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融合创新与结构重塑

2018-05-08徐赤

杭州 2018年48期
关键词:重塑结构数字化

文|徐赤

2018年,杭州宣布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吹响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集结号。数字经济是全球竞争的新领域及制高点,其所带来的变革不只是增量,更能撬动存量的转型。以“变局者”的姿态闯入,数字经济或将彻底引发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和重新洗牌,在全世界掀起新一轮浪潮。

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世界

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曾对“数字经济”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数字经济就是应用数字技术、数字产品和数字化方法,创造、转化和实现价值。”

数字经济大致可分为“基础层、主体层、应用层”三层结构。基础层由数字技术的基础体系、基础设施、基础技术研究等组成;主体层就是由所有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自身直接相关的产业群体所组成,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字产业化”,主要由信息软件、电子制造、网络通讯、集成电路、数字内容、自动化等六个方向组成,每个方向包含着许多细分产业,例如信息软件方向就包含了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层则是由全社会各行各业利用数字技术、数字产品和数字化方法形成新功能、新产能和新效能的经济群体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产业数字化”,例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政务等。

中国以互联网发展为开端,逐步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数字化大国,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甚至还在部分领域“领跑”全球,引领着新一轮的社会变革。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传统社会结构中存在的用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依靠数字化手段正在有效解决,如养老、医疗等。

目前,智慧医疗系统在杭州已经应用推广,从最初的院内诊疗流程优化,发展到全市医疗机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升至依托人工智能提升诊疗效率,实现了诊间支付、网上预约挂号、远程会诊等强大的功能,缓解了传统的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而在养老方面,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政府、服务商、子女等协同为老服务的智慧系统,整合了一键信息传递、远程视频监控、异常报警、智能手镯、视频看护等功能,把老人的陪护、看护、报警、医疗等整合到一个系统,让老人的管理不再成为难事。

同样的,数字经济所引发的新治理问题,正在呼唤深层体制变革。例如为了填补互联网法治的盲区,互联网法院横空出世,并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为目标,实现起诉、立案、举证、开庭、裁判等全流程在线。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传统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而数字经济是传统经济转型的方向,它们不断融合、此消彼长、逐步转换。眼下,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加速转化,最终目标就是使得传统经济都变成数字经济,使得所有的设计都是数字化设计,所有的生产都是数字化生产,所有的交易都是数字化交易,所有的服务都是数字化服务。

正在重塑的新型社会结构

在数字经济推进过程中,由数字技术推进所引发的社会结构改变是必然的,一系列的新型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出现,像数字支付、共享经济等,也包括由此带来的新问题,如网络安全等。

重塑社会安全结构。由于数字技术的大量使用,大大丰富和强化了社会治安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监控、摄像头,包括身份识别系统的全国联网等,破案率大大提高,传统的社会治安案件逐步降低。又由于网络支付的盛行,一般的现金失窃案大大减少,民众的安全感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网络诈骗、网络赌博、黑客攻击等网络犯罪大幅增加。数字空间安全管理成为互联网发展产生的新问题,因而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数字空间的安全管理技术形成了数字经济的新产业,社会安全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重塑文化结构。网络文学、网络歌曲、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等网络作品的盛行引起了社会文化结构的改变。既改变了读者的阅读和消费习惯,又改变了作家的创作习惯和生存状态。随着数字媒体不断兴起,纸媒等传统媒体日渐式微,社会涌现了一批网络写手、网络歌手、网络红人,诞生了一批标志性文化IP。不仅促进了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

① 志愿者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挂号大厅帮助患者使用智慧医疗多功能自助机挂号、缴费

② 智能养老机器人入驻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③ 智能养老机器人入驻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重塑商业结构。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电子商务带来的是流通渠道、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生产体系的变革,同时还对物流体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催生了大批快递员、外卖员等就业职位,构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新群体。再如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推进了所用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优化了供给结构,是消费形态的变革。也就是说,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传统商业结构下的消费结构和经营结构。而最近正在发展的无人超市等,将进一步推进相关商业业态的变革。

数字经济对未来社会结构的冲击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字经济对未来社会结构将形成更大的冲击,其影响可能从六大方面表现。

重塑市场竞争结构。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寡头企业将形成新的垄断,这是一种资本与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垄断。大型企业尤其是涉及面很广的企业,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形成的数字垄断将成为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阻力。据统计,2018年第1季度全球上市公司10强企业中有7家为数字企业。每个大型平台都将依附着一大批中小企业和个人群体,市场竞争将会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平台之间的竞争,而竞争的手段之一就是平台的选择。

