兴趣程度,与活动区材料投放的种类、数量以及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水平、社会发展以及各种能力的进步,我们应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材料,通过提高材料的趣味性来吸引幼儿对材料的关注和兴趣,让材料与幼儿“对话”。

一、提供具有生态性的材料,提高材料的趣味性

生态性的材料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所以具有低结构的特性。面对开放性的材料,幼儿不断迁移自己以往的经验,并奇思妙想地使用手中的材料,废旧的纸盒变成了汽车、大桥、房子和家具,纸筒变成了容器和搭建材料,易拉罐瓶成了家电、机器人和大树……自然、生态、低结构的材料给了儿童更多想象创造的空间,让儿童在游戏中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探索的空间。

(一)直接选取废旧物品成为材料来源

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蕴含着许多生活现象和认知元素,我们可以就地取材,自然投放,将一些原生态的材料不做任何加工放置到区域中,不仅仅大大丰富了材料来源,还会让幼儿对这些物品更感兴趣,主动探索。

(二)提供生态化的生活材料

儿童的学习主要来自生活中的直接经验,除了将废旧物品的材料直接投放到活动区,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常用的生活性材料给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材料,能激发幼儿操作材料和探究欲望。

二、提供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提高材料的趣味性

幼儿的探索活动常常发端于对探索对象的兴趣上,兴趣越浓,幼儿的探索活动就越持久集中。要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游戏兴趣,我们就要在在活动区提供具有可探索性、感兴趣的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何种材料才具有可探究性呢?探究性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动手操作和机械训练,他要求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动手,还要动脑和思维。探究的结果具有多样行和开放性,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材料探究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一)幼儿动手参与制作材料

可探究性的材料一般是“半成品”材料,这些半成品材料不仅有操作空间,还有创造的空间。前面对于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现状进行调研时就发现,活动区里成品材料偏多,可探究的半成品材料比例低。所以我们要多提供让幼儿参与动手制作的半成品材料,自己去探索材料的属性,自主去体验操作的乐趣。

自然材料要成为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常常需要孩子替代转换和动手制作的过程,在这一制作的过程中,他们要自己寻找材料,简单操作加工,当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并加以想象实现了游戏所需要的材料时,会体验到一种创造的愉悦感。

三、材料玩法多样化

研究证明,活动方法限制越少的玩具和材料,越有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材料应具有探索性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用一种材料创造出多种玩法。无论是购买的成品材料还是投放的自然、生态材料,结构性越低,其可探索性就越强,就越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孩子们的想象力无穷,创造力无穷,还有很多玩法在这里都没有列举,也是老师们预料不到的。一个个简单易得的轮胎,成了他们的宝贝,在活动中乐此不疲。

四、关注材料的动态性,提高材料的趣味性

活动区材料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才能让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让游戏更深入持久。材料的动态性是指通过材料的合理增添、删减、组合,达到变换和更新材料的目的。活动区里的材料无论是购买还是教师或幼儿自制,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果频繁地更换材料,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适时的增添材料、适当的删减材料和巧妙的组合材料,不仅可以延长材料的生命力和提高材料的趣味性,还能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

(一)适时地增添材料

当原有的材料目标达成,幼儿游戏兴趣减弱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新材料,从而引发幼儿产生新的探索行为。由于在原有的材料上添加了新材料,游戏出现了新的变化,幼儿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发生了新的迁移。

(二)适当地删减材料

材料的删减是指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减掉一部分材料,减掉一些材料后原有的游戏状态就会增添问题和困难情境,由此会给幼儿提供更大的探索机会和实践空间,从而引发幼儿持续的游戏行为。

(三)巧妙地组合材料

材料的组合是指将单一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多种材料巧妙组合可以拓展材料的属性和游戏内容,也可以带来活动區游戏的新变化。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调整材料时喜欢经常性更换,这样不仅浪费物力、物力,还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如果我们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再多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对现有的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巧妙搭配,原有的材料又会换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活动区里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或自然材料相搭配。例如,在玩沙时,增加桶和铲子、筛子和漏斗、磨具、玩具翻斗机和推土机等;玩水时增加各种容器、漏斗、盒子、海绵、PVC水管等;玩泥巴时增加各种形状的磨具、冰棒棍、小刀等;将各种工具和沙、水、泥自然材料组合极大的提高了这些材料的应用潜力;娃娃家里的除了购买一些仿真的成品材料,也可以投放一些树叶、松果等自然材料。材料的搭配对儿童的游戏影响深远,不同种类、结构的材料搭配在一起后,就会对儿童构成新的知觉定势,获得更多的游戏经验。区域之间的材料也可以相互搭配,巧妙结合。如:美工区里制作的大树、小花等拿到建构区去装饰桥面;涂鸦制作的彩绘方巾可以送给蛋糕房里的服务员佩戴;蛋糕房里制作的各种糕点放到超市里去售卖;服装店里的衣服可以卖给表演区的小朋友去表演。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充分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将幼儿的实际需求和材料的功能有机结合,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和价值,更好助推幼儿的游戏进程和全面发展。

总之,活动区里材料的投放关系着幼儿游戏活动质量的高低和兴趣。如果我们了解材料了的特性,熟知了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适时地为儿童提供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材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J].幼儿教育2008.04.

[2]霍力岩,孙冬梅.活动区材料应该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J].幼儿教育2015.09.

猜你喜欢

活动区趣味性材料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以画之名
浅谈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
可爱的小瓢虫
趣味几何
材料
摇摇鹅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