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朱堂镇茶叶产业发展策略

2018-05-08曹庆楼张海涛林龙泽

棉花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问题

曹庆楼 张海涛 林龙泽

摘要: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户增产增收。基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以朱堂镇茶叶产业化发展为背景,介绍了朱堂镇茶叶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朱堂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资源发展不均衡、产业一体化发展不足以及销售渠道与品牌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融合茶农产业发展、开发新产品以及创新茶叶销售模式,扩大销售市场,树立品牌形象等策略,从而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促进朱堂镇茶叶产业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朱堂镇;产业发展;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8)02-0050-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2.013

0 引言

2018年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中,习近平同志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并就乡村振兴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战略目标。目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传统产业普遍衰落,人口流失[1]。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源头,只有产业兴旺,才能留住人才,经济才能增长,农民才能富裕,才能吸引资源。所以在产业振兴的基础上,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那么乡村振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空中楼阁。因此,作者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对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朱堂镇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进行探讨。

1 朱堂镇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朱堂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西南。全镇有耕地面积1630 hm2,村庄11个,中小型水库3座以及万方以上大塘95口,有效灌溉面积140 hm2。朱堂镇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盛产优质茶叶。茶叶作为朱堂镇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可产干茶6667 kg,质优价廉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朱堂镇正在建设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来完善朱堂镇的生态旅游基础建设。

2 朱堂镇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资源不均衡

2.1.1 承包土地分散,土地集中利用不足

由于茶葉产业在朱堂镇的大力发展时,朱堂镇个体农户是以田块为单位承包土地种植茶叶,这也就导致了小规模茶园多,且过于分散、种茶技术不如合作社高,传统的自家炒茶工艺和生产率低,品质不高。

2.1.2 合作社数量多,合作水平低

为了克服传统种茶模式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的缺点,朱堂镇紧跟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积极引导、扶持茶叶合作社,目前朱堂镇的茶叶合作社已发展到16家。合作社虽然解决了一部分效率低及茶农抗风险性低的问题,但是由于过多的合作社形成,使得这些合作社之间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以及利益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朱堂镇的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2.1.3 茶叶产业项目与基本农田协调不足

目前朱堂镇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这使得以茶叶产业作为主产业的朱堂镇,粮食产业占比更低。旅游项目的建设,游客对朱堂镇茶叶产业的影响也是双刃剑。

2.2 茶叶生产、管理、销售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2.2.1 技术培训不到位,深加工不足,附加值较低

一是朱堂镇从事茶叶种植、采摘、生产加工,品质审核等方面的人员基础理论知识培训不到位,且个体农户和合作社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培训也不到位,造成茶园的产量低、品质不稳定;二是朱堂镇没有对茶叶进行精加工的企业,造成茶叶制品的附加价值低,在竞争中容易受到同类产品的冲击。

2.2.2 茶叶加工规模不足,茶农缺乏先进管理理念

朱堂镇茶叶加工点的数量虽多,但是规模都不大,而且个体茶农大多都是自家小作坊,而合作社大多使用较为落后的机械设备,这种经营缺乏现代化营销理念和规范的管理。茶叶产业的自我发展与积累缓慢,难以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竞争。

2.2.3 茶叶产业销售结构单一,缺乏配套产品开发

朱堂镇目前除了冲泡式的优质茶、特种茶外,对袋泡茶、茶制饮品、茶制食品、茶制保健品、速溶茶粉等高科技的茶制品发展极少。而且对于茶叶的制茶工艺、人员管理、产品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也不到位。

2.3 朱堂镇茶叶产业销售渠道与品牌建立不完善

一方面是销售网络薄弱,因受自身能力所限,导致市场化低,缺乏市场话语权,从而让中间商主导,在销售和定价方面就会非常的被动。另一方面无法做到品牌带动效应,基本局限在本地市场,很难辐射到大众市场,基本都是在周边市场销售。再一方面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朱堂镇茶叶品质与价格不明,质量不稳,茶叶市场运营不规范,让消费者无法判断茶叶的真实价位和质量的优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朱堂镇茶叶市场的深度拓展。