重塑金融体系结构。目前已经盛行的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仅仅是纸币的等价支付,这是数字技术对传统金融系统形成的第一波冲击。余额宝、P2P的出现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第二波冲击,网上银行、无人银行的诞生将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第三波冲击,而数字货币的发行将很可能是最终冲垮传统金融体系的最大冲击,将彻底改变金融生态。目前未被官方认可的数字货币,如比特币,已经在有限范围内非正式流通。在区块链技术支撑下,数字货币的正式发行将不会太远。对于数字货币的发行管理、使用管理、安全管理、信用管理等,将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重塑社会资源结构。数字将变为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一方面数字资源在整个社会资源中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数字资源意识的觉醒、交易的频繁、价值的膨胀,数字主权问题将会突显。数字的权属到底属于谁?是产生者?是采集者?还是管理者?随着数据获取的方式多样化、数据转移手段的多样化,数据的权属变得越来越模糊,数字主权的利益纷争也会随之出现。因此,对于数据主权的法律界定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人体的基因数据属于个人,还是属于采集的企业,还是属于国家,或者属于全人类共享?比如个人资金数据,到底属于个人,还是属于银行、属于政府?这是未来数字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

重塑社会治理结构。一方面,从对物理空间事物的管理发展到对数字空间内容的管理,社会治理内容将会发生变化。必须建立数字空间的管理法则,对数据、算法、模型等的正确性、安全性、合法性进行监督管理。比如计费算法涉及民生利益,但正确性却控制在少数人和少数企业手中;又如对重要模型的随意修改将导致仿真计算的偏差,可能会引起不可预料的灾难。另一方面,未来数字空间往往掌握在少数关键人手中,治理对象发生变化。如何对关键人进行有效管控,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治理界域也在发生变化。数字空间的界域如何划分?数字空间管理的权限与边界如何界定?数字空间的边界与物理空间的边界并不一致,未来数字空间的边界管理可能将彻底打破传统的公司界、地区界、国家界的概念。

重塑社会就业结构。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将会被机器人所替代,而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将被机器智能所替代。可以想象的是,一般的会计、翻译、银行、司机等岗位将被逐步淘汰,而数字化岗位将会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工作,数字化的创作、操作、编程、建模、调试、体验、销售、服务等数字化工种会大量出现。

重塑人类活动空间结构。人类将由纯物理空间进入到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并存的时代。随着数字空间活动的日益丰富多彩,人类在物理空间的活动将逐步减少,在数字空间的活动将大幅度增加,出现“人机交互增加,人际交互减少;网上办事增加,现场办事减少;室内时间增加,外出时间减少”的现象。由此可能带来的好处是缓解部分社会公共资源不足的问题,如减少拥堵,减少排放等。另一方面,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出现屏幕无所不在、芯片无所不在、计算无所不在的景象,传统的场所概念将逐步淡化,如工作不一定在办公室,消费不一定在商场,学习不一定在学校。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体验基于人脸识别的互动娱乐技术

数字经济以其高成长性、广覆盖性、强渗透性,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系统性思维和体系化概念。数字经济是由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产生的,要完善和建设一套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教育体系、科研体系、创新体系、市场体系、人才体系等,而不是片面地把数字经济理解为仅仅是发展几项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数字经济要强化基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基础,然而强化基础很难。如果大家都在比较容易的应用方面找突破口,那么弱项将永远成为弱项,并且越来越弱。强化基础就是要花力气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即使对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目前非常“时髦”的产业,也要注意其基础技术的研发,而不是拿别人的芯片、别人的软件来推出几个应用就认为是高端技术了,不能把自己的房子盖在别人的地基上。

发展数字经济要发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数字经济的覆盖面非常广,可以说无所不在,关联到千家万户,是所有单位、所有百姓的大事,而不只是少数一些专业人士、专业公司和政府部门的事。因此我们要打破数字经济的神秘感,普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普及数字化概念、数字产品常识、数字空间认知,提升公民数字素养,营造数字化发展氛围,让人民大众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

发展数字经济要平稳、持续。许多新技术、新应用具有自发性、不确定性,而且会源源不断涌现。因此我们的政策要有创新性、普适性、延续性、平衡性,不搞应景式、拼凑式、浪潮式。我们不是只要栽几棵参天大树,而是要营造一大片茂盛的森林;我们不是只要培育几只精品盆景,而是要打造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对一切属于数字经济范畴的创新技术都要扶持,对一切属于数字经济范畴的新生应用都要支持。只有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才能使得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强劲地发展。

猜你喜欢

重塑结构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重塑未来
律诗的开合结构
“一生多旦”与清代“红楼戏”对十二钗群像的重塑
论结构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效重塑肌肤弹性