3 朱堂镇茶叶产业发展策略

3.1 融合茶叶产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3.1.1 整合合作社,扩大规模,加强联合,不断开发新市场

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研发、包装、销售,发挥各个合作社的优势,合作参股、控股,进行资源重新整合,优化资源分配,形成一个紧密的集团公司,不断增强朱堂茶叶的市场竞争力[2]。同时不断扩大建立新市场,在朱堂镇建立茶叶工业园区或批发市场,构建销售市场交易平台。

3.1.2 合作社吸收个体户茶农,互惠共赢

合作社组织个体户茶农联合生产经营,改变个体户茶农的各自为政、分散加工生产的模式,从而延长产业链。这样方便对个体户茶农茶叶制作的品质进行规范管理,提升个体户茶农茶叶生产品质,也可增加个体户茶农的利润。个体户茶农利用合作社的加工生产、包装、销售等渠道,这样个体户茶农的茶叶品质能提高,合作社又能扩大产能,还有利于朱堂茶叶的品牌建立,互惠共赢,共同致富。

3.1.3 旅游与茶文化有机结合,建立品牌效应

朱堂镇目前正在建设的天桥村荷仙谷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旅游开发项目应合理规划建设,优化占地,使茶园跟旅游有机结合。建设茶文化旅游设施,整理优化线路,将地理环境优秀的茶园改造成为集“观、闻、采、制、品、购”于一体的生态茶园。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体验采茶、炒茶、泡茶、饮茶的乐趣,既能享受旅游的乐趣,又能体验茶文化的魅力,普及茶文化知识,弘扬朱堂茶文化,建立文化品牌效应,为朱堂茶的推广添加底蕴。

3.2 开发新产品,提升产业化水平

朱堂茶若想开拓市场,走出信阳市必须根据茶叶产品的需求,开发新的茶叶制品,可以跟各种饮食公司合作开发各种茶饮料、茶糕点等茶制品饮食,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一些速溶茶粉、袋泡茶等方便携带的茶制品,也可以从茶中提取茶油、色素等茶副产品。改进茶叶的保存、运输技术,开发新的茶叶品种,增加朱堂茶叶的竞争力[3]。为了使朱堂茶叶产业科学健康的发展,应为朱堂镇配备1~2名茶叶科研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度推广茶叶采制技术,多层次展开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茶叶科学技术。针对品控、管理人员与销售人员展开专业培训,提高朱堂镇茶叶从事者的基础素质,提高朱堂茶叶的品质。全面制定推广茶叶生产标准,规范茶叶从种植到销售全過程,加速茶叶产业的标准化进程。引进先进机械设备,推广茶叶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进程,优化茶园结构,提高茶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最大限度提高茶叶产业的生产效率。

3.3 创新茶叶销售模式,扩大销售市场,树立品牌形象

茶叶传统市场局限性大,不宜打开外地市场,近年随着互联网的兴盛,朱堂镇可以采取“互联网+茶叶”的模式,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推广朱堂茶,与电商、物流行业合作,构建农村农业电商平台,来推广朱堂茶叶,通过互联网打开朱堂茶的销售市场,让朱堂茶“走出去”。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安全”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朱堂镇应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效与发展,定位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且保持自身品牌的成长与长久稳定,提高自身的附加价值。建立健全的茶叶品质质量监管机制,从采摘到出售全程监控[4]。加强销售市场的价格管理与监控,引导茶叶的批发、零售价格,严格遵循行业价格规则,以确保朱堂茶的价格稳定,保持朱堂茶的品牌形象。

4 小结

乡村要振兴,首先要振兴产业,产业兴望了农民才能增收、才能消除贫困。通过对朱堂镇茶叶产业的问题分析与探讨,发现乡村产业发展主要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从业者的素质不高,政府对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产品品牌形象不强,产业标准不完善,乡村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基于现状,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加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政府对市场监管力度,健全产业标准,加强从业者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扩展销售市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夏正智. 空心村现象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农业经济,2016(05):9-11.

[2] 钱峰燕. 茶叶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浙江大学,2005.

[3] 管曦,杨江帆. 技术创新与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31-34.

[4] 杜建斌,陈富桥,姜仁华,等. 斯里兰卡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17(04):164-170.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问题